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向炎濤
首創股份在污水處理前沿技術的探索道路上又前進了一步。11月30日,中國工程院新晉外籍院士Mark vanLoosdrecht(馬克·梵·洛斯德萊特)教授在北京發布了“中-荷未來污水處理技術研發中心”(以下簡稱“中-荷研發中心”)三周年成果報告。
據介紹,“中—荷研發中心”成立三年以來,通過北京建筑大學、代爾夫特理工大學、首創股份三方緊密合作,已經在研發、實戰、學術、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諸多顯著成果,特別是在被譽為下一代污水處理技術CREATE好氧顆粒污泥技術研發方面成績斐然,將于明年迎來落地示范的工程應用。此外,在污水處理工藝生物建模、集控式智慧化污水處理廠運行、PNBC京標A達標排放技術、污水處理碳足跡LCA評價等方面亦開展深入研發工作,也均進入工程示范或編程階段。
作為首創股份技術研發的重要“外腦”,梵·洛斯德萊特教授是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應用科學學院環境生物技術系教授,是國際污水處理與資源化領域頂級專家。梵·洛斯德萊特教授此前早已當選荷蘭皇家科學院與工程院雙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并剛剛獲得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成為國際水行業少有的“四院院士”。
創新產學研發展模式
據介紹,2016年10月,北京建筑大學、首創股份與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共同成立“中-荷研發中心”,聘請梵·洛斯德萊特教授為未來城市設計高精尖創新中心國際咨詢委員,并開展領先技術研發、技術孵化和產業化應用等方面的合作,把國際先進的污水處理理念、技術移植到中國技術市場,致力于工程應用。針對首創股份實際污水處理面臨的技術需求,推進污水廠運行優化、方案設計能力建設,以及國際領先前沿技術研發,合作推進國際先進技術的本土化、產業化落地工作。
首創股份副總經理江瀚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荷研發中心”是產學研模式的一種新探索。“三方不存在股權關系,但大家有共同理念,有共同規劃,有明確計劃。對于首創股份來說,在產業落地方面,可以提供物質資源和項目資源,這樣更有利于產學研轉化。”江瀚表示,“中-荷研發中心”是一個非常軟性的組織,凝聚依靠的是共同的目標,是對前沿技術的產業化應用,是對水和資源、能源的再生利用的推廣應用。
而這一模式的效果已經顯現。據介紹,CREATE好氧顆粒污泥技術研發已經取得突破型進展,“中-荷研發中心”僅用兩年時間便找到適合中國低碳源水質特點的顆粒污泥培養方法,從小試、中試到工程示范一氣呵成。
北京建筑大學郝曉地教授表示,CREATE好氧顆粒污泥技術解決了現有反應器平面占地太大、投資/運行/能耗過高之缺陷,被稱之為污水處理領域的“核武器”。誰率先擁有這項技術,誰就能擁有絕對的技術領先能力。
“學術國際化,技術社會化這一合作模式著實富有成效,它讓我們幾方均能從中受益,且獲益匪淺。高校學術國際化后的技術落地一直是我們的一個瓶頸。借這種新的產學研模式,我們打開了瓶頸,使我們的研究不再無的放矢。根據目前合作進展,我們三方已擬定出聯合培養博士計劃,旨在進一步拓展合作內容并加深對基礎研究的投入力度。”北京建筑大學校長張愛林教授說。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會長、秘書長章林偉表示:“中國污水處理目前面臨的是系統性問題的解決,我們的量已經很大了,提質增效是當前需要埋頭解決的問題。‘中-荷研發中心’成立3年意味著一個孩子已經度過了嬰兒期,取得了不錯的發展,未來將進入一個快速成長期,我非常期望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密度高,水環境容量極其有限的國家,通過校、企、政的合作,實現城市和鄉村生態環境的真正宜居。”
研發投入無上限
作為國內水務環境龍頭領先企業,首創股份在創新研發方面的投入一直沒有停下腳步。
江瀚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中—荷研發中心”是首創股份目前最重要的研發中心之一。首創股份科研方面以“中—荷研發中心”為標準,三年前作了大規模的系統性的設計,大規模的投入,目前有三個中心,包括“中—荷研發中心、供水方面與哈工大有一個供水研究中心,此外還有一個水環境研究中心。其中,“中—荷研發中心”起步最早,成果也是最顯著,是引領業務、引領行業的。
江瀚透露,首創股份從今年開始,科技經費預算大幅度增加,比去年增加了三四倍。“最重要的是,我們確定目前基礎上科研經費不受限制,不受公司預算限制。首創股份在‘中-荷研發中心’乃至所有研發中心,近兩年的投入沒有上限。三年的成果也說明這一合作模式是高效的,未來‘中-荷研發中心’地位會越來越凸顯,計劃戰略非常清晰,會傾注更多的資源,應該有更好的發展基礎,會有更積極的領先性的成果。”江瀚如是說道。
據介紹,未來首創股份技術發展三年規劃,將圍繞產業引領、市場需求和問題導向,部署以“智慧技術”為基礎的“高效技術”與“綠色技術”開發。
首創集團副總經理、首創股份董事長劉永政表示,飲用水安全、城市水環境、排水防澇、資源解決和能源循環利用、智慧水務是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方向和需求,首創股份要以業務需求帶動創新,以開放創新帶動自主創新,以集成創新帶動原始創新,以攜同創新帶動內部創新。“中-荷研發中心”將基于廣泛合作的基礎之上,以技術進步和管理創新為兩大抓手,推動行業的不斷進步。以首創集團環保產業“生態+”戰略為目標,首創股份計劃通過技術發展帶動全鏈條能力建設,將新技術的研發落地應用并轉化為經濟效益。
(編輯 孫倩)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