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牽動著每個人的心弦,越來越多的機構伸出援手,助力全國抗擊疫情,共克時艱。
自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突發以來,中國平安及旗下各公司持續調集資源,為抗擊疫情提供現金捐贈。截至目前,中國平安旗下各專業公司首批累計捐贈5100余萬元。
理賠方面,截至2月2日18時,平安人壽共收到5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出險理賠申請,均完成賠付,合計賠付71.6萬元;平安養老險完成1例賠付及3例預賠付;平安健康險完成3例客戶預賠付。
保障保險方面,平安養老險北京等五地分公司,分別為“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公安干警、媒體人等捐贈保險保障,總保額超111億元。此外,中國平安為全國800萬疾控和醫護人員無償提供專屬風險保障,人均保額50萬元;并為在湖北一線采訪的媒體工作者提供人身意外保障和因公染病定向補助,人均保障額度50萬元,總保額超10億元。
金融服務方面,全國戰斗在醫療一線的醫護人員、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新冠肺炎的客戶、因疫情管控耽誤還款的湖北客戶可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反饋,平安銀行會根據客戶情況,適當延期還款、減免利息費用、提供征信保護等。
科技賦能方面,中國平安長期布局的醫療科技產業也投入了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工作中,讓更多的患者親身體驗到以科技賦能疫情防控工作的可能。正如馬明哲在黨委擴大會議上的自信表態:平安人要切實履行保險使命,發揮我們這些年累積的醫療科技方面的獨特能力。記者胡琳
首批累計捐贈5100余萬元
2020年一開年,新型冠狀病毒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牽動著中國平安集團管理層的神經。
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之初,中國平安集團董事長、黨建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馬明哲在1月23日黨委擴大會議上要求:“各業務線,要把3億客戶、百萬員工的保障服務、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堅決有力的措施,全力以赴、科學有效地做好疫情防控及醫療健康、保險保障服務等工作。”
一人召喚,百人響應。中國平安集團的召喚下,旗下各專業公司為抗擊疫情提供現金捐贈。
1月26日,平安銀行宣布,該行首批捐款3000萬元給湖北省慈善總會用于湖北省采購防疫物資、因疫情死亡家庭撫恤、志愿者保險、護具及生活補助,社區公共衛生設施補充等,支持湖北省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全力支持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新冠肺炎疫情。
1月27日,中國平安旗下平安證券捐款800萬元、平安基金捐款300萬元,平安信托捐款50萬元。
1月29日,平安普惠接力向湖北省慈善總會捐贈1000萬元。其中,通過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向湖北省慈善總會捐贈的首批500萬元捐款,將直接用于支援物資更加緊缺的湖北省內非省會地市的醫療救治、疫情防控所需設備和醫療物資的采購,全力支援疫情防控關鍵期一線的醫護保障。另外500萬元捐款將在疫情結束后,用于幫扶湖北省全轄在抗擊疫情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的經營生產,助力疫后民營經濟快速恢復。
截至目前,中國平安旗下各專業公司首批累計捐贈5100余萬元。
集團聯動旗下各公司全生態防疫
除了現金捐贈外,得益于中國平安一直以來強調并深化“金融+科技”、“金融+生態”的戰略轉型,中國平安集團聯動旗下各專業子公司為抗擊疫情提供保險保障、快速理賠、醫療物資、移動醫療、在線教育等全方面、全生態的支持。
新型冠狀病毒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中國平安及時調動內外多方資源,旗下保險系列公司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工作,開通理賠綠色通道,啟動特案預賠服務。
據悉,中國平安旗下壽、產、養、健等子公司已推出“五大關懷”舉措,包括取消藥品限制、取消診療項目限制、取消定點醫院限制、取消等待期限制、取消免賠額,并開通7×24小時線上服務和專人理賠輔助指導,為客戶提供溫暖便捷的理賠服務。如查及公司客戶出險,將第一時間啟動綠色通道,協助客戶及家屬快速理賠。
截至2月2日18時,平安人壽共收到5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出險理賠申請,均完成賠付,合計賠付71.6萬元;平安養老險完成1例賠付及3例預賠付;平安健康險完成3例客戶預賠付。同時,中國平安為疫情防控一線的醫護人員保駕護航。平安養老險北京等五地分公司,分別為“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公安干警、媒體人等捐贈保險保障,總保額超111億元。1月24日,除夕當天,中國平安為全國800萬疾控和醫護人員無償提供專屬風險保障,人均保額50萬元。此外,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人民日報媒體公益專項基金聯合中國平安等機構共同發起“抗擊疫情一線媒體人保障計劃”,為在湖北一線采訪的媒體工作者提供人身意外保障和因公染病定向補助,人均保障額度50萬元,總保額超10億元。
