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春蓮
從發布突破禁運的“白起”系列材料,到航空、海洋超材料尖端裝備批產應用,作為深圳戰略創新型企業,光啟技術日前又以一款單兵AI作戰裝備——警用智能頭盔,助力AI和5G應用場景實現落地。
11月3日,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前,光啟技術召開“面向5G的AI警務移動終端”發布會,宣布800余套警用智能頭盔大規模交付并投入進博會實戰應用。
像設計戰機一樣研制單兵作戰裝備
此次發布的單兵AI作戰裝備,是第一款在實戰中誕生,并經過一線警務人員實戰檢驗的警用智能頭盔。
“研制這款頭盔,不亞于造一架飛機。”現場一位警用裝備專家告訴記者,為了賦能公安實戰應用,光啟采用了最先進戰機的結構設計和制造工藝,讓這款頭盔空載重量僅998克、盔體重量則只有180克。
“按照公安部標準,警用勤務頭盔質量不能大于1000克。光啟警用智能頭盔雖然集能源系統、熱控設計、AR技術、超級計算及通信功能于一體,重量卻比僅具防護功能的警用勤務頭盔的質量更低。”上述專家進一步解釋道,警用勤務頭盔盔體重量普遍在500-600克之間,而光啟智能頭盔盔體質量只有前者的五分之一,“雖然重量極輕,卻具備難以想象的強度和韌性,即使用重達三公斤的鋼錐從一米高的地方自由落體猛然撞擊頭盔,佩戴者也會毫發無損。”
“這是一款全天候實戰型的AR盔頭。”光啟技術一位警用智能頭盔的研發人員透露,目前,大部分AR眼鏡在光度不同的情況下,清晰度也會不同。而我們由于采用了航空最新的光學設計技術,充分考慮眼鏡的透光率、光學角偏差、光學畸變等多種因素,讓這款單兵作戰裝備既能在白天強光下看清屏幕,又能在夜晚弱光下,對周圍環境一目了然,這是第一款面對全天候作戰進行了全新光學材料設計的智能頭盔,真正賦予干警一雙全天候的火眼金睛。”
眾所周知,天線是電子設備中用于發射和接收無線電信號的重要裝置。現代作戰平臺為了更好地完成作戰任務,往往配備有多種天線。光啟此次大規模應用的單兵AI作戰裝備也不例外,具備藍牙、WIFI等不同制式的八種天線。“我們通過超材料技術,實現共形化設計,將八種天線功能融合到曲面結構上,讓天線在有效通信的同時,對人體輻射SAR值控制到國家標準的十分之一。”上述研發人員告訴記者。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款AI單兵作戰裝備采用了航空裝備的熱控技術和創新型功能材料,采用進氣道和排水道一體化設計,實現了主動與被動散熱,如果沒有這些先進的熱控及材料技術,在烈日下,系統將會升溫到100℃,會導致CPU運算速度急劇降低,甚至無法運轉。但這頂頭盔采用的航空熱控技術能在夏日高溫條件下,讓整個系統低功耗正常工作。當記者從正面正視這頂頭盔時,頭盔的進氣設計如戰機進氣道一樣呈現在眼前。
這樣的單兵AI裝備更大的挑戰來自于續航能力。與普通手機、PAD不同,智能頭盔的應用主要是在室外環境下視頻大數據流的實時直播、傳輸、人工智能計算應用,對功耗的要求極高,同時對產品的重量要求更為苛刻。這款智能頭盔裝備經過了24個月的研發實現了待機72小時、自動識別近6小時的超常續航能力。這樣的續航能力首先來自于航空級材料工藝制造帶來的減重效果,使得裝備可以采用5000mAh的電池系統。其次,全新的AR光學設計也將AR的能耗降低到原先的15%,共形融合天線帶來了通信功耗的降低,以及復雜的軟件算法管理,才共同支撐了這款跨代的單兵裝備實現超常的續航性能。
裝備技術進步帶來AI與5G應用場景落地
作為首款AI單兵作戰裝備,截止目前,光啟警用智能頭盔已經在上海、重慶等地鋪開,歷經復雜實戰場景檢驗。其中,在上海“70周年”國慶安保中,比對103萬人次,發現識別各類相關人員800余人次;重慶解放碑“兩節三夜”安保中,識別各類相關人員60人次;在首屆進博會安保中,化解多起重大安防風險。
光啟警用智能頭盔將在第二屆進博會中繼續扮演重要角色。日前,上海公安機關在國家會展中心舉行第二屆進博會安保誓師大會,佩戴光啟警用智能頭盔的“數據警察方陣”獲得廣泛關注。據了解,光啟警用智能頭盔已在上海公安工作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們可以為各級現場指揮和一線民警提供定制化的數據應用服務,實時支援重大安保活動、重大案事件處置和各類應急響應工作,為警務工作提供數據研判服務,有力提升了警務效能。
據光啟工程師透露,此次上海部署的警用智能頭盔已經采用最新的5G技術進行傳送信息,“效果非常好,包括智能識別等一些列功能的作戰效果都大幅提升。”
“系列核心技術的突破,讓光啟警用智能頭盔能為進博會保駕護航,這正是5G網絡真正追求的應用場景落地。5G和AI不僅僅是數據技術,更需要符合實戰的裝備來真正讓大數據產業場景落地。”參與本次會議的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等各大運營商都一致表示,推動5G發展,網絡是基礎,應用是根本。所以對于5G來說,應用是最終的導向。而光啟這款能做到實時大數據流處理、實時人工智能計算、海量目標識別的移動系統,無疑是5G網絡的最佳應用,必將推動5G網絡的發展。”
一位業界分析人士指出,光啟警用智能頭盔是光啟自主創新實力的集中體現。在中美貿易戰的警鐘聲里,光啟自主可控的研發能力為中國企業做出了表率。憑借大量的自主知識產權,光啟構筑起專利護城河。目前,光啟的專利申請總量5379件,授權專利總量3230件,在超材料領域專利申請總量位居全球第一,實現超材料底層技術專利覆蓋。在人工智能領域,光啟技術的申請專利數達到453項,授權專利數達到151項,專利授權量僅次于華為和BAT。
“從為尖端裝備提供材料,到為行業打造完整的解決方案,成為終端用戶的成品供應商,光啟擔當起‘使能者’角色。此次,光啟超材料技術讓單兵AI作戰成為可能,這正是光啟持續堅持自主創新,將高精尖技術與實戰相結合,以超材料技術賦能行業的成果。”上述專家表示。
(編輯 才山丹)
14:49 | 均普智能2024年扭虧為盈 在手訂單... |
14:48 | 金田股份亮相2025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