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晚,廣藥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廣州白云山醫藥集團(“白云山”,SH600332,HK0874)公布了2018年第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廣藥白云山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298.76億元,同比增長87.11%;利潤總額為人民幣39.81億元,同比增長121.18%;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4.39億元,同比增長131.50%,企業發展效益顯著。
據悉,在今年7月份發布的中國制藥工業百強榜中,廣藥集團連續七年位居全國第一;在9月發布的2018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165位,并位居中國制造業500強第68位。
“營銷+科研”雙創新引擎
今年1-9月,廣藥白云山按照整體部署,著力推動大南藥板塊營銷創新和科研創新雙輪驅動,促進板塊實現高質量發展。營銷方面,廣藥白云山以白云山銷售公司為整合平臺,推進白云山制藥總廠、白云山光華、白云山敬修堂、白云山明興等4家公司的銷售整合,同時啟動“巨星品種”計劃,加強大品種的渠道建設和推廣力度,大力打造“時尚中藥”,培育巨星品種。
本報告期內,甲基橙皮苷、頭孢克肟系列、頭孢丙烯系列、腦心清片、補脾益腸丸、蜜煉川貝枇杷膏、復方板藍根系列、金戈、壯腰健腎丸、大神口炎清顆粒、蛇膽川貝枇杷膏、狂犬疫苗等大品種的銷售收入均實現較快增長。
在加大力度打造大品種的同時,廣藥白云山進一步發力科研創新,1-9月研發投入同比增長達60.61%,力促大南藥板塊向創新驅動轉型。本報告期內,廣藥白云山取得化學1.1類新藥頭孢嗪脒鈉和注射用頭孢嗪脒鈉的臨床試驗批件,這是我國近二十年來唯一成功獲批的頭孢類1.1類新藥臨床批件,已獲美國專利授權1項,中國發明專利授權2項。
此外,廣藥白云山瞄準單抗、雙抗、疫苗等前沿藥物加快生物藥的布局,旗下生物藥發展平臺廣州白云山拜迪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已與上海藥明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簽訂了《生物醫藥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開展生物新藥開發工作。
在今年公布的廣東企業創新500強中,廣藥集團位居第9,是廣州企業中的第1位。
成功收回王老吉藥業股權
今年三季度,廣藥白云山收購王老吉藥業48.0465%股權事項完成,王老吉藥業成為公司持股96.093%的控股子公司,并納入白云山合并范圍,由此確認的相關股權合并收益計入本年度利潤表的項目。
綠盒王老吉的回歸,標志著王老吉的發展步入了新時代,紅綠王老吉均成為廣藥白云山旗下全資子公司,紅綠資源有望得到更有效的整合,促進品牌進一步發展。
據悉,今年以來,王老吉圍繞品牌190周年慶,將品牌年輕化戰略提至重要位置,以“時尚、科技、文化”的品牌發展戰略為根基,在營銷、產品、生產等多維度促進年輕化戰略提速。
產能布局方面,王老吉大健康公司繼續加快推動全國的產能布局,擬投資8億元在蘭州建設涼茶生產基地和大健康研發中心,進一步提升在全國市場的輻射能力。
本報告期內,權威評級機構Chnbrand發布中國品牌力指數,王老吉蟬聯涼茶行業品牌力第一名。
資本運作布局大商業大醫療
廣藥白云山經營業績取得較大增幅,除了因為主營業務實現平穩較快發展,還得益于公司一系列資本運作。本報告期內,廣藥白云山以現金方式收購旗下大商業板塊領軍企業廣州醫藥有限公司30%股權,實現80%控股。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廣州醫藥公司納入廣藥白云山合并報表范圍,從而擴大廣藥白云山整體規模,并為下一步板塊資源整合奠定了基礎。
今年4月,廣藥白云山與一心堂、廣東廣藥金申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投資成立廣州白云山一心堂醫藥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將立足廣東市場,通過并購、新建等多種方式,加快推進在醫藥連鎖終端的布局。
據悉,早在去年12月,廣藥白云山就參與一心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份,持股比例為7.38%,是第三大股東。本報告期內,該投資公允價值較2018年初增值人民幣2.55億元,增值額計入本期利潤表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項目。
此外,廣藥白云山還積極布局新業務、新業態,與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旗下廣州南方潤康服務有限公司簽署協議開展月子服務合作項目。財報顯示,本年7月,廣藥白云山屬下大醫療投資平臺廣州白云山醫療健康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已設立廣州白云山潤康月子會所有限公司,其中白云山醫療健康產業公司認繳的出資額占注冊資本的比例為51%。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