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趙彬彬 見習記者/王僖
5月10日下午,金嶺礦業召開2018年度股東大會。《證券日報》記者來到淄博市張店區鐵鷹路29號的金嶺礦業時,廠區內還可以看到大貨車繁忙出貨后的痕跡。因為去年業績實現扭虧終于“摘星脫帽”的金嶺礦業,在今年一季度繼續實現了歸母凈利潤同比翻番的業績。公司董秘邱衛東告訴記者:
“早上這里更是熱火朝天,大貨車排隊等待出貨。”
記者從公司股東大會現場了解到,近日,鐵礦石價格創下近五年新高,同時受到制造業、采礦業稅率降低的利好影響,和2018年環保改造的逐步完成,2019年行業應該會有一定的上升空間。
摘星脫帽業績向好
金嶺礦業屬于黑色金屬采選業,主要業務是鐵礦石開采,鐵精粉、銅精粉和鈷精粉、球團礦的生產、銷售和機械加工與銷售。主要產品鐵精粉因鐵含量基本在65%以上,是煉鐵、煉鋼的重要原料,主要銷售給黑色冶煉企業及各大鋼廠。
此前,公司因2016年、2017年連續兩個會計年度審計的凈利潤為負值,因此于2018年4月13日被深交所實行了“退市風險警示”。對于那兩年的業績情況,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2016年行業整體環境的確很差,而2017年度大額虧損主要系因國家政策原因關停了全資子公司新疆塔什庫爾干縣金鋼礦業有限公司,計提了大額資產減值準備所致。
因此,為了保證2018年度經營業績,公司“走出去,謀發展,闖世界,掙工資”,組建了金鼎項目部,承接參股公司金鼎礦業的外包工程工作,解決了公司人員富余問題,提高了公司勞動生產率。與此同時,公司董秘邱衛東介紹,2018年以來,公司還在生產組織、安全管控、環保管理、精準營銷、降低采購成本等各方面優化措施,來保證穩定經營業績。
在此形勢下,公司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10.41億元,比上年同期微降0.24%,但是實現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億元,同比增長131.77%,實現扭虧。因此公司也于今年4月9日開市起“摘星脫帽”,撤銷了退市風險警示。
4月27日,公司披露2019年一季報,實現營業收入2.88億元,同比增長17.28%,較2018年四季度2.61億元的營收進一步提高;實現歸母凈利潤2965萬元,同比實現翻番。
對于接下來的行業發展和公司業績走勢,公司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日,鐵礦石價格創下近五年新高,除受巴西潰壩影響外,澳大利亞的鐵礦石巨頭供貨量減少,也在幫助推高鐵礦石價格。
“我們也關注到5月9日,相關部委發文要求查處鐵礦石供應商價格壟斷,增加國內鐵礦石有效供給,這對國內鐵礦石企業來講也是利好。”該負責人說,同時2019年,國家將制造業、采礦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加上隨著2018年環保改造的逐步完成,國內礦山企業環保壓力將有所緩解,價格小幅提升及降稅讓利后,國產礦盈利情況會有所改善,將推動國內鐵礦石產量加快釋放,2019年鐵礦石行業發展較同期應該會有一定的上升空間。
居安思危發展第二主業
經歷了近幾年的業績變動,金嶺礦業對于行業及自身的發展也有著清醒的認識。
在此次股東大會上,記者從公司方面了解到,目前金嶺礦業的主要優質鐵礦資源主要分布在山東淄博地區,公司鐵礦石原始地質品位一般在45%以上,在國內屬于高品鐵礦(國內大部分鐵礦石屬于貧鐵礦,原始地質品位一般在30%以下),因此可生產出質量上乘的鐵精粉。
雖然公司現具有年生產鐵精礦120多萬噸、球團50多萬噸的產能,可隨著礦山的開采年限縮短,公司也著眼未來,在加大探礦力度,優化開采工藝,延長礦山服務年限的同時,也提出了“做強礦山基業,發展第二主業”的目標。至于“第二主業”路在何方?公司方面表示,公司當前主營業務屬于黑色金屬行業,在第二主業方面,也優先考慮利用對礦山行業的熟悉度,向有色金屬、稀有金屬、優質非金屬礦山等領域轉型,拓寬公司產品種類,提高抗風險能力。
“公司已經加強了調研團隊力量,積極需求優質資源,實現礦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也加快非礦產業人才培養,從產業鏈以及公司現狀的角度,積極尋求發展第二產業的可能性,為公司增加新的利潤增長點。”邱衛東說。
此外,近期公司還在經歷控股股權的變更,即公司控股股東山東金嶺鐵礦有限公司擬將其股份無償劃轉給山東鋼鐵集團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鋼礦業”)。
根據公司5月11日發布的最新公告,目前本次股權無償劃轉事項已獲中國證監會豁免山鋼礦業要約收購義務,當前主要在辦理控股股東解除質押的相關手續。
此次股權變更,公司方面表示,主要是為了壓縮管理層級,以便更好地理順產權關系,提高管理效率。而山鋼礦業在收購報告書中也提到,“將充分借助資本化運作手段,合理配置資源,為上市公司提供更加充分和有力的支持,不斷提高公司價值,保障股東利益最大化。”對此,公司也表示,將以此為契機,借助大股東平臺,在維護股東利益的情況下,加強與控股股東的溝通,做大做強礦山業務。
(編輯 白寶玉 策劃 趙彬彬 王僖)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