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喬宇 見習記者 劉勇
低調已久的新東方科技教育(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東方”)近期可謂動作頻頻。
10月29日,新東方發布首款“教育+AI”產品,正式發力“教育+AI”領域;11月2日,有媒體報道稱,新東方首次涉足聯貸市場,尋求最高2.5億美元的三年期貸款,所籌資金用于一般運營目的。
然而,在10月23日,新東方發布的2019財年第一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報顯示,公司營收同比增長30.1%,凈利潤卻同比下滑22.2%,創下近三年同期新低,且不及市場預期。
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新東方動作頻頻背后,與其增收不增利有很大關系。而力推AI+教育,是必然之舉,同時也是被迫之舉。”
利潤大跌成本激增
財報顯示,2019財年第一季度,新東方實現營收8.598億美元,同比增長30.1%;運營利潤約1.61億美元,同比增長0.2%;歸屬于股東凈利潤約1.23億美元,同比下滑22.2%。
在營收大幅增長的同時,運營利潤僅有微乎其微的增長,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更是出現下滑。財報顯示,新東方本季度的運營成本和費用約為7億美元,同比增長40%;本季度非GAAP運營成本和費用(不包括股權獎勵支出)為6.8億美元,同比增長38.1%。對此,新東方在財報中解釋稱,運營成本增加主要在于教學中心租金、品牌推廣等方面費用的增加。
有業內人士也向《證券日報》記者指出,“運營成本大增及凈利潤下滑主要是由于新東方近兩年擴張速度太快導致的。”
數據顯示,自2017財年第四季度以來,新東方連續5個季度學習中心保持高增長,2018財年全年增長226個學習中心,全年教室總面積同比增加約40%。而反觀招生情況,新東方教室的供給速度一度超越了學生的增長速度。
此外,監管趨嚴也是新東方目前難以繞過的彎。例如,9月份,教育部再次下發《關于切實做好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整改工作的通知》規定,從事語文、數學等學科知識類的老師應具有相應教師資格證。若今年未能取得教師資格的,培訓機構不得繼續聘用其從事學科類培訓工作。新東方首席財務官楊志輝此前曾表示,如果教師不能獲得教師資格證,新東方可能將會安排這些教師進行轉崗,來提升行業的層次,滿足政府的要求。不過,就在10月27日南京市統一行動開展的專項突擊檢查中,新東方成為涉嫌違規的機構之一。
上述人士指出,“監管趨嚴對于新東方這樣的教育行業領軍者會產生巨大沖擊。以教師資格證為例,目前市場上符合資質的教師數量并不足以滿足新東方的需求,師資缺口很大。”
借“教育+AI”破局?
在利潤下滑、成本上升、監管趨嚴的多重困境下,新東方給予的應對措施或許就是積極擁抱“教育+AI”。
10月29日,在新東方AI研究院N-Brain聯盟發起暨新品發布會上,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稱:“把教育和AI結合,是新東方必須承擔的歷史責任。”
不過,上述人士卻認為:“新東方現在發力‘教育+AI’,或許是將‘教育+AI’當成了削減成本的舉措之一。”
互聯網行業資深分析師寧小平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新東方發力‘教育+AI’,不可避免地會遭遇不少問題,‘教育+AI’也未必就是那把破局之匙。”
寧小平表示,“AI技術的研發仍處于‘燒錢’階段,在沒有真正實現回報之前,會極大吞噬教育企業的現金流。如今陷入增收不增利態勢的新東方,又會將多少資源投入在AI上?”
其次,目前的“教育+AI”還存在太多缺陷,曾被公開批評,而俞敏洪對AI+教育的未來前景也心存疑惑。
日前,他在演講上指出,“互聯網和AI是不是有可能徹底的改變中國教育現狀?我沒有想清楚”。而在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俞敏洪又表示,“互聯網人工智能將給教育帶來巨大改變。”他認為,“新技術對中國的均衡教育會產生重大影響,讓邊遠地區孩子也能享受優質教育;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數字化的儲存和分析能幫助老師更了解學生。”
當然,新東方最后能否借助“教育+AI”實現破局,仍需要時間的驗證。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