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證監會發布完善上市公司股票停復牌制度的指導意見,停牌”釘子戶“陸續復牌,但市場對這些“久別重逢”的老面孔卻并不友好。Choice數據顯示,11月共有17家停牌超過100天的公司相繼復牌,但復牌至今走勢并不樂觀。截至11月14日收盤,14家公司復牌至今股價下跌,其中累計跌幅超過20%的公司達7家,其中新光圓成,東方金鈺跌幅均超過49%。
重大資產重組是不少釘子戶的停牌理由。但近期東方金鈺、天業通聯和金浦鈦業等公司等不及重組預案出爐,就已迫不及待復牌;更多長期停牌公司如御家匯、萬達電影和卓翼科技則帶著修訂后的預案,決意復牌后繼續推進。
隨著“停牌釘子戶”陸續宣告復牌,數據顯示,目前連續停牌天數超過100日的“釘子戶”只剩17家,其中有3家是連續停牌天數超過700天的“老釘子戶”,分別為*ST新億、沙鋼股份和深深房A。
重組方案調整迎復牌
“停牌釘子戶”的這波復牌潮源于證監會于11月6日晚間發布的《關于完善上市公司股票停復牌制度的指導意見》(簡稱“《意見》”),《意見》確立了上市公司股票停復牌的基本原則,并要求進一步縮短重大資產重組最長停牌期限,被市場稱為“最嚴停復牌新規”。
11月14日,又有兩家停牌逾100天的上市公司復牌,分別是御家匯和齊翔騰達。復牌首日表現均較為慘淡,雙雙全日封死跌停。
擬斥資10.2億元收購北京茂思60%股權,停牌近5個月的御家匯11月14日復牌,但該項重組案因收購對價過高、資產出讓方業績承諾太低等問題備受關注,期間更被深交所兩次問詢。北京茂思主營精油和化妝品的線上和線下銷售,旗下擁有“阿芙”、“KACH”等品牌。與第一次被問詢一樣,御家匯仍然無法在深交所要求的時間內對第二次問詢給予回復,同時表示將考慮對收購方案提出修改。
同日復牌的齊翔騰達11月13日晚公告,公司現已通過增資方式取得菏澤華立16.66%的股份,并就進一步收購披露了預案。公司正在持續推進上海閔悅有色金屬有限公司、境外標的TBA的收購相關工作。復牌后將繼續推進重組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類似御家匯和齊翔騰達帶著重組預案復牌的長期停牌公司并不少。11月以來,已有海南橡膠、萬達電影、卓翼科技、世紀華通、天津磁卡等停牌超過100天的公司,帶著重組預案復牌,并稱繼續推進方案。
有業內人士指出,上市公司重組長期停牌有多重原因。一方面是因為雙方核心條款無法達成共識,處于持續談判過程;另一方面重大資產重組,盡職調查工作較多;但也有公司以并購重組為由,實質是停牌躲避股價下跌。
方案未見就已復牌
但更多停牌釘子戶,長達百天的停牌期等來的卻是“竹籃打水”,重組方案終止;還有部分公司直到復牌時只披露了收購標的和價格范圍,具體方案卻拿不出手。
其中東方金鈺、康得新、金浦鈦業、天業通聯等停牌逾百天的公司,復牌時均未有披露重組預案。
東方金鈺11月1日晚間披露重大資產重組進展稱,鑒于市場環境變化,部分標的資產存在質押、凍結等原因,公司決定部分標的資產將不再納入交易范圍,同時公司正積極與交易對方協商優化交易對價的支付方式。鑒于目前存在債務問題,公司擬同步推進債轉股方案及資產剝離方案,由于本次重組涉及方案變更,與債權人擬實施的債轉股方案尚需各方協商確定。
此外,復牌之日即告重組失敗的公司也不在少數,類似公司有希努爾、新光圓成、宏圖高科和經緯紡機。
二級市場的反饋也相當“實在”。停牌逾百日,復牌即告重組終止,自然免不了股價“跳水”。Choice數據顯示,11月共有17家停牌超100天的公司相繼復牌。截至11月14日收盤,上述17家公司中有14家復牌至今股價下跌,其中累計跌幅超過20%的公司達7家,新光圓成跌幅達56%,東方金鈺跌幅達49%,居首兩位。
新光圓成今年1月停牌后爆出債務危機,直到11月1日復牌。公司表示因重組雙方未能就本次交易的重要條款達成一致意見,決定中止重組事項。復牌隨即遭遇8個跌停,截至11月14日收報6.47元,股價大幅縮水。
停牌籌劃控股權轉讓的首航節能,停牌時間長達158天。11月5日復牌至今下挫37%。據此前披露,首航節能股東北京首航波紋管制造有限公司擬向第三方轉讓部分股權,可能涉及第一大股東或實控人變更。復牌前的最新進展是,公司仍將與相關各方繼續推進股權轉讓事宜,引入戰略股東,但目前盡職調查、評估等工作尚未完成。
在監管層高壓下,停牌釘子戶數量持續減少。截至11月14日發稿時滬深兩市共有49家公司停牌,相比兩市逾3558家公司,停牌率為1.38%,已經接近國際水平。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