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奕萱 見習記者 鄔霽霞
4月28日,偉明環保發布2020年一季報,公司一季度營業收入4.36億元,同比下降9.0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96億元,同比下降15.3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95億元,同比減少15.02%。
公司董秘程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影響偉明環保一季度營收的主要是省內運營項目。省內運營項目主要集中在溫州、臺州、金華等地,該地區外來務工人員較多,疫情導致務工人員返程受阻,影響當地運營垃圾焚燒項目的垃圾入庫量,進而影響上網電量。”
國補政策助力未來發展
在此背景下,偉明環保表示,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要求的提高以及人民環保意識的增強,垃圾焚燒發電憑借其清潔環保的特點逐漸被人民接受,行業逐漸迎來黃金發展期。2020年公司各運營電廠計劃完成垃圾入庫量585萬噸,完成上網電量17.2億度。
據初步統計,2020年一季度,偉明環保及下屬相關子公司合計完成發電量3.93億度,上網電量3.15億度,平均上網電價0.642元/度,垃圾入庫量115.86萬噸(含生活、餐廚等垃圾,其中生活垃圾入庫量112.98萬噸)。
國盛證券研報認為,2020年國家出臺了多項關于垃圾焚燒補貼的政策,補貼政策的落地使補貼確定性、時效性加強,且從各省出臺的垃圾焚燒中長期規劃來看,未來十年垃圾焚燒發電行業仍有較大增長空間(已發布規劃的15個省份2018-2030年預計投產焚燒產能54萬噸/日,對應投資2745億元),而偉明環保作為民企垃圾焚燒龍頭,長期合理收益得到保證,項目拓展值得期待。
項目投運、設備銷售驅動業績增長
去年偉明環保實現營業收入20.38億元,同比上升31.7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74億元,同比上升31.6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9.52億元,同比上升30.43%。其中,項目運營共實現營收12.45億元,同比增加25.87%,占總營收的61.52%,為公司營收主力貢獻點。
年報顯示,偉明環保主營業務的毛利率為61.77%,其中項目運營的毛利率為66.34%,高于同行業的其他公司。對此程鵬回應說:“公司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運營采用產業鏈一體化的運營模式,自主研發制造核心設備,而且投運項目以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為主,在財務處理上將項目運營中未來將要發生的大修、重置及恢復性大修等費用支出確認為預計負債,所以公司業務出現高毛利率的特點。”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偉明環保的生活垃圾焚燒處理運營項目合計有20個,設計處理規模約為1.55萬噸/日。各運營項目合計完成生活垃圾入庫量507.26萬噸,同比增長19.54%,完成上網電量15.34億度,同比增長18.82%,兩項指標創公司年度運營新高。
2019年偉明環保在對外工程承包、設備銷售和技術服務業務不斷取得突破,實現營收6.90億元,同比增加36.71%。公司全面實現設備對外銷售,相繼取得平潭餐廚設備采購項目、東明設計采購項目、文成滲濾液處理設備采購及運維項目和遂昌總包運營項目,上述項目合同總金額約4.04億元。還簽約了玉環填埋場建設和運營項目,新增一份海外項目設計顧問合同和一份焚燒發電廠第三方監管服務項目合同。
餐廚垃圾、環衛清運初見成效
偉明環保在深耕垃圾焚燒業務的同時,分別向上游和下游延伸,拓展餐廚垃圾、污水處理廠污泥、環衛等領域。去年,餐廚垃圾處置實現營收5024.83萬元,同比增長96.78%;滲濾液處理營收463.14萬元,同比減少25.79%;垃圾清運營收3414.90萬元,同比增長296.91%。
在餐廚垃圾收運處理業務上,偉明環保持續突破。新增江山、武義、樂清和永嘉等餐廚垃圾收運和處理等項目,簽署了嘉善餐廚/廚余垃圾處理協議,合計新增餐廚/廚余垃圾處理規模約375噸/日。生活垃圾環衛清運業務介入更多區域,子公司還取得一份一般工業固體廢物收運處置合同,開展了工業垃圾清運處置服務。
據統計,偉明環保2019年合計處理餐廚垃圾17.48萬噸,比上年同期增長66.16%,處理污泥2.7萬噸,受托管理滲濾液處理項目共處理滲濾液7.96萬噸;完成餐廚垃圾清運量17.46萬噸,完成生活垃圾清運量55.06萬噸,比上年同期增長271%。
(編輯 張偉)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