平安銀行鄭州分行聯合平安產險河南分公司、平安養老險河南分公司三方共同為河南版“小湯山”醫院發起捐贈,僅用1天時間就為項目內3000多人捐贈了總保額為25.5億元的綜合保險保障,包括為項目、參建工人和相關人員投保的“建工一切險”、“三責”、“建工意外險”以及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的意外風險保障等,為項目參與人員免去后顧之憂。
春節期間平安壽險累計賠付760起案件,給付511萬元理賠金,最快用時3分鐘。平安產險的車險線上結案1746件,賠款合計287.64萬元,最快一筆報案到賠付用時4分鐘;意外健康險類線上化途徑結案3375件,合計支付667.8萬,最短時長小于1分鐘。
除中國平安旗下險企的保險保障和快速理賠外,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中國平安旗下公司捐贈醫療物資馳援武漢前線醫護人員也成為一大亮點。
疫情突發之初,平安好醫生免費向全國人民發放千萬只口罩,而后全力協調全國各地的合作伙伴,緊急調貨20萬只口罩馳援武漢,為疫情中心的一線醫護人員提供防護。
繼平安好醫生之后,1月30日,平安健康(檢測)中心與日本SRL總部聯合開展海外醫療防護物資捐贈,7萬余只醫用口罩及N95口罩,近2000件醫用防護服、2000個醫用護目鏡運抵武漢。據悉,上述物資已全部抵達武漢疫情區,投入到包括江岸區政府、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以及武漢市第八醫院等緊缺防疫物資的一線防疫工作中。
金融服務方面,平安銀行宣布,向全國戰斗在醫療一線的醫護人員、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新冠肺炎的客戶、因疫情管控耽誤還款的湖北客戶提供關懷政策,該類客戶若因此還款受到影響,可通過平安口袋銀行App在線客服、服務熱線95511轉2/3或向當地分行進行反饋,平安銀行會根據客戶情況,適當延期還款、減免利息費用、提供征信保護等。
智慧交通方面,平安智慧城市應深圳交警緊急要求,48小時研發“防疫重點車輛核查系統”,協助深圳交警排查市民舉報的疑似疫區來深車輛。該系統上線后,協助深圳交警快速精準采集舉報信息,實現從舉報信息采集到核查、反饋的線上跟蹤全流程閉環。此外,還可有效排除、過濾重復信息,全面提升車輛核查效率。
在線教育方面,平安智慧教育平臺麥奇教育科技(iTutorGroup)旗下青少兒在線教育品牌vipJr決定,為全國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子女(5~16歲)免費贈送一萬套真人在線“牛津樂學”課程,總價值2400萬元。此外,繼1月27日宣布為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免費優質教學資源之后,vipJr為不能正常開學的學生免費提供真人在線直播課,課程包含1~9年級的語文、數學和英語課程,每天開課,直至開學,確保孩子們“停課不停學,平安在家學”。
以科技之“功”解醫療之“困”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看到,AI、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科技將賦能醫療服務等大健康行業。
事實上,早在十多年前,馬明哲就有了將醫網、藥網、信息網三網融合,打通數據與服務的設想。過去十年,中國平安投入500億,聚集了超過10萬科技人員,打造8大核心科技研究院、50多個實驗室,建立起集群化、矩陣化、原創化的科研體系。
為避免疫區市民在緊急時期難以問診,中國平安旗下以大健康為主的多家公司推出智慧醫療服務。廣大居民可以足不出戶,根據自己的癥狀,智能篩查是否感染新型新冠肺炎,是否需要自我隔離或盡早就醫。
具體來看:
平安好醫生利用互聯網醫療無需面對面接觸用戶的優勢,通過抗疫電話義診專線(4001819191)為公眾提供衛生防護指導,目前已相繼聯合武漢、福州、合肥衛健委推出;
平安好醫生APP率先開通新型肺炎問診專區,制定“3問3答”的線上問診預防機制,為公眾免費提供新型肺炎咨詢、疫情防護指導服務,避免交叉感染,減少線下預防、排查的壓力;
平安人壽在平安金管家app平臺上線新冠肺炎資訊專區和線上24小時問診服務,1月24日至27日累計近300萬用戶咨詢;
開放“平安好影像”線上閱片平臺,用戶在家里用手機拍攝CT片上傳該平臺,3小時內提供免費閱片服務;
平安旗下的64層移動CT影像車等同于三甲醫院的高端CT設備,能遠程閱片與專家在線指導,現已隨時待命;
智能輔助篩查方面,平安智慧城市智慧醫療打造的全國新型新冠肺炎疫情動態上線,不僅能提供實時數據、防護問答和科普知識,還結合人工智能技術,提供疫情智能分析、新型新冠肺炎智能篩查、疫情智能問答、用藥智能問答。
平安醫保科技旗下武漢平安好醫醫學檢驗室積極響應政府號召,作為省級醫學檢驗實驗室,現已被納入首批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定點機構。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中國志愿服務聯合會、中國科協、中國平安聯合發起“健康守護——抗擊新型肺炎鄉村醫生培訓志愿服務行動”,旨在通過開展針對鄉村醫生的線上培訓,使廣大基層醫務工作者充分認識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危害性,提高警惕,加強防范意識,使各地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和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發揮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中的網底作用。
中國平安表示,將持續密切關注疫情進展和社會需要,積極調動集團內外部資源,主動承擔企業社會責任,確保保險保障、醫療健康、金融服務等工作科學有效、落實到位。中國平安愿與社會各界協力奉獻,共克時艱,助力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