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金泰(600385)7月5日晚間披露一份增持公告,公司第二大股東純陽資產計劃自2018年7月6日至2019年7月5日期間,增持公司60萬股至760萬股。本次擬增持股份的價格區間為6元/股至15元/股。
或觸發第三次舉牌
在本次增持之前,純陽資產已經通過兩次舉牌,取得了山東金泰10.03%股權。第一次舉牌發生在4月24日,當時純陽資產已經累計買入了740.54萬股,占總股本的5%。第二次舉牌發生在6月26日,彼時純陽資產手中的股份已經增加至1485.69萬股。
按照純陽資產本次增持計劃,倘若增持數量達到上限760萬股,則純陽資產的持股數量將增加至2245.69萬股,持股比例上升至15.17%,將觸發純陽資產對山東金泰的第三次舉牌。
不僅如此,由于山東金泰目前的控股股東北京新恒基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北京新恒基”)與一致行動人新恒基地產的合計持股比例僅為18.73%,一旦純陽資產按照計劃上限完成增持,與北京新恒基的持股差距將縮小到5%以內。
舉牌資金無杠桿
據公告披露,純陽資產成立于2016年8月1日,注冊資本100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趙喆。公司股東分別為呂涵熙、夏紅倩、趙喆三人,持股比例分別為60%、30%、10%。
作為資管產品的管理人,純陽資產在管理產品期間獨立管理和運用基金財產,行使因基金財產投資所產生的權利。
目前,純陽資產作為產品管理人投資上市公司的產品包括純陽三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純陽五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和純陽六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非結構化產品,資金來自投資人自有資金投資。
純陽資產表示,本次擬增持山東金泰股份的目的是看好上市公司未來發展前景。未來增持的資金來自純陽三號、五號和六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設立時的資金,以及未來潛在其他投資人以自有資金認購的純陽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資金,以上資金不存在杠桿融資。
不謀求控股權
就在純陽資產第二次舉牌后,山東金泰方面收到來自上交所的問詢函。上交所要求公司補充披露純陽資產是否有意謀求上市公司控制權,以及純陽資產在穿透后的最終投資人信息。
對此,山東金泰發布回函公告稱,純陽資產法人兼總經理趙喆參加了公司于2018年6月20日在北京召開的2017年年度股東大會,并向公司與會管理層了解了公司的經營情況;經公司核實,不存在與公司控制權相關的協議或約定。
純陽資產對此聲明表示,在未來12個月無意謀求山東金泰控制權,投資山東金泰主要是基于山東金泰具有中小股東發揮積極股東作用的良好條件。作為積極股東,純陽資產將在法律法規規定的股東權利與義務范圍內,積極支持上市公司價值提升與業務發展,重點在戰略梳理與行業對標方面提供積極支持。
北京新恒基方面也表示,與純陽資產及相關投資人沒有進行過接觸和溝通,不存在與公司控制權相關的協議或約定;北京新恒基暫未有增持公司股票的資金預算安排和計劃,也暫時沒有進一步鞏固控制權的措施或安排,包括但不限于增持股份、與其他股東結成一致行動關系等。
根據穿透式的核實,純陽三號基金的投資人為安雪秋;純陽五號基金的投資人為鄭來強、呂曉峰;純陽六號基金的投資人為邵凱、安雪秋、李輝。純陽資產表示,以上投資人投資資金均為個人自有資金。
“殼股”山東金泰
反觀本次被舉牌的標的山東金泰,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為黃俊欽,是黃光裕的哥哥。2007年,就在這家公司還被“ST”處理期間,曾經創下多達42個漲停,一度驚動監管層。
隨后的十幾年里,山東金泰屢經虧損和保殼,已經沒有太多自身造血的能力,如今公司只能依靠營收微薄的黃金珠寶首飾業務勉強維持上市地位。2017年,公司主營收入僅為2485.69萬元;2018年一季度更是只有118.23萬元。
以最新的收盤價計算,山東金泰的總市值僅為13.86億元,不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是一家不折不扣的“殼公司”。
最近,山東金泰還遇上了“煩心事”。有媒體報道稱,山東金泰為保殼涉嫌業績造假,部分黃金珠寶業務大單疑為“自買自賣”。
上交所關注到相關報道后也向山東金泰下發問詢函,重點關注公司是否存在“自買自賣”等交易行為。此后山東金泰亦回復公告稱,公司與相關客戶及供應商系正常的業務關系,不存在自買自賣等不具備商業實質的交易行為。
不過,市場似乎對公司的澄清并不買賬,自6月起,山東金泰股價步入新一輪下跌,最高跌幅超過30%,但諸如純陽資產這樣的金融資本似乎從此輪下跌中嗅到了機會。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