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宣布收購京漢股份三個月之后,千億房企奧園就火速重組京漢董事會,5名奧園背景的高管加入,京漢這家河北開發商,正式成為廣東奧園旗下成員企業。
收并購能讓企業實現跨越式增長,此前萬科收購浙江南都、融創收購萬達文旅,都讓他們實現了規模的躍升。年初,奧園定下了今年銷售增長12%的目標,而通過此次收購,可以進一步豐富土地儲備,更快實現目標。
值得關注的是,奧園收購京漢,是今年以來房地產行業第一宗公司層面的股權收購案,近年席卷地產行業的收并購潮正在升級,已經從項目收購擴展至股權并購,預計接下來還會發生不少此類案例,如泰禾正在尋找戰略股東,創始人黃其森甚至愿意讓出控制權。
行業兼并整合的大勢之下,不少中小型房企即將易主,行業座次將發生巨變,甚至很多知名的房地產品牌、名噪一時的行業大佬,都會漸漸消失于地產江湖。
三個月高效收購
7月15日,奧園收購京漢的征程迎來新節點,京漢在深圳舉行了2020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新的董監高管理團隊誕生。
其中有6名高管來自奧園系。京漢新任董事長馬軍兼任奧園集團執行董事、營運總裁、奧園地產集團總裁。京漢新董事陳勇、郭士國仍在奧園集團擔任副總裁。新董事、總裁申司昀,新任董秘蔣南、新任財務總監林斌則剛從奧園離職。
值得一提的是,京漢新一屆獨立董事中,出現一位地產名將——曲詠海。他曾在央企中海地產集團工作22年;之后離開中海創業,現任深圳大海智地房產開發運營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從宣布股權收購到新管理團隊接棒,奧園僅用時三個月。這離不開奧園緊湊而清晰的收購流程規劃,將戰線大大縮短。
4月7日,奧園收購京漢邁出關鍵一步,簽署《股份收購框架協議》并將5000萬元誠意金匯入共管賬戶;5月19日正式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京漢把2.29億股、29.302%股權轉讓給奧園,轉讓價款11.60億元。
這是一場承債式收購,對于京漢所背負的債務,奧園以轉讓價款中的7.19億元相抵銷。
雙方的交割和付款流程有兩個關鍵步驟。首先,奧園收購京漢的債權(股份質押形式),辦理股權解押,共用1億現金+7.19億債務抵銷,完成第一期的股份轉讓價款支付。
6月24日,京漢被質押股份全部解押,29.302%股份劃至奧園名下,奧園正式成為京漢第一大股東、實際控制人。
第二個關鍵節點是,按照協議,奧園在7月15日后3個工作日內,將剩余轉讓款扣減誠意金后的余額(粗算2.91億元)支付至京漢賬戶,誠意金將解付至奧園賬戶。據京漢內部人士確認,各筆款項支付都按收購協議的約定進行。
此外,奧園還將為京漢提供5億元的流動性支持。7月15日的京漢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有關借款協議。奧園將向京漢提供累計總額不超過5億元、期限不超過12個月的借款。京漢將以實際借款金額為基數,按照年利率8%支付借款利息。
這樣,實際用時不足兩個月,奧園便完成了對京漢的股權交割和管理團隊改選。
“錢貨兩訖”后,2020年房地產行業首宗股權并購案塵埃落定,讓原本就不平靜的地產江湖翻出更多浪花。
奧園加速奔跑
收購京漢是首次邁入千億俱樂部后,奧園的第一個大動作。
奧園是近年來發展迅猛的房地產公司之一。2019年,奧園總體銷售額達1330.6億元,首次進入千億俱樂部;2016年至2019年,奧園地產銷售年復合增長率達66%,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收購京漢,會給奧園提供豐厚的土儲,讓其進入原本相對薄弱的華北市場,而且相比招拍掛凈地成本也更低。
財報顯示,京漢股份土地儲備總建筑面積約123.7萬平方米、貨值約100多億元。華創證券認為,收購京漢有利于奧園擴儲,實現區域深耕,提高市場份額。
