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賈麗
歷經26年,又一座堪與中關村媲美的“硅谷”,屹立于北京的東南門戶,它便是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
全球領先的半導體顯示巨頭——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京東方)便坐落在這里。經過股份改制的重生、市場質疑的考驗和技術更迭的洗禮,京東方從一家岌岌可危的老牌電子管廠,發展成一家為信息交互和人類健康提供智慧端口產品和服務的物聯網公司。這一路京東方走了25年,幾乎與亦莊開發區的發展歷程同步。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走進位于亦莊京東方的總部和產業基地,親身感受這家在重壓下逆勢而上,如今一舉一動都牽動中國顯示產業神經的“隱形巨人”的風采。
北京8.5代線改寫中國“屏史”
遙想十幾年前,一臺32英寸液晶電視至少要賣上萬元。而如今消費者花費不足千元,就可以將液晶電視搬回家。而這一生態的改變,首先要歸功于京東方。
2018年第一季度,京東方液晶電視面板出貨量達到1250萬片,超越三星、LG位列世界第一。這是京東方成為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顯示器四大領域出貨量“全球之冠”后,又一次獲得世界“冠軍”。用了十多年的時間,京東方一舉改變我國“缺屏”的局面,打破國外企業壟斷TFT-LCD產業的格局,讓原本昂貴的液晶電視在我國快速普及。
在提升“國產屏”全球地位的過程中,京東方北京8.5代線工廠的落成是一個重要的時刻,這結束了大陸“無大尺寸液晶顯示屏時代”,實現了中國全系列液晶屏國產化。
據了解,位于亦莊經濟開發區的京東方8.5代線工廠是中國大陸首創,建筑面積約73萬平方米,內部按產線劃分為陣列、彩膜成盒、模組等工藝流程,并配有綜合動力站、綜合辦公樓和污水處理廠等,產能15萬片玻璃基板/月,玻璃基板尺寸為2200mm×2500mm。
《證券日報》記者在現場看到的主角,是京東方8.5代線的第三道工藝流程——成盒工廠。成盒是將經過陣列工藝和彩膜工藝處理后的兩片玻璃基板對盒,最終切割成對應規格尺寸并進行電學和外觀檢查。
在卸下身上所有物件、換上密封嚴實的無塵服、戴上雙層手套后,經過風淋室層層清潔,《證券日報》記者才得以進入工廠。記者被告知,為了確保工廠內部的無塵和極度潔凈,進入工廠前的清潔工作,必須非常嚴謹。
一進廠房,“咔咔”的機器聲就傳過來,有節奏但不刺耳。白色的屋頂下,巨大的廠房內各種機器有序地排列著,各類機器人活躍在每一道工序……
經過陣列工藝和彩膜工藝處理后的玻璃基板需要先進入多道的清洗程序:清潔劑洗、加熱洗、紫外線洗。這一道道工序,保證了玻璃基板的潔凈。工作人員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生產中每一道工序都非常重要。比如在液晶滴入環節,液晶下滴的速度、分布,也都非常講究。液晶滴到玻璃基板后的擴散速度、液晶下滴點與點的距離、液晶量的大小,需要經過測定和精確的計算,這對工程師技術水平和知識儲備的要求非常高。
成盒的所有流程全部由機器操作。《證券日報》記者在現場看到,整個廠房幾乎沒有工作人員,有很多地方甚至是不開燈的,僅有機器在有序地運轉。這些工業機器人真正地撐起了一座無人智能工廠。
“我們工廠的工作人員幾乎全部是工程師,僅有少部分操作工,工程師們平時主要負責監控電腦和進行研發工作,偶爾才需要進入廠房進行檢查。”工作人員說。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這還是一家綠色工廠:工廠的屋頂采用屋面太陽能發電系統,同時再生水替代自來水,通過反滲透高回收技術、純水重復利用及廢水再生二次利用技術,每年可節約大量水資源。同時,工廠采用了可再生的環保節能的建筑材料。
走完一圈成盒工廠,記者耗費了一個半小時。而這僅是京東方北京8.5代線四大分廠中的一個。“建設8.5代線工廠對企業是一次重大的考驗。建設如此大規模、高要求的高精尖廠房,在中國是首次,對企業和建筑商來說都是一次挑戰。”京東方有關人士表示。
在京東方等國產面板廠商的推動下,2017年全球大尺寸面板供給地區排名重新洗牌。根據集邦咨詢光電研究中心(WitsView)最新數據,2017年中國將正式超越韓國成為大尺寸面板供給面積最大的地區,預估2020年中國供給率將朝50%邁進。
“京東方不但取得了市場份額的全球第一,而且在產業規模、技術實力等方面也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公司的合肥第10.5代TFT-LCD產線和成都6代柔性AMOLED產線的量產,標志著我們在顯示領域已成為全球領跑者。”京東方副總裁、董事會秘書劉洪峰透露。
逆勢而上接連掀起“液晶風暴”
京東方的發展史,可謂一部不折不扣的中國顯示產業成長史。這一歷程也與改革開放后半導體集成電路技術的迅速發展息息相關。
