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流動性危機等多重因素影響,*ST凱迪(000939)自復牌后已連續23個交易日跌停。而在多方力量的協調之下,公司面臨的這一局面或將有所改觀,“瘦身自救”初步方案已經亮相。
在2017年年度股東大會召開前夕,8月2日晚間,*ST凱迪公告稱,公司已同控股股東陽光凱迪以及中戰華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中戰華信”)簽署重組框架協議,擬對上市公司開展“股權處置+資產處置+債務重構”聯合重組。
此外,陽光凱迪已同意適時情況下向中戰華信托管其所持*ST凱迪股權,中戰華信將全面參與、整體設計聯合重組方案。上述協議的簽署對公司2018年度業績可能構成重大影響。
逾期債務超過30億
根據公告,截至7月26日,*ST凱迪逾期債務共計31.71億元,公司凈資產為106.33億元,逾期債務占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比例為29.82%。
*ST凱迪表示,目前部分債權人根據債務逾期情況已經采取提起訴訟、仲裁、凍結銀行賬戶、凍結資產等措施,相關逾期引發的債權人措施,對公司的生產經營和業務開展造成了一定影響。
事實上,在此前由*ST凱迪舉辦的媒體交流會上,陽光凱迪董事長陳義龍曾表達對上市公司當前狀況的痛心以及愿意協助和推進凱迪生態解決債務危機的意愿。
他表示,為應對公司債務危機,湖北省、武漢市和公司所在的東湖高新區已成立工作專班,確定了以市場化、法制化方式自救的方針,公司將通過資產重組、債務重組和股權重組等3種方式尋求盡快恢復業務,相關債權機構也設立了債委會。
根據規劃,債務重組將由債委會主導;在股權重組方面,*ST凱迪將引進有實力的戰略投資者,進行控股權轉移。而此次重組框架協議簽署,也意味著*ST凱迪的債務危機的處置工作再進一步。
擬處置資產估值140億
據披露,*ST凱迪此次擬打包處置出售其部分業務板塊的非主業資產,同時獲取資產處置現金流用于推動債務重組,并最終引入戰略投資人完成股權重組、全面恢復生產經營。
根據框架協議,中戰華信擬通過自行管理或協調旗下管理人管理方式發起設立并購基金,一攬子收購*ST凱迪擬出售的業務資產包內全部資產,包括風電項目、楊河煤業、在建生物質等十項資產類型;除上述資產處置計劃外,各方還將全面推動其他非主業資產的對外出售,力爭在1年內完成全部出售。
具體而言,本次中戰華信打包收購的非主業資產包括10項資產包,其中除去蛟河、汪清、樺甸3個已投產生物質電廠項目的其他資產包賬面資產價值暫估為139.42億元,中戰華信及凱迪生態雙方同意采取“標底底價+溢價分成”方式打包出售。
在這些擬處置資產中,首批擬出售資產包括3個資產包,一是風電項目,初步作價12.8億元,上海斯能有意認購中戰華信管理的風電基金LP份額;二是煤炭項目,初步作價10億元,深圳前海燚坤有意認購相應LP份額;三是包括樺甸、汪清、蛟河3個電廠以及敦化、嫩江、榆樹3個在建電廠項目,初步作價22.6億,山東水發有意認購相應LP份額。
*ST凱迪稱,上述3家交易對手方已經分別對相關資產進行了初步的考察和盡職調查,并對相關資產具有一定的了解;相關協議正式簽署前交易仍需獲得債委會同意,并實現全面撤訴、解除保全。
重組接盤方背景深厚
記者注意到,*ST凱迪本次重組交易對手中戰華信,是中國輿情戰略研究中心控股的金融控股集團,公司注冊資本13億元。而有意參與風電資產收購的潛在投資方上海斯能投資,為澳洲知名金融投資集團麥格理集團旗下企業。
此外,本次有意參與*ST凱迪生物質發電板塊資產投資的山東水發,為山東省屬一級國有獨資企業山東水發集團下屬企業。
據*ST凱迪披露,完成前述資產處置后,各方將繼續通過資產重組推動債務重組工作,綜合運用債轉股、掛賬停息、債權折價現金償付等多種方法,實現降低債務、恢復主業經營的階段性目的。
此外,根據規劃,待公司資產處置及債務重組工作進入到穩定可控階段、生產經營全面恢復后,*ST凱迪還將適時引入國資戰略投資人,以市場交易對價方式取得凱迪生態控股權,通過實施混改重組,提升上市公司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