一個可參考的案例是,2017年,融創“世紀并購”萬達13個文旅項目,增加了可售貨值6500億元。從2017年開始,融創進入行業四強,并保持至今。
在愈加激烈的市場中,頭部房企、千億房企都在試圖通過收并購來擴大市場份額,截至去年底,市場中共有34家千億房企,正在尋求快速突圍,下一步必然是沖擊2000億。
對于奧園這樣的后起之秀而言,這樣的收購動作意義更為重大。招銀國際表示,收購京漢利好奧園完成銷售目標;另一家深圳券商認為,奧園將加快在全國市場、尤其華北的布局,加速奔向兩千億。
對于京漢來說,成為奧園旗下企業后,將迎來新的發展階段。作為河北本地頭部開發商,談及京漢股份的“雄安基因”時,新任管理層表示,京漢看好京津冀都市圈尤其是雄安新區、環北京地區未來發展。
京漢總裁申司昀介紹,房地產開發是公司的主營業務,未來將繼續堅持這一方向。“下半年京漢重心將放在盤活資產、追趕業績上,之后在此基礎上再做出2-3年的長期戰略規劃。”
至此,京漢的奧園時代已經開啟,創始人田漢退出了京漢管理層,但依然持股8.28%,位列第二大股東。
股權并購潮來襲
一個是新晉千億房企,一個是河北知名開發商,奧園收購京漢,標的金額雖然不大,卻是房地產今年首宗公司層面的股權并購。
在30多年的房地產歷史上,股權收購并不是很多,尤其是發生在上市公司之間的股權收購。十多年前,萬科收購南都,曾創下房地產股權收購之最,此后多年間,房地產市場進入高速發展的黃金期,鮮有大公司之間的并購。
最近幾年來,比較知名的房地產股權并購案例有,中交集團以約60.13億港元收購綠城24.29%股份,恒大收購嘉凱城成控股股東,平安通過兩次收購拿下華夏幸福25.25%股份。
還有即將要發生的一樁案例是泰禾引進戰略投資者,雖然還沒有確定最后的接盤方,但如若成行,這預計是今年最大的房地產股權并購案。
這樣的案例可能會越來越多。2020年以來,行業下行疊加疫情影響,中小房企生存艱難,資金充裕的房企都在擇機并購,融創、萬科、中海等巨頭都積極投身其中,行業饕餮盛宴開席。
3月份的業績會上,融創董事局主席孫宏斌表示:“我們判斷2020年將是洗牌年,今年并購的機會遠遠超過以往任何一年。”
恒大總裁夏海鈞早已經嗅到行業風向的轉變,2019年便表示,銷售市場的“大餅”已定,未來的市場將是存量殘殺,大企業的擴張更多通過中小企業被兼并收購實現。
這兩年的“并購達人”、世茂集團董事局副主席許世壇則認為,今后的房地產將進入“大魚吃大魚”的時代。
全國房地產商會聯盟執行主席顧云昌預計,百強房企將成為股權收購的理想標的。“地產行業的股權收購將更多集中在高杠桿、資金鏈緊張的中型房企上,對于債權、法律糾紛復雜的小型房企的收購會減少。前20強、前50強大型房企將對收購有一定知名度、土地儲備的百強房企積極性更高。”
億翰智庫也認為,目前,在行業增速放緩之下,規模房企競爭加劇,行業集中度將繼續走高。對于50強之后的房企而言,競爭優勢已不再明顯。
在這種趨勢下,房地產行業的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去年,作為房企的并購王者,孫宏斌帶領融創中國權益銷售進入前三,而掉隊多年的世茂以大舉收并購成為黑馬,反超龍湖,挺進前十。
據克而瑞統計,TOP20、TOP50房企的權益銷售金額集中度,已經分別從2016年的20.82%、39.71%提升至2019年的29.91%、43.47%。
金地董事長凌克表示,現在中國前20名的開發商,占有全國的市場份額大致是25%-30%;但對比美國前20名的開發商,這個比例則是65%。這意味著,中國TOP20房企還有35個百分點之多的提升空間。
萬科一位高管對記者表示,從美國市場的經驗來看,單個開發商占有的市場份額上限約6%,但中國市場很可能突破這個數字。
在夏海鈞看來,三年以后,中國TOP10房企大概會占到全部銷售額的40%。TOP3巨頭更是將獨占20%(即3萬億元),這意味著,前三巨頭的市場占有率將逼近7%,他們大概率將在萬科、恒大、碧桂園、融創之間產生。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