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石運來
7月27日,海利爾股價大幅高開并成功收于漲停板,《證券日報》記者向海利爾董秘湯安榮采訪了解到,山東省近日公布了省內第二批化工園區,和海利爾未來投資方向有直接關系,這一消息應該是刺激公司股價異動的導火索。此外,公司所從事的新型農藥制劑主業目前經營穩健產銷兩旺,也是股價能在弱市中堅挺的有力保障。
平度化工園區獲批是“引子”
7月25日,山東省經信委網站發布了山東省第二批擬認定化工園區和專業化工園區公示的通知。其中,青島市有董家口化工產業園和平度新河化工產業園兩大園區在列,占地面積分別是13.78平方公里和8.13平方公里。《證券日報》記者又向相關人士了解到,董家口化工產業園主要是針對石化煉油相關的項目,而平度新河化工產業園則涵蓋化肥和農藥等項目。
記者進一步查閱海利爾發布的公告發現,2018年3月31日,公司與青島新河生態化工科技產業基地管理委員會簽署了關于新河綠色產業園項目的《投資協議書》。根據投資協議,海利爾擬在平度市新河產業園投資20億元建設環境友好型制劑等生產項目。對于此項投資協議,海利爾方面的解釋是,近年來公司現有業務板塊的開拓產生了良好的效益,但隨著國內國際市場進一步開拓、產品研發的儲備項目逐步落地,公司急需新建生產用地和不斷擴大產能儲備以滿足國際、國內業務的發展需要。公司本次在平度投資建設新河生產基地,一定程度上可有效降低產品的生產和運輸成本,繼續增強客戶黏性,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同時也能夠為公司未來發展提供充足的資源保障,從而提升公司整體的盈利能力和綜合競爭力。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這樣一則利好消息發布之后市場當天并沒有多大反應,估計還是受目前整個二級市場交投氛圍比較低迷這個大環境影響。隔日之后市場經過對該信息的消化,還是出現了高開和拉漲停進行正面回應。
海利爾建研發中心
查閱海利爾2017年初上市以來的公告信息可以發現,這家上市公司還是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的。今年6月14日,海利爾發布公告,公司于2018年6月14日參與了山東省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在公拍網上的競拍,成功競得北京市海淀區上地信息產業基地土地使用權,成交總價為45935萬元。
海利爾董秘湯安榮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拍這塊地是準備在北京建立一個研發中心。”
對于建立研發中心的原因,湯安榮告訴記者,“公司董事長是做技術和研發出身,一直有技術報國的情懷,因此在對國內前沿性農藥和外延仿制藥以及創新化合物的研發上很下功夫。青島雖然是沿海城市,但和京滬深等高端人才密集城市相比,其對人才資源的吸引力還是有缺憾,所以公司在北京買地準備吸引高端業內人才,目標自然也是建立一個國內高端的研發中心。”
資料顯示,海利爾一直將研發、創新作為公司成長的重要驅動因素。2013年,公司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批準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6年奧迪斯獲得批準設立“院士專家工作站”。
主業景氣度高業績穩步增長
研發只是投入,產品才是產出的結果。本著“品質鑄就品牌”的理念,公司培養了“海利爾”、“奧迪斯”等系列農藥行業領先品牌,公司連續七年榮獲中國農民最喜愛的農藥品牌的榮譽。當然,上市公司還是用業績說話。2016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10億元出頭,凈利潤1.46億元,2017年上述數據分別是15.89億元和2.86億元,同比分別大幅增長55%和95.58%。今年一季度,公司主營收入5.3億元,凈利潤0.9億元,同比增幅均超四成。
至于半年報業績,公司并沒有在一季度的季報中進行預計。記者從公司方面了解到,受農藥行業供給側改革去產能以及環保因素驅動,上半年公司主要的盈利點即原藥的價格仍然維持相對高位,今年上半年的最低價即是去年上半年的最高價,而同期成本端方面并沒有大幅變動,因此上半年的業績肯定好于去年。至于具體增幅,只有等8月28日中報披露。
此外,還有兩大因素影響公司后續業績,即募投新項目產能釋放和三季度到來的停產檢修。公司自籌資金新建的1000噸吡唑醚菌酯已于2017年四季度開始試生產,據記者了解,目前該項目領先于國內其他公開的規劃產能。公司方面表示,吡唑嘧菌酯制劑產品為新型廣譜殺菌劑,是公司的一個大品,近兩年在中國市場用量快速增長,最主要應用于大豆和谷物,目前在東北等地區銷售情況良好。
我們可以看到,公司在吡蟲啉和啶蟲脒這兩大原藥行業具有一定的話語權,公司約占據20%的市場份額。隨著淡季的來臨,公司將于三季度進行一年一度的原藥生產設備的停產檢修,按慣例時間為一個月。業內人士認為,大廠的停產檢修對維持產品價格高位震蕩會起到一定作用。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