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09988.HK)11月26日在港交所正式掛牌上市,開盤價187港元,較發行價大漲6.25%,最新市值超過4萬億港元。阿里巴巴成為首家同時在美股和港股兩地上市的中國互聯網公司。
而數字之外,是港交所對于包括阿里在內的新經濟公司的“掃榻以待”。無論是企業還是港交所,都秉承了一種與時偕行的精神,不斷修正自己,不斷尋找更好培植商業發展的土壤。而資本市場的改革創新,也是應時而變,從小米到阿里,從百濟神州到君實生物,都是港股市場銳意改革的受益者,也引領激發著新經濟企業蓬勃生發。
“香港,我們來了”
懷揣逾2000億元現金,阿里為何仍要折返港股,與其說是募資,不如說是態度。走向更理解阿里用戶的資本市場,是阿里全球化不能繞過的一步。而對于港交所,阿里的歸來對于其吸納更多新經濟公司,何嘗不是一個最好的榜樣。
敲鑼儀式前,阿里巴巴董事局執行副主席蔡崇信提前1個小時出現在港交所,與在場嘉賓寒暄。與此同時,阿里還邀請了諸多行業合作伙伴共同見證敲鑼儀式。交易大廳中,最興奮的還是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臺上臺下,他與包括蔡崇信、張勇在內的阿里高管握手、擁抱,仿佛多年未見的好友重逢。的確,港交所與阿里,這一錯過就是5年。
“香港,我們來了。”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在敲鑼儀式現場表示,感謝香港,感謝港交所,因為過去幾年香港的創新,香港資本市場的改革,使阿里巴巴5年前錯過的遺憾今天能夠得以實現。
2013年,阿里曾謀求香港股市整體上市,但受限于“合伙人制度”止步,轉而赴美股市場IPO。阿里巴巴當時曾作出承諾:“如果條件允許,香港,我們一定會回來。”
時間證明,錯過阿里為港交所上了重要的一課,并因此觸發了其應對新經濟變革的“發令槍”,最終促成了港交所上市新規的誕生,包括容許擁有不同投票權架構的公司上市以及為尋求在香港作第二上市的中資及國際公司設立新的便利渠道。
彼時即有資本市場人士預計,阿里回家,為時不遠。2018年7月,小米成為港交所首家同股不同權的上市公司,美團緊隨其后,這也讓錯過了阿里、京東等互聯網龍頭的港交所重新成為孕育創新經濟的搖籃。
此番回歸港股,阿里交易代碼中的“99”一方面記錄了阿里巴巴成立的年份,另一方面代表“九九歸一”——這是阿里巴巴12年內第二次登陸港交所,阿里又回來了。
掃榻以待為時未晚
截至11月25日,阿里巴巴香港公開發售獲得逾42倍的超額認購,并啟動回撥機制,將香港公開發售占比由2.5%增至10%。美股25日收盤,阿里交易價格為190.45美元,當日漲幅達1.96%,創下近半年新高。阿里暗盤最終收漲4.54%,報184港元。這些都說明兩地資本市場看好阿里重返港股后的發展前景。而阿里回歸背后,是資本市場對于新經濟模式的反思和認可。
張勇坦言,阿里二次赴港上市,認購非常火爆,其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港股市場和A股市場一樣,更理解阿里巴巴。“因為每個投資者,無論他是機構投資者代表還是個人投資者,都是我們的消費者和用戶,大家都參與在這樣一個數字生態當中,大家更有共鳴,這也是我們得到超額認購的重要原因。”他坦言,更重要的還是大家看好中國內地數字經濟的未來。
中泰證券零售首席分析師彭毅認為,阿里的成功回歸也為在美股上市的中概股企業提供了示范性標桿,對提升市場流動性、穩定港股市場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天風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劉章明表示,在港股二次上市有助于阿里拓展融資渠道,提振整體估值水平。目前港股已允許創新產業公司將港交所作為第二上市地,有望降低其對于單一地區資本市場的依賴程度。同時,中國內地對阿里巴巴的商業模式更熟悉也更認可,阿里在港股上市后更靠近自己的用戶,有助于估值的提升。本次上市可以讓更多的亞洲用戶和投資者參與公司的成長,在香港和紐約兩地上市可以給全球投資者創造全時間段交易阿里股票的機會。
此次阿里沿襲了2014年登陸紐交所時的設計,由客戶和合作伙伴帶領敲鑼。而敲鑼人由8位增加為10位,從一群東方人變成來自四大洲八個國家的“世界面孔”,從一群電商人變成了覆蓋云計算、金融服務、物流、物聯網等不同業態的“跨界人”,細微之間體現了阿里經濟體全球化的進程。
招股書披露,阿里此次募資將投向驅動用戶增長及提升參與度;助力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提升運營效率以及持續創新三個方面。張勇表示,香港是非常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如何通過香港進一步做好阿里的全球化,這是一個既定想法。阿里將堅定執行全球化、內需、大數據和云計算三大戰略。此次港股上市既是里程碑,也是助推器。
A股敞開懷抱
如今,無論是港交所還是科創板,都對新經濟、硬科技公司傳遞出積極寬容的信號,這何嘗不是資本市場供給側改革的破冰之舉,讓更多投資者共享新經濟的發展紅利。
回看A股市場,對于紅籌架構的科技類公司回歸資本市場,證監會和交易所一直持開放態度。2018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證監會《關于開展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試點若干意見》,允許試點紅籌企業按程序在境內資本市場發行存托憑證上市。證監會《試點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并上市監管工作實施辦法》(〔2018〕13號)中也明確規定,試點企業可以是已境外上市的紅籌企業,或尚未境外上市的企業(包括紅籌企業和境內注冊企業)。
此外,上海證券交易所進一步明確紅籌企業上市標準,規定符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證監會關于開展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試點若干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8〕21號)規定的相關紅籌企業,可以申請在科創板上市。
目前科創板已有嘗鮮者。紅籌公司華潤微電子提交注冊,九號智能也處于科創板上市進程中。與此同時,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公司暢游已經處于私有化進程中,而曾風光一時的搜狐、獵豹移動等美股交易價格一直在底部徘徊。對比之下,日益開放的A股市場無疑為新經濟公司提供了更多選擇。
針對此次阿里兩地上市后,是否考慮回歸A股的問題,張勇昨日回應稱,阿里會密切關注各種可能的機會,阿里巴巴生在中國長在中國,一直積極探索各種可能性。阿里港股上市非常重要,但只是起點,不是終點。李小加同日亦回應稱,對于阿里巴巴進入港股通,港交所正在與各方進行溝通。
張勇表示,兩次上市,阿里由以電商為主的商業模式,變為一個數字經濟體。他同時強調,港股上市后,阿里“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的堅持不會改變。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