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晴纓)訊,7月30日16時12分,《哪吒之魔童降世》破10億票房。
無論是中國電影,還是國漫,《哪吒》拿下的這10億票房在“信心比黃金重要”的影視市場都有強心針的作用。這不僅是2019年暑期檔又一個跨入10億俱樂部的電影,也是國產動畫最高票房紀錄的電影創造者。
在這場票房盛宴中,其背后的制作出品方光線傳媒目前無疑是最大贏家。財聯社統計發現,光線傳媒股價自7月13日點映以來累計上漲19.78%,且公司來源于《哪吒》的營業收入已確定有2億左右。
爆款電影對于影視公司有短線催化作用已不再神秘,從北京文化的例子來看,爆款電影帶來業績的增長,并不具有可持續性,一旦利好兌現,就是資金“出貨”之時。
天時地利人和鑄就10億票房
《哪吒》的火爆,是一場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是2019年暑期檔的冷淡。
7月以來,多部等備受關注的暑期檔電影,因“技術原因”和“市場因素”相繼撤檔改檔。
撤檔風波下,能力挽狂瀾的希望就寄托在《銀河補習班》身上,其共拿下9500萬的點映票房,一度被看作是2019年的《我不是藥神》,有望再創票房神話。
然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銀河補習班》正式上映后票房便高開低走,口碑極其分化,票房的預期也從20億降至9.56億。
可以說,《哪吒》上映同期,并沒有“能打”的電影與之抗衡。
地利則是《哪吒》點映策略的成功。作為一部前期知名度不高的動畫電影,《哪吒》聰明地利用了點映為影片造勢,積累人氣。同時,在營銷上,巧妙借力cp文化,在社交網絡引起廣泛熱議。
最后說的人和,其實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哪吒》本身就是一部高質量的電影。
財聯社注意到,截至目前,《哪吒》豆瓣評分高達8.7分,近34萬人評價,好于91%的動畫片和喜劇片。
在微信公眾號“第一導演”發布的一篇對話《哪吒》導演的文章中,《哪吒》導演餃子透露稱,外包公司接了《哪吒》后,動畫師、特效師離職率陡然升高,因為“要求特別高,特別啰嗦,受到的挫敗感特別大”,甚至有人換了兩家公司接的都是同一個特效“申公豹”。
不難猜想,正是因制作水準的嚴格要求,點映之后,才有那么多影迷自發形成自來水在社交網絡上推薦《哪吒》。
如果影片自身質量不過硬,再沒有競爭,再好的營銷策略都不會創下《哪吒》10億票房的奇跡。
光線傳媒業績能否打翻身仗?
公開資料顯示,《哪吒》是由光線影業、霍爾果斯彩條屋影業、十月文化等公司出品,光線影業發行。其中,霍爾果斯彩條屋影業還是光線傳媒旗下專攻動畫板塊的影視公司。
7月30日午間,光線傳媒公告稱,截至2019年7月29日,《哪吒》票房為8.99億元,公司來源于《哪吒》的營業收入區間約為2.03億元至2.43億元。以這個比例來計算的話,光線傳媒參與《哪吒》票房分成比例約為22.58%-27%。
因此,不少人士認為光線傳媒將成為最大贏家。受《哪吒》票房影響,近來,光線傳媒股價也是漲勢如虹。
財聯社注意到,《哪吒》點映期間(7月13日-25日),光線傳媒股價累計漲幅高達20.75%。
正式上映當天,即7月26日,光線傳媒股價卻大跌5.73%。
經過上一個周末口碑和票房的發酵,光線傳媒股價再次上漲。7月29日,光線傳媒一度創2018年11月以來的最大漲幅。截至7月30日收盤,光線傳媒再漲3.1%,報8.66元。
不難看出,點映期間,即有資金埋伏光線傳媒,正式上映后,一部分資金選擇落袋為安。目前,資金又在“蠢蠢欲動”,可《哪吒》究竟能否幫助光線傳媒打一個漂亮的業績翻身仗?
光線傳媒2018年財報顯示,2018年公司營收14.92億元,同比下滑19.09%;凈利潤13.73億元,同比下滑68.47%;扣非凈利潤-2.85億元,同比下滑161.73%。
2019年上半年,光線傳媒預計公司盈利8500萬元至1.05億元,上年同期21.07億元,同比大幅下降95.02%至95.97%。光線傳媒稱,上半年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包括電影成本有所上升、電視劇業務利潤小幅下降等。
財聯社查詢資料發現,2019年上半年光線傳媒參與投資、發行并計入報告期票房的影片共七部,包括《瘋狂的外星人》、《雪暴》、《千與千尋》等,其總票房為28.16億元。
按照貓眼最新的票房預期來看,《哪吒》票房將達34.31億。如果預期實現,那么這一票房將超過光線傳媒上半年7部影片票房總和,光線傳媒最終可獲得營收將大致在7.5億元-9.3億元之間,這將超過光線傳媒2018年全年營收的一半,接近2019年一季度的營業收入。
從這個角度而言,《哪吒》對于光線傳媒而言的確是一部遠超預期的爆款電影。但從北京文化與《戰狼2》、《我不是藥神》和《流浪地球》的例子來看,爆款電影帶來業績的增長,并不具有可持續性,一旦利好兌現,就是資金“出貨”之時。
而且長遠來看,動漫電影現階段對光線傳媒業績進行持續支持還為時尚早。
近年來,光線傳媒在動漫電影領域動作不斷,已經投資了相當數量的動漫業內的上下游公司,先后投資發行了《大魚海棠》、《大護法》、《熊出沒》等制作精良的動畫電影,在業界形有一定的口碑。
不過,動畫電影作為獨立的內容品類,其制作周期無疑是較為漫長的,成本也十分高昂(國內一部動畫電影成本大約為2000萬人民幣),這使得資本希望看見的快速變現無法成為易事。一旦票房遇冷,賠本買賣是經常有的事情。數據顯示,從2015年到2018年,票房收入在千萬以下的動畫電影數量高達70部,占比46.7%。
撇開業績支撐,《哪吒》的成功還是非常有積極意義的,其證明國漫還大有可為。雖然幾乎在每一部口碑較好國漫作品的報道中,“國漫復興”這個概念都會出現,但口碑與票房齊齊叫好的現象級作品無疑是一劑強心針。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