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份回購成為市場熱點。回購新規出臺后,上市公司回購踴躍,但市場對不同企業的回購案反應出現較大差異,有的公司接連收獲漲停板,有的公司則難以“剎跌”。分析人士指出,上市公司應該根據自身經營以及現金流情況,靈活運用回購手段,避免盲目跟風。
實施回購
從目前情況看,新規對回購市場的影響較大。據統計,截至11月7日,自新規發布后已有159家上市公司實施161筆股份回購,回購總額達134.29億元。而10月13日-10月25日,僅75家公司實施80筆股份回購,回購總額為40.49億元;去年全年回購款金額只有79億元。多位上市公司董秘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此次專項修訂對上市公司是重大利好,并火速加入回購大軍。
分行業看,實施股份回購公司主要分布在制造業和消費行業。財通證券策略報告顯示,今年以來,上市公司股票回購筆數最多的行業分別為計算機、機械、電子、醫藥,分別為111筆、84筆、73筆和71筆。回購金額占行業整體流通市值比重居前的分別為商貿零售、傳媒、輕工制造、家電和紡織服裝,回購金額分別為31.64億元、32.42億元、10.34億元、23.60億元和7.09億元。回購金額規模居前的則是傳媒、商貿零售、醫藥、汽車和家電。
影響不一
回購新規的推出對相關上市公司的股價修復效應出現分化。
中國平安的千億回購案受到市場關注。10月29日晚間,中國平安發布公告稱,擬回購總額不超過總股本的10%股份。以公司當時的市值計,回購資金超過千億元。10月30日,中國平安股價低開高走。
此外,發布回購股份公告后,中文傳媒、中設集團、東吳證券、英飛特、和晶科技、運達科技等公司股價“一路高歌”。其中,和晶科技于10月26日公告回購預案后,10月29日、30日、31日、11月1日收獲4個漲停板。
不過,輝隆股份10月28日公告不超過2億元的回購預案后,10月29日高開低走,最終收跌,報4.26元/股。
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企業基本面情況、回購規模、回購實施程度等因素導致市場對相關企業的回購反應不一。部分企業回購公告發布后,后續完成情況、實施程度沒有及時披露,可能導致投資者對這些企業回購方案的可靠性及真實性存疑,相應的回購方案對股價的提振效應則會減弱。
付立春指出,回購股份對股價刺激的有效性在不同環境下大不相同。上市公司需從自身基本面出發,根據不同的市場環境、自身經營以及現金流情況,靈活地運用回購手段。
華創證券研究所分析師王君則指出,從股票回購對個股股價的影響層面看,大額回購短期通常能起到提振股價的作用;但長期看,需區分回購目的。上市公司回購分為主動式回購和股權激勵注銷回購。從長期來看,出于市值管理和進行股權激勵計劃或員工持股計劃目的的大額回購穩定股價效果更明顯,而股權激勵注銷的回購對股價的影響偏負面。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19:28 | 聚焦智能化與安全配置 全新智己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