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文婧
9月7日晚,華海藥業公開發行可轉債申請獲證監會發審委通過。公司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8.43億元,投向年產16個原料藥項目及生物園區制藥及研發中心項目等。
新研發中心將落戶杭州
此次發行可轉債,華海藥業擬在杭州下沙經濟技術開發區內建設生物園區制藥及研發中心項目,該項目總投資額為14.94億元,擬投入募集資金6億元,項目建設期為兩年。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華海藥業目前擁有三大研發中心。其中,臨海研發中心緊鄰公司兩大重要生產基地——位于臺州市臨海市汛橋的生產基地與浙江省化學原料藥基地臨海園區;上海研發中心則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內;另外一個設立在海外的研發中心位于美國新澤西州。
據記者了解,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在打造生物醫藥高端產品研發集聚區,目前已經集聚了近500家生物醫藥企業,其中輝瑞、默沙東、拜耳等全球一流藥企也落戶于此。
“背靠浙江省最大的高教園區,開發區在人才上擁有天然優勢,為產學研合作推進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也為開發區的生物醫藥企業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人才保障,”浙江大學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錢向勁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開發區為生物醫藥企業項目審批、注冊申報等提供一站式服務體系,新研發中心在此落成有助于華海藥業在生物醫藥領域的研發實力快速提升,且進一步完善公司不同梯次、不同側重點的研發及技術網絡。”
持續研發注入新活力
華海藥業董秘祝永華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在生物藥方面,華海藥業將主要聚焦在腫瘤、免疫治療等領域。而與仿制藥相比,生物藥和創新藥投入更大、風險更高、周期更長,公司已著重建立健全風險評估機制,并積極尋求全方位合作,切實加快項目推進。”
據悉,目前華海藥業有2個生物類似藥完成了I期臨床試驗;另外有3個項目進行的階段分別為啟動IB/2期臨床、完成兩個新適應癥的臨床IND申報、獲得中美雙報臨床批件。公司同時穩步推進2個小分子創新藥項目臨床研究工作;細胞免疫療法和基因治療方面,已建立針對腫瘤的CAR-T平臺和基因病治療平臺。
研發創新無疑為這家醫藥企業不斷注入新的活力。今年上半年,華海藥業支出研發費用2.31億元,2017年-2019年三個年度,公司共支出研發費用12.17億元。
近日,華海藥業的鹽酸哌甲酯片獲得美國FDA批準,值得一提的是,鹽酸哌甲酯片是美國管控類制劑產品,最早由諾華公司研發,該藥品2019年在美國的銷售額約5400萬美元。今年3月份,公司硫酸苯丙胺片同樣獲美國FDA批準,該產品也是美國管控類制劑。從中不難看出,華海藥業正逐步邁入美國管控類制劑領域,綜合實力彰顯。
“今年至今,公司頂住疫情和美國FDA禁令的影響,新增上市產品1個,獲得了2個管控類制劑產品的FDA批準文號,公司已經有17個產品在美國的市場占有率排名居前,”祝永華提到,公司中美兩地研發中心有熟悉FDA規范注冊的高效申請團隊。
上半年凈利同比增72.77%
事實上,隨著國家集中采購的推進,依托擴圍聯盟地區中選契機,華海藥業產品市場覆蓋率得以快速提升。
早在2019年9月份,華海藥業參與集采競標的“厄貝沙坦片、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氯沙坦鉀片、福辛普利納片、賴諾普利片、鹽酸帕羅西汀片、利培酮片”7個品種全部中標。在今年8月底結束的第三輪全國藥品集中帶量采購上,華海藥品憑借國際制劑一體化的產業優勢,中標了包含纈沙坦片、奧氮平口崩片、鹽酸舍曲林片等三個集采品種。截至目前,華海藥業累計實現12個品種的中標。
受益于市場覆蓋率快速提升與三大沙坦類產品厄貝沙坦、氯沙坦鉀、纈沙坦CEP證書的恢復,華海藥業業績高速增長。2020年上半年,華海藥業實現營業收入33.06億元,同比增長24.6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78億元,同比增長72.77%。
祝永華對記者表示:“隨著疫情蔓延,各國醫藥供應鏈面臨挑戰,原料藥行業的景氣度仍將提升,而在國內集采方面,入圍的仿制藥企業將進一步擴大市場占有率,提高市場份額。”
由于集采推進產品市場覆蓋率提升,同時伴隨新增產品不斷推出,華海藥業原生產基地產能已經無法滿足。此次發行可轉債,華海藥業還將6.93億元募集資金投向年產20噸培哚普利、50噸雷米普利等16個原料藥項目。該項目的投產,將幫助公司提高普利類抗高血壓藥物工業化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也為下游制劑發展提供可靠原料藥來源。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