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8月13日晚,工業互聯網龍頭工業富聯發布半年報,報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589.94億元,同比增長16.2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4.44億元,同比增長2.2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55.33億元,同比增長4.11%。
報告顯示,工業富聯上半年營業收入取得了平穩增長,其中,通訊網絡設備業務實現營業收入920.17億元,同比增長28%;云服務設備業務實現營業收入663.05億元,同比增長21%,傳統業務持續走強;以機器人及精密工具為主的科技服務,持續投入研發和內部使用,并擴大產業研發,全面布局其他相關領域。
在研發方面,工業富聯持續保持高投入,上半年研發支出共31.88億元,同比增長17.04%。持續加大研發費用投入,工業富聯還推進工業互聯網應用改造,實現效率提升、人力下降。在效率方面,根據BEACON平臺在公司內部的實踐效果測算,導入BEACON平臺的制造BU效率提升30%,良率提升15%,生產周期縮短18%,庫存周轉天數縮短26%,能耗降低20%。在營收提升的情況下,人力成本同比下降11.91%(不含研發人力成本)。
公司表示將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以自動化、網絡化、平臺化、大數據為基礎的科技服務綜合解決方案,引領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轉型;并以此構建云計算、移動終端、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高速網絡和機器人為驅動,跨行業跨領域的工業互聯網應用平臺,形成以硬軟整合、實虛結合為導向,面向全產業價值鏈的科技賦能生態系統。
深耕高端精密制造領域
作為國內高端精密制造領域的先行者,工業富聯擁有全球最具競爭優勢的技術。上半年,工業富聯持續深耕高端精密制造領域的自主研究開發,并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及智能制造技術﹐改造升級精密工具智能制造工廠,自主研發了高端裝備、核心元器件(智能刀把、智能主軸)智能控制軟件系統。
同時,工業富聯旗下子公司以高端精密工具為核心產品的精密制造整體服務解決方案,已入選工信部2018年精密工具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目前正處于公示階段。該子公司現已構建起消費性電子產品領域全類型工具制造能力,業務拓展至汽車、航空、軌道交通、醫療、3D玻璃及石墨模具等應用領域。
公司表示,未來還將在建設精密工具智能工廠的基礎上聯合科技合作伙伴,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服務上下游供應商,并通過賦能各中小企業,形成工業互聯網的生態系統,共享資源。
穩步推進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
在互聯網服務方面,工業富聯上半年穩步推進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逐步實現賦能中小企業。一方面,工業富聯通過自主研發的工業互聯網平臺BEACON平臺,將智能傳感器與生產設備連接,并通過信息網關和各類型云網設備接入互聯網,實現了數據采集和集成、邊緣計算和云計算,在提質增效、降本減存、提升產品良率的同時,也奠定了公司將業務領域擴展延伸至大數據分析及人工智能應用的技術基礎。
另一方面,工業富聯還積極與各地政府、中小企業協會合作,推廣工業互聯網應用,作為入選的兩家工業互聯網平臺服務商之一,進入廣東省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供給資源池名單,助力珠三角中小制造業企業“上云上平臺”,實現數字化轉型,邁向智能制造。
值得注意的是,下半年工業富聯將逐漸對外輸出工業互聯網科技服務,撬動市場規模超500億美元的中國工業互聯網領域,這將有助于工業富聯形成新的業務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