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何文英
在發起人股東之一宣布擬清倉式減持后,老百姓仍逆勢飄紅引發市場關注。
7月23日晚間,老百姓公告稱,公司發起人股東之一澤星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澤星投資”)擬減持其所持有的所有公司股份。公告顯示,澤星投資持有老百姓8534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9.78%。
消息一出,老百姓7月24日以跌4.3%開盤,隨后逆勢上揚,期間最高漲幅達到8.5%,最終收盤漲幅1.9%,全天成交量達到2.33億元。
一位長期研究老百姓的分析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前市場早有傳聞澤星投資想退出,現在看來應該是已經找好下家了,靴子落地對老百姓反而是利好。”
澤星投資蟄伏12年獲利12倍
根據老百姓招股說明書,澤星投資在老百姓上市前便已蟄伏其中,且投資成本較為低廉。
2007年,陳秀蘭、石展分別以1.62億元和1381萬元的價格將其持有的湖南老百姓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簡稱“老百姓有限”)25.567%、2.18%的股權轉讓給澤星投資。同時,澤星投資以美元現匯折合成2.47億元對老百姓有限進行增資。2010年,澤星投資又以891萬元受讓老百姓有限部分股權。
在上述股權轉讓完成后,澤星投資共持有老百姓46.42%股份,投資成本合計4.32億元。
澤星投資當時承諾:“在老百姓上市后的36個月內不轉讓所持股份。”但其也明確表示:“擬在鎖定期滿后開始減持所持有的老百姓股份,屆時將結合市場情況,綜合考慮各方利益,盡量采取對市場影響較小的方式,在鎖定期滿后兩年內減持所持全部老百姓股份。”
根據最新減持公告,澤星投資確實遵守了此前承諾。公告顯示,澤星投資將以集中競價交易、大宗交易及協議轉讓多種退出途徑相結合的方式減持其所持的全部股份。
事實上,這并非澤星投資首次減持老百姓股份。據此前公告,澤星投資曾在2018年7月25日至11月19日期間,以每股59元至78.47元的價格累計減持750.2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2.63%。按照期間內老百姓股票交易均價61.43元/股計算,上述減持澤星投資共套現約4.61億元。
而根據7月24日收盤價,澤星投資減持剩余的8534萬股預計獲利將高達51億元。綜合前次減持收益,澤星投資在老百姓蟄伏12年獲利達到12倍。
“澤星投資限售期已滿,它也有BP,有退出分紅的需求,因此減持是很正常的。”老百姓董秘張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業內仍看好醫藥零售前景
通常情況下,上市公司遭遇戰略投資者清倉式減持是利空,股價會受到一定的影響。為何老百姓卻不跌反漲呢?
對此,一位長期研究老百姓的分析師認為:“在人口老年化、醫藥處方外流的趨勢下,醫藥零售行業仍具有很大的投資價值,而且老百姓基本面也一直不錯。”
近年來,在政策、市場和資本的多方推動下,中國藥品零售市場保持增長態勢。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藥品零售市場規模為3919億元,增速為7.5%,盡管較去年有所放緩,但仍高于終端市場整體增速及公立醫院終端增速。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中國醫藥分開政策的推進,零售藥店有望成為藥品銷售的第一終端,整體市場空間或將達到6000億元級別。
但在千億元市場前景下,處方外流、規范執業藥師行為、藥店分類分級管理等政策的逐步落地,也給醫藥零售行業帶來了新的挑戰。依賴簡單的縱向合并已不再適應新醫改的時代需求。從2017年開始,中國零售藥店數量則出現下滑,而藥店連鎖化率已經超過50%,這意味著行業集中度越來越高,競爭也趨于白熱化。
“這對于醫藥零售行業的龍頭企業是好事。一方面,市場、人才資源進一步向頭部企業傾斜,形成強者愈強的局面;另一方面,隨著行業集中度的提高,一些中小零售藥店遭遇的生存困境將給行業龍頭帶來低價整合的市場機遇。”上述分析師說道。
事實上,老百姓近年來的發展數據也側面印證了上述說法。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8年,老百姓營業收入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7%,凈利潤年復合增長率為22%。
2015年,老百姓上市當年,其門店數量為1483家。上市后,老百姓通過“自建+并購”方式進行門店網點布局。截至2018年年底,老百姓門店已達到3864家。
上述分析師認為:“綜合來看,無論從基本面還是行業,老百姓的后續投資價值仍然值得關注。澤星投資應該已經是找好了下家,如果有更具實力的戰略投資者接盤,對老百姓來說未嘗不是好事。”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