本網訊 《中國制造2025》規劃的推出,確立了高端裝備制造業作為新興支柱產業的地位。這讓一些在傳統行業中發展承壓的企業看到了新的機遇。
日前,在A股上市的新光圓成因一起收購案再次引發了市場關注。新光圓成7月2日發布的公告稱,將以百億規?,F金方式收購在港股上市的全球風電傳動龍頭企業——中國高速傳動設備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傳動”)。本次收購標的公司的資金來源為自有資金及自籌資金。按目前披露的價格和比例,新光圓成將需付出83億元~136億元的現金。
作為一家以傳統房地產開發和商業經營為主的企業,近年來,新光圓成一直尋求在主業方面的轉型,以降低對房地產開發業務的依賴。此前,新光圓成房地產板塊收入持續下降,制造業板塊收入較小,在高額業績承諾壓力下,轉型迫在眉睫。
構建增長新引擎
近年來,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傳統行業面臨著轉型升級問題,作為傳統的支柱產業,房地產行業的發展開始降溫,面對日益緊迫的形勢,傳統行業企業如何實現業務轉型突破,打造出新的業績增長級成為許多企業共同面對的問題。
基于對自身傳統主業發展局限的認知及對未來國家經濟發展方向的把脈,2016年始,新光集團開始了轉型之旅。
2016年,新光集團借殼“方圓支承”A股上市,形成了以房地產開發為主,回轉支承等精密機械制造為輔的雙主業模式。認清新光圓成的轉型目標,也就不難理解其此次收購中國傳動事件的動因。
新光圓成在公告中指出,公司現有機械制造業務發展空間有限,而中國傳動為全球風力發電傳動設備龍頭企業,技術實力雄厚、資產質量高、盈利能力強。同時在國家政策大力鼓勵下,裝備制造業迎來了新的歷史發展機遇。
據中科院西北研究院發布的《2017中國高端裝備制造業年報》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銷售收入超過了9萬億元,在裝備制造業中的占比提高到了15%,復合增長率達到了32.3%,實現了又一次跨越式增長。以此增長率來推算,到2022年高端裝備制造業銷售收入將達到20.7萬億,在裝備制造業中的占比將提高到25%。高端裝備制造業的前景可謂是錦秀無限。
據了解,中國傳動是一家以專業生產高速重載齒輪為主的大型企業集團,全球傳動領域的領導者之一。其旗下品牌“NGC”是國家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國際知名品牌,產品廣泛用于風電、軌道車輛、建材、冶金、高速、礦山及橡塑機械等行業。
一位行業分析師表示,此次并購將提升新光圓成在裝備制造板塊方面的業務能力,有利于拓展該企業的盈利來源,使其雙主業的業務格局模式更加清晰與明確。
房企轉型新思路
記者在梳理資料中發現,高端制造類企業作為國家新興支柱產業,是傳統房地產開發企業收購案中主要青睞的對象,也是一些企業轉型的主要方向。
面對房地產業務占總營收七成以上的業務結構,新光集團自然也希望改變對房地產過度依賴的局面,通過并購重組實現更加科學合理、更具發展潛力的重大業務轉型。而中國傳動的規模體量,產業地位和技術實力,使其成為一個理想的標的。
公開數據顯示,2016年度、2017年度新光圓成的回轉支承等機械制造業務實現收入分別為1.69億元和3.52億元,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53%、17.52%。這種收入規模和業務占比顯然難以滿足對股東的業績承諾,也無法實現預期的業務轉型目標。
然而,若完成對于中國傳動的收購,將極大的改善新光圓成業績現狀。根據新光圓成發布公告,此項并購預計將在2018年年內完成,并購后將大大加快新光集團在全球先進制造業領域的布局,集團的資產及盈利情況將實現大幅增長。合并后預測,2018年集團總資產將突破1100億元,實現銷售收入268億元,凈利潤54億元;2019年集團總資產將突破1200億元,實現銷售收入325億元,凈利潤55億元;2020年集團總資產將突破1300億元,實現銷售收入350億元,凈利潤60億元。
分析人士認為,隨著交易完成,高端裝備制造業將成為繼房地產開發及商業經營主業外,新光圓成的又一核心戰略業務,這種發展模式也對傳統行業轉型出路提供了新的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標的公司體量巨大,盈利強勁,占新光圓成資產總額、歸屬于母公司凈資產、營業收入的比例均達到50%以上,構成中國證監會規定的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但本次交易為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不涉及發行股份的情況,不構成借殼上市,周曉光、虞云新夫婦仍將是新光圓成的實際控制人。此外,在完成交易后,中國傳動仍舊保持獨立運行,其160多億元的負債仍由中國傳動自行承擔。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