中國第一臺彩色電視機于1970年12月26日在天津無線電廠誕生,拉開了中國彩電生產的序幕。那時,黑白電視機的售價極其昂貴。擁有一臺電視機,成為無數家庭的夢想。一堆人坐在電視機前看《西游記》,是很多人小時候的記憶。
1978年,我國開始發展電視工業。隨著“彩電國產化”工程的啟動,長虹、TCL、康佳、海信等世界彩電巨頭誕生。1987年中國彩電年產量達到1934萬臺,躍居全球第一。然而,就在中國CRT彩電行業如日中天之際,平板顯示技術呼嘯而來,沖擊著CRT技術,中國彩電工業再次陷入了對國外供應商的高度依賴之中。中國彩電企業不得不以高價從外資廠商手里采購液晶面板等關鍵零部件,陸續陷入經營困境。
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京東方的前身——北京電子管廠被譽為“中國電子工業的搖籃”,曾寫滿輝煌。然而,由于技術老化、產品老化,北京電子管廠連續虧損,職工醫藥費報銷都成了問題。
一個人的決定改變了這家工廠的命運。1992年,年僅35歲的王東升出任電子管廠廠長。1993年,王東升與干部職工湊了650萬元資金,創辦了京東方,硬是將一家包袱沉重、陷入破產邊緣的電子管廠改制成為市場化的高科技企業。
“1993年至2002年是轉型創業、發展主營的階段,京東方開啟了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的創業征程。”京東方副總裁、董事會秘書劉洪峰回憶稱。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電子產業發展的路上滿是坎坷,以王東升為首的管理團隊帶領大家在摸索中度過了最艱難的創業期。1997年6月10日,公司B股在深交所上市后,高層決定從傳統領域向新型顯示器工業進軍。
從1998年開始,京東方迎來了做大規模的第一個五年黃金期。2000年12月,京東方在深交所發行A股,高層的視野也轉向了全球市場。
三年后,京東方收購了韓國現代電子的液晶業務,進入TFT-LCD這一前沿產業領域,當年9月份又在北京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第5代TFT-LCD生產線,結束了我國大陸“無自主液晶屏時代”。2003年至2012年是突破“屏”頸、邁向領先的階段,京東方真正進入TFT-LCD產業,結束了我國顯示產業動輒被外企哄抬物價和技術封鎖的局面。
在這些年里,國外巨頭降價打壓、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等讓公司由盈轉虧,承受巨大壓力。一邊是顯示產業舉步維艱,一邊是借助酒仙橋老廠區地域優勢進入房地產行業的誘惑,王東升選擇了堅守。還在虧損中的京東方出人意料地逆勢發展,連續上馬了成都4.5代線、合肥6代線和北京8.5代線,掀起了一場“液晶風暴”。
這給三星、LG、夏普等當時國際上主要TFT企業帶來很大壓力,他們紛紛改變了對中國技術封鎖的態度,開始在中國建設高世代線的項目。
此后,京東方開啟了高速發展之路。2013年至2017年,公司進入實現領先、戰略轉型的階段,陸續在重慶、成都、福州、合肥等地建設了高世代TFT-LCD線和柔性AMOLED生產線。據不完全統計,自2003年起至今,京東方已建設了12條產線。
“基于對顯示產業發展規律的深刻洞察和尊重,我們在行業發展低谷期保持了自己的戰略定力,提出‘化行業低谷為企業成長機會’,逆勢而上、抓住機遇,堅持技術研發、上新生產線,相繼投建多條TFT-LCD生產線。正是由于頂住壓力逆市投資,京東方抓住了市場機遇,逆勢成長,不但在技術方面徹底打破國外的封鎖和壟斷,解決了長期以來中國半導體顯示產業‘缺芯少屏’的‘少屏’之痛,并在這一過程中逐漸成為全球半導體顯示產業的領先者。”談及在曲折發展中的感悟,劉洪峰這樣說。
隨著技術的發展和規模的擴大,京東方對我國半導體顯示產業上下游的拉動作用也越來越明顯。目前顯示產業材料本土化率已達70%,裝備國產化率達到32%。在產業鏈上下游的共同努力下,我國顯示材料和裝備的市場占有率有望持續提升。
如今超高清、大尺寸已成為行業發展趨勢,而京東方則是液晶顯示屏市場的領導者。
京東方產品市場占有率躍居全球之首,正是源于公司對技術的尊重和對創新的堅持。經過多年努力,京東方突破了多種屏幕技術難關,部分技術獨具優勢。京東方注重自主技術研發,2017年新增專利申請量8678件,其中發明專利超85%,累計可使用專利數量超過6萬件,成為全球極具創新力的領先企業。
公司擁有多項突破性創新技術:獨有的ADSDS超硬屏技術是全球顯示領域三大技術標準之一;8K顯示屏分辨率是目前主流的高清電視分辨率的16倍;柔性AMOLED顯示技術工藝極其復雜、技術難度極高,在全球首屈一指。
柔性屏已是未來中小尺寸智能電子產品的趨勢。據了解,目前,京東方已為華為高端手機供貨,并與諸多全球知名品牌就柔性AMOLED方面展開合作。京東方有關人士透露:“今年成都6代線產能的快速爬坡,將在柔性AMOLED上為京東方引入更多合作伙伴。”
14:49 | 均普智能2024年扭虧為盈 在手訂單... |
14:48 | 金田股份亮相2025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