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華夏幸福發布三季度經營業績。2019年1月-9月,華夏幸福歸母凈利潤為97.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3.7%;銷售回款為631.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9.1%,回款率由上年同期的49.2%上升為62.7%,躍升13.5個百分點。
同時,資產負債率已經由2018年年末的86.6%降至84.9%。整體來看,華夏幸福前三季度業績呈現向好態勢。
憑借優異業務模式和平安入股加持,有研究報告評論,華夏幸福有望持續擴大“開發能力的紅利”,不必承擔長期占壓資金的風險。2019年前三季度,華夏幸福籌資性現金流凈額由上年同期的-111.1億元提升為385.5億元。業內人士指出,2019年前三季度,華夏幸福回款增加,業績增長,隨著區域價值不斷提升,華夏幸福加大儲備優質資源,未來業績增長可期。
接連簽下百億級產業項目
隨著都市圈戰略上升為國家重大戰略,華夏幸福堅持“3+3+X”核心都市圈布局,深耕17年的產業新城業務迎來新機遇。2019年前三季度,華夏幸福大項目招商亮點頻出,其中不乏超百億項目。
3月27日,投資達120億元的欣旺達動力電池項目落戶南京溧水產業新城,推動溧水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邁上新臺階,助力南京打造全球有影響力的產業地標;
5月9日,華夏幸福引進的百億級偏光片項目落戶合肥長豐產業新城,助力合肥打造千億級新型顯示產業集群;
9月6日,華夏幸福為南潯引入投資超百億的超薄玻璃基板深加工項目——合豐泰,填補了浙江省在該領域的空白,將撬動南潯區乃至湖州市新型顯示產業的發展,形成千億級產業集群。
作為中國領先的產業新城運營商,華夏幸福堅持“產業優先”的核心策略,組建了4600人的產業發展團隊,形成了包括“產業規劃、選址服務、全球資源、行業圈層、金融支持、專業載體、一攬子政策、全程服務”等在內的產業發展生態體系,持續為城市導入先進產業集群。
在此期間,華夏幸福還加大產業新城投資,增加孔雀城及新業務取地力度。截至三季度末,華夏幸福土地儲備約1109萬平方米(規劃計容建筑面積),較年初增長21%;1-3季度累計取地面積約348萬平方米(土地面積),同比增長72%。
在新業務方面,今年4月,華夏幸福提出了新的發展戰略,在堅持做強產業新城業務的同時,開拓新領域、新模式、新地域。今年9月,隨著商辦新業務落地武漢,在武昌濱江CBD打造華中金融科技中心,產業新城和商辦新業務雙輪驅動下的新戰略已全面打開局面。
產業大數據平臺助力智慧招商
取得豐碩產業發展成果的背后,是華夏幸福持續升級的產業發展能力。其中的一大代表,即為產業大數據平臺。
5月10日,華夏幸福產業大數據平臺首次在北京公開亮相。這是華夏幸福基于17年產業招商經驗、結合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技術研發的專業平臺,聚焦10大產業,擁有2760萬家企業11.5億條動態數據。
該平臺具有“海量、多維、實時的產業及企業數據積累”,“基于個性化應用場景的精準算法模型”,“線下業務實踐與線上模型優化相結合的深度學習體系”等優勢,基于不同應用場景,可輸出產業地圖大屏、產業在線研究、產業數據服務端等產品,為企業投資選址和區域產業發展提供高效服務。
其中,“智慧招商”是平臺的一大核心模塊。針對不同行業,通過分析企業生命周期、資本活躍度、產品生命周期、產能利用率等影響因子建立算法模型,前置研判企業的投資選址需求,輸出目標企業“長短名單”,支持團隊實現按圖索驥,智慧招商。
產業大數據平臺上線后,不斷迭代升級。7月5日,繼生物醫藥、汽車行業后,推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大數據產品;9月30日,“產業大數據”移動版——產業智囊APP全新上線,標志著“產業大數據”平臺進入移動時代。同期,新型顯示、半導體行業熱點賽道預測功能上線,這是細分行業內進行算法模型優化后,全面提高產業招商熱點的精準鎖定與觸達。
10月10日,在“2019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的重要論壇之一——科創板與數字經濟高峰論壇上,華夏幸福產業大數據平臺推出科創板大數據。科創板大數據聚焦新型顯示、半導體、汽車、生物醫藥等6大科技創新產業,提供上市企業分析、申報企業監測、資本流向預測、招商機會挖掘等數智化服務。
華夏幸福產業發展集團總裁趙威表示,華夏幸福將持續提升產業發展能力,持續為城市導入先進產業集群,助力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今年前三季度,華夏幸福產業招商累計新增簽約投資額已超去年全年水平。
21世紀經濟報道及其客戶端所刊載內容的知識產權均屬廣東二十一世紀環球經濟報社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詳情或獲取授權信息請點擊此處。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