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王君
2020年上半年營收增長36.79%,扣非后的凈利潤增長實現翻倍,這是中小板第一股新和成交出的中考答卷。
產品量價齊升
助力公司業績雙增
根據新和成半年報數據顯示,在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2.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6.79%;實現利潤總額25.6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8.7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1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1.41%。
對于公司業績表現,新和成表示,2020年上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增加。半年來,公司全體干部員工上下一心,積極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全力做好復工復產,有序開展各項工作,取得了上半年效益逆勢增長的好成績。
其中,營收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營養品業務主要產品價格與銷量的上升所致。
事實上,此次疫情對于各個行業都是一種挑戰,而新和成這份亮麗成績單的背后,與公司一系列的舉措不無關系。
具體來看,上半年,新和成防疫生產“兩不誤”。自疫情暴發后,在確保員工身體健康的情況下,及時有序復工復產,保證產品穩定供應;同時千方百計打通采購、運輸等各環節,保證特殊時期產品的正常發貨,為銷售保駕護航。
另外,在疫情帶來市場不確定的情況下,新和成抓住市場機遇,精準研判,實現多個產品價值最大化。營養品和香料業務主要產品實現量價齊升;新材料業務在新應用領域開拓順利,取得穩定訂單。
報告期內,新和成營養品業務收入增長54.4%,實現營收37.2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70.33%;香精香料業務收入增長15.43%,達到10.52億元;新材料營收3.11億元,同比0.5%的降幅。
對于上述數據的解讀,新和成在半年報中稱,分產品中營養品營業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54.4%,主要得益于公司維生素A、維生素E、生物素等產品銷售價格與銷售數量較上年同期有增長所致。
強資本開支進入釋放期
分析師紛紛給予買入評級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新和成上半年業績表現不俗,但是,公司資本市場上的表現相對“溫和”,不像其他生物類企業那樣走出翻倍的行情。但是,在券商分析師們看來,新和成估值修復即將到來。
《證券日報》記者通過數據統計顯示,自年初至今,針對新和成的研究報告多達58份,分析師紛紛給予新和成“買入”評級。
天風證券分析師在研究報告中寫到,生豬存欄量持續回升,四季度是飼料需求旺季,維生素需求下半年將環比回升。國內外廠家近期紛紛停產檢修,供給收縮明顯,行業去庫存后VAVE價格近期企穩回升。
根據博亞和訊統計,目前國內VA/VE市場價分別為435元/公斤和67.5元/公斤,較8月初上漲11.54%和12.59%。
另外,新和成近兩年固定資產投資大幅增長,蛋氨酸二期10萬噸產線已投入試生產,黑龍江生物發酵項目穩步推進,下半年有望投產,山東工業園615項目、610C項目進度均超過95%。
“隨著新項目陸續投產,公司將進入收獲期,打開新的成長空間,內生成長性不斷增強,周期性減弱,估值也有望逐漸提升。”天風證券分析師如此表示。
根據新和成半年報顯示,在報告期內,公司蛋氨酸二期項目年產10萬噸生產線已投入試生產,標志著公司向實現年產蛋氨酸30萬噸的發展目標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生物發酵項目按計劃穩步推進,試生產負荷逐步提升。
中泰證券分析師表示,新和成蛋氨酸、營養品板塊資本投資進入釋放期。蛋氨酸是氨基酸市場供應量最大品種之一,合成工藝技術壁壘極高。公司通過十年積累,一期5萬噸蛋氨酸產能于2017年投放,并已實現滿產滿銷。
未來,公司將投資49億元再建設25萬噸蛋氨酸生產線(二期10萬噸、三期15萬噸),其中蛋氨酸二期項目年產10萬噸生產線已投入試生產,預計三期也將逐步啟動,全部達產后,公司蛋氨酸總產能將步入行業第一梯隊,蛋氨酸業務也將成為公司營養品板塊的又一支柱。此外,公司目前積極開拓山東及黑龍江基地深度布局營養品業務,涉及新增品種包括VB2/VC/VB6/VB12等,目前試生產負荷逐步提升。公司強資本開支進入釋放期,有望推動公司業績持續向上。
安信證券分析師在研究報告中稱,新和成是我國精細化工行業的優秀典范,建議重視成長基因及戰略布局。
安信證券分析師表示,新和成自成立到現在,始終堅定不移的走自主創新之路,每個發展階段所布局的核心產品均是當時國內無法自給、生產難度超高、填補國內空白的品種。
事實上,在長期的發展中,新和成積累了化工行業最為寶貴的研發和工程化經驗,帶出了一支高效率、高產出、善于實戰的化工研發隊伍。公司的創新研發也獲得了豐厚的回報,ROE水平始終處于大化工行業金字塔尖。對于產品的布局,新和成一方面強調一體化,保證了供應鏈的穩定和低成本優勢;另一方面,產品的多樣化,讓公司盈利能力也不依賴于單一品種,展現了化工平臺型公司的獨特優勢。
太平洋證券分析師則表示,從長期視角看,新和成產能建設符合戰略規劃,繼續遵循一體化、系列化、規模化的戰略,把握化學合成和生物發酵的發展方向,以關鍵中間體為支點實現技術協同與以滿足下游客戶多樣需求實現市場協同,擴大市場份額,增強盈利能力,穿越周期實現長期成長。
太平洋證券分析師在研究報告中稱,考慮公司為國內精細化工行業龍頭,下游應用領域主要為營養品與醫藥剛需領域,浙江上虞、山東濰坊、黑龍江綏化三大基地均有大量投資項目在建,成長空間較大。
(編輯 上官夢露)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19:28 | 聚焦智能化與安全配置 全新智己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