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馬宇薇
隨著上市公司2020年半年度報告披露落下帷幕,內蒙古25家A股上市公司的“中考”成績已經全部放榜。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發現,2020年上半年,內蒙古25家A股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1520.2億元,與2019年同期相比微降0.1%。報告期內,共20家企業實現盈利,占比為80%;10家企業凈利潤同比實現正增長,占比為40%。
透鏡公司研究創始人況玉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整體而言,在疫情影響之下,內蒙古A股上市公司上半年的業績情況與市場發展較為吻合。”
12家企業營業收入正增長
《證券日報》記者據同花順數據梳理發現,從營業總收入來看,上半年共有12家企業實現了營業收入正增長,分別為華資實業、君正集團、ST明科、銀泰黃金、生物股份、北方稀土、內蒙華電、伊利股份、北方股份、露天煤業、金河生物、內蒙一機,占比為48%。
值得一提的是,內蒙轄區所有A股上市公司中營業收入超過百億元的上市企業有三家,排名第一的是伊利股份,總營收為475.28億元,同比增長5.29%。包鋼股份、鄂爾多斯分別以總營收279.53億元和100.23億元位列第二、三名,但這2家公司上半年營收與去年同期相比稍有下降。
對于營收的增長,伊利股份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緊跟消費趨勢,積極把握乳品市場機遇,以創新發展和拓展國際業務為突破,不斷提升運營效率,推動業務穩步增長。
此外,12家實現營收正增長的企業中,漲幅最高的為華資實業,較去年同期增長80.59%。君正集團以62.85%的營收漲幅位列第二位。華資實業稱,營業收入變動主要為母公司糖銷量大幅度增加所致
君正集團表示,報告期,新冠肺炎疫情給各行業復工和生產經營帶來了嚴重影響,一度出現生產原料供應緊缺、產品庫存積壓、防疫物資緊缺的困境。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和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公司在積極防控疫情的同時全力保證了各項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運行,主要經營指標基本與去年持平。
12家企業二季度扭虧為盈
今年二季度,轄區內所有上市公司全面復工復產。況玉清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今年一季度,我國GPD增速為負6.8%,而二季度的GDP增速為3.2%,說明整體經濟形勢在逐漸回暖,這也是一個大的經濟發展趨勢。”
數據顯示,共有12家企業在逆勢中突圍,二季度實現扭虧為盈,凈利潤環比一季度大幅上漲(分別為:赤峰黃金、蒙草生態、華資實業、包鋼股份、鄂爾多斯、伊利股份、內蒙一機、平莊能源、遠興能源、億利潔能、北方股份、北方稀土)。其中,赤峰黃金二季度凈利潤環比一季度上漲2390%,漲幅居轄區內第一。此外,蒙草生態、華資實業、包鋼股份、鄂爾多斯和伊利股份季度環比漲幅均突破100%,分別為570.8%、294.8%、226%、170.1%和126.8%。
今年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赤峰黃金營業收入、凈利潤和扣非凈利潤分別同比下降17.21%、84.77%和96.21%,營收慘淡。而今年二季度,赤峰黃金科學組織復工復產,實施有力的激勵措施,彌補了一季度生產欠賬,實現扭虧為盈。據赤峰黃金2020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為26.46億元,同比下降2.69個百分點;實現凈利潤2.2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9.89%;扣非凈利潤為2.12億元,同比增長64.05%。
國金證券在研報中表示,2020年上半年國內黃金均價為每克369元,同比上漲28%。得益于金價上漲和成本下降,赤峰黃金凈利潤大幅增長,上半年的利潤水平已經超過2019年全年。
多數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今年上半年,轄區內A股上市公司緊緊把握創新主線,堅持以創新為驅動力,多數企業研發投入較去年同期有所增長。同花順數據顯示,共有15家企業在半年報中披露了研發投入,總金額達9.11億元,與去年同期該15家企業總研發投入7.08億元相比,有較大提升。
作為我國稀土行業六大稀土集團之一,北方稀土是中國乃至全球最大的輕稀土產品供應商。2020年以來,北方稀土的科創成就引人注目。“萬噸級輕稀土碳酸鹽連續化生產工藝研究及產業化”替代了傳統單級沉淀工藝,實現了萬噸級輕稀土碳酸鹽沉淀過程連續自動化生產;“鈰鋯固溶體項目”打破了國外壟斷,對我國燃油汽車尾氣治理和稀土產業的升級意義重大;新一代高容量La-Y-Ni系儲氫合金材料放電容量達到每克380毫安時以上,綜合性能滿足市場需求,突破了國外專利限制。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北方稀土研發費用共計3081.98萬元,同比增長17.08%,居于行業前列。
中鋼經濟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胡麒牧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說道:“稀土企業要想實現高質量發展,一方面要關注資源開發環節,另一方面要瞄準高端制造的新材料需求。更重要的是,要持續推動科技創新。企業不僅要進一步加強創新驅動,以科技手段提高資源的綠色開發能力,更要利用科研技術、加大研發投入,從資源開發環節積極向產業鏈下游延伸,打造稀土新材料產業鏈的競爭優勢。”
“科技研發對于企業來說是修煉內功的重要一步。當外界難以判斷企業含金量的時候,多數情況下都會通過研發投入去判斷這個企業及這個行業的門檻和護城河。所以說,研發投入的多少往往被當作企業是否具備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之一,企業如果在研發上大力投入,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獲得長期競爭優勢。”況玉清如是說。
(編輯 張偉)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19:28 | 聚焦智能化與安全配置 全新智己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