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敏
7月24日,百花村發布公告稱,收到烏魯木齊市公安局《立案告知單》,公司董事、總經理張孝清,在負責南京華威醫藥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工作期間,涉嫌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符合刑事案件立案條件,被公安機關立案調查。
這一事宜引起市場關注。據了解,百花村2016年收購了華威醫藥,而張孝清為華威醫藥重要股東、業績承諾方進入百花村董事會。
對此,《證券日報》記者聯系到張孝清本人,其在微信上向記者表示,現在不方便接受采訪。“我們相信公安機關會尊重事實公平公正辦案,還事實真相”。
《證券日報》記者也向百花村董秘張軍發去了采訪提綱。截至發稿時間,本報未得到公司的進一步回復。
百花村在公告中表示,目前,南京華威醫藥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經營平穩正常。在調查期間,公司將積極配合公安部門的調查工作,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及監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公司會根據事態進展情況做好應對,確保公司各項業務正常運行。
因業績對賭失和?會計師事務所已變更
2016年7月26日,經證監會《關于核準新疆百花村股份有限公司向張孝清等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的批復》,百花村向張孝清、蔣玉偉等5名自然人股東以及南京高投寧泰、南京中輝等6家機構股東發行超1億股股份和支付現金4.56億元購買其合并持有的華威醫藥100%股權。
華威醫藥原始股東張孝清對此次交易作出業績承諾。不過,從百花村公布的數據來看,2016年、2017年華威醫藥均未完成業績承諾。由于華威醫藥未完成業績承諾,百花村發布了《關于計提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的公告》。
彼時,百花村表示,由于國家藥改政策調整,使華威本期經營收益受到較大影響,公司對收購南京華威醫藥形成的商譽計提減值6.2億元,導致2017年度合并財務報表資產減值損失增加6.2億元。
董事張孝清對2017年年度多項議案投出反對票,反對理由為:因希格瑪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該審計報告存在重大差錯。
針對此事,上交所也向上市公司發來問詢函。在回復交易所問詢時,希格瑪會計師事務所介紹,華威醫藥2017年9月份、10月份、12月份與江蘇華陽制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華陽”)簽訂了鹽酸帕唑帕尼及片等12個品種的技術開發合同,每個合同金額570萬元,共計6840萬元。2017年度確認收入5130萬元,確認成本643.89萬元。
綜合多處調查,希格瑪會計師事務所認為,江蘇華陽在與華威醫藥簽訂購買12個臨床批件合同時,正處于股權轉讓期間,公司尚未辦理工商變更登記,資產未進行交割,無經濟實力履行合同。張孝清借錢給安鴻匯盛3591萬元,安鴻匯盛再轉給江蘇華陽,江蘇華陽又轉回給華威醫藥,該項交易不具有商業實質,涉嫌虛增收入。對此,希格瑪會計師事務所將該筆收入及成本全部沖回,收到的3591萬元調整計入其他應付款。
對于希格瑪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結果,上市公司表示,予以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今年7月9日,百花村發布《關于變更年審會計師事務所的公告》。百花村介紹,希格瑪事務所已連續3年為公司提供審計服務,在執業過程中堅持獨立審計原則,客觀、公正、公允地反映公司財務狀況,切實履行審計機構職責,并從專業角度維護了公司及股東的合法權益。公司董事會現擬聘請具有證券、期貨相關業務資格的瑞華事務所為公司2018年度審計機構。
與更換會計師事務所同時公布的是,華威醫藥的法定代表人由張孝清變更為鄭彩紅,目前已完成了工商變更登記手續。鄭彩紅是百花村的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長。
張孝清擬減持市值超1億元
7月3日,百花村對外發布《股東減持股份計劃》。
百花村介紹,張孝清持有百花村股份7282.8528萬股,占百花村總股本的18.19%,其來源為:根據2016年1月12簽署的《附條件生效的股權購買協議書》,張孝清出售南京華威醫藥科技開發有限公司52.03%的股份給百花村,百花村以非公開發行股份方式予以支付所得的7160.4萬股的股份,以及張孝清在二級市場增持所得的122.45萬股的股份。
根據發布減持計劃,張孝清在減持期間內擬減持不超過占上市公司總股本3.88%的股份,即1554.5316股。
7月26日,百花村的收盤價為6.83元/股,張孝清擬減持的上述股份市值超1億元。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