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春蓮
5月21日,億利潔能(600277)發布公告稱,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購買億利集團、億利控股及特定投資者持有的億利生態100%股權,并募集配套資金用于標的資產在建項目建設。本次交易完成后,億利潔能將成為國內領先的生態產業服務商。
五個月前,由億利生態實施建設的億利庫布其生態示范區正式成為全國第一個由民企實施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更是內蒙古自治區首例。
“黨的十八大開啟了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不但為生態產業蓬勃發展指明了發展方向,更創塑了一種嶄新的商業模式,必將產生一批規模大、品牌好、技術強的生態產業服務企業。此次,億利生態放棄獨立IPO,將資產和核心業務注入到億利潔能,就是讓支持億利可持續發展的投資者能盡享國家生態產業發展蘊含的巨大紅利。”億利集團一位高管表示。
億利生態創新商業模式
億利生態30年積淀形成的商業模式,正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踐行的典范。
“億利生態定位于產業服務商,意在通過規模化生態修復,實現農業土地、工業土地、城市土地的增值。其后,在這些修復過的土地上,導入包括潔能環保產業、文化旅游產業、農牧體驗產業等綠色產業,實現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億利生態公司負責人對記者說。
據介紹,在生態修復階段:億利生態依托億利集團三十年荒漠化生態修復經驗和生態生物多樣性科技實力,通過系統化、規模化生態修復,實現了億利工程服務和生態修復技術的輸出。由于生態修復工程客戶群體多聚焦于公共基礎設施,該階段盈利模式以政府投資EPC模式為主,為億利創造短期現金流。在土地增值階段:大面積退化的土地和被污染的水土環境經過修復后,可變成工業用地、城市用地和農業良田,具備導入綠色生態產業,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良好條件。這個階段,億利生態將獲取生態工程技術服務收入、修復土地增值收入、土地開發變現收入、股權分紅收入、土地招商分成收入等,為億利創造中期現金流。在產業導入與運營收益階段:項目落成后,億利生態將手握多年的特許經營權,通過導入及運營文創旅游、潔能環保型產業,實現綠色生態產業的可持續融合發展以及綠色產業的盈利分紅,為億利創造中長期的現金流。
目前,億利成熟的綠色產業及產品包含:生態公園、生態小鎮、生態康養、潔能環保等綠色產業。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生態產品還是庫布其生態示范區。30年來,億利生態服務業充分依托創新的生態生物和能源科技和種質資源,治理沙漠917萬畝,將沙漠土地變成農業、工業、生態用地,庫布其植被覆蓋率已達53%。在生態修復的基礎上,億利構建起"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綠色循環產業體系:第一產業,發展生態農牧業,主要包括種植甘草等中藥材和經濟作物,通過菁菁草原帶動農牧民生態養殖脫貧致富;第二產業,建設兩大園區、發展生態光伏與循環經濟產業。庫布其沙漠生態工業園區和達拉特能源循環經濟園區,主要產品為PVC、乙二醇等。生態光伏項目區建成并網發電510兆瓦,年發電7億千瓦時,實現銷售收入6.5億元;第三產業,開拓生態旅游業。年接待游客20萬人次、銷售收入1.4億元。
“億利生態的主要盈利來自三塊:一是在退化土地生態修復的時候,通過EPC、PPP,實現工程和技術服務收入;二是通過生態修復,讓城市、工業、農業土地增值,用土地在導入產業服務的時候,實現土地增值;三是導入文創旅游,潔能環保產業,實現產業的分紅和股權收益以及資本性收益。”例如,億利流轉、租賃沙漠土地時,成本僅有百余元,通過生態修復和招商引入新的合作伙伴,使得修復后的土地屬性由荒地變成農業用地和工業用地,估值也提高到2萬-8萬元不等;土地價值,實現了重估作價入股,通過與合資公司一起實現可持續發展,享受股權紅利。
道法自然+核心技術+庫布其模式
“‘兩山’論讓我們更加地崇尚自然、保護自然、修復生態。通過因地制宜發展‘一、二、三產業’相融合的綠色生態產業,實現人與動物和諧、人與自然和諧、人與生態和諧的美麗生態圈。”億利集團董事長王文彪對記者說。在河北張家口冬奧會大型生態修復項目上,億利除了對京張高速沿途破損山體、廢棄工礦、雨水沖刷溝壑等實施生態修復外,還因地制宜,利用當地自然稟賦,建設京張奧運光伏廊道,直接為綠色奧運、科技奧運輸送綠色能源。
另外,億利生態的核心優勢除了擁有種質資源庫、生物菌庫等生物多樣性打造技術外,還利用在生態環境領域沉淀和積累的生態環保核心數據和資料,通過與國內外科研院所深度合作,開發建設山、水、林、田、湖、草物聯互聯傳感系統,為生態環境提供在線監測、分析、預警,實現水文監測和污染治理等服務。
同時,通過收集西北、新疆南疆、環渤海地區荒漠和鹽堿地等傳送的實時土壤信息監測數據,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態資源要素的數據庫,實現了億利生態大數據云平臺及多級應用。
目前,生態大數據已成為億利生態重要的服務產品之一。核心模式是通過以上各項數據的采集、沉淀、分析,為污染土地、湖河治理、荒漠化、鹽堿化土地修復,生態景觀提升,因地制宜地提供綜合系統解決方案,并為改良后土地、河流、湖泊、生態環境提供持續監測服務,以及生態公園、旅游、康養等產業導入的升級服務。有機整合后,大數據平臺成為能滿足差異化需求的標準化平臺,輸出不同生態修復項目效果和概算,并開放數據庫給付費客戶,形成良性循環的商業體系,將庫布其沙漠打造成名副其實的產、學、研為一體的生態修復科研基地。
例如,億利通過EPC模式承接的“西藏那曲城鎮植物關鍵技術研發與綠化示范項目”,通過對當地生態大數據的研究后,重點研發馴化和采取綜合科技措施防風保暖、防紫外線,并采用了分子生物學等技術。500畝實驗林成功越過三個冬天,種植的7萬多棵樹,成活了5萬多棵,成活率達到70%以上。
此外,億利在庫布其打造的“平臺+插頭”的沙漠生態修復產業鏈,讓當地農牧民擁有了“沙地業主、產業股東、旅游小老板、民工聯隊長、產業工人、生態工人、新式農牧民”7種新身份,每種新身份都能帶來不菲的收入。如今,億利庫布其治沙已組建了232支億利民工聯隊,5000多人成為生態建設工人,人均年收入達到3.6萬/人。還有近1500戶農牧民發展起家庭旅館、餐飲、民族手工業、沙漠越野等,戶均年收入10萬多元,人均超過3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億利生態產業除了在渾善達克、烏蘭布和、騰格里、塔克拉瑪干、青藏高原等我國西部幾大荒漠化地區和生態脆弱地區布局外,還在天津、河北、武漢、云南等城市開展城市景觀建設和污水處理等環保業務。
“我們認為生態修復是個系統工程,產業模式正逐漸由‘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廢處理與處置’,升級為全方位、系統性的綜合治理,形成跨產業、跨領域、跨地域的綜合性新興產業,客戶群體也由B端與C端市場相互交叉,相互滲透。億利在生態修復和清潔能源上已經積淀了30年,將生態服務、潔能環保兩大主業相互融合,匯聚成‘中國領先的生態產業服務商’,形成生態修復、土地增值、產業導入三重收益的商業模式,更實現了十八大以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商業模式的落地。”億利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編輯 上官夢露 策劃 李春蓮)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