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杜卓蔓
福斯特光伏膠膜的產能仍在持續擴張。
9月8日晚間,福斯特公告稱,公司擬自籌資金進行年產2.5億平方米光伏膠膜和年產1.1億平方米光伏背板項目的投資,項目總投資10.2億元人民幣。自2019年12月份以來,這已是公司第三次披露擴產計劃,項目總投資累計達37.23億元。
福斯特大手筆擴產背后有怎樣的發展邏輯?產業經濟學者、中關村發展集團高級專家董曉宇博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擴充產能一是搶抓光伏行業發展持續向好的良好機遇,穩步擴大產業規模;二是加大研發、技術水平的提升速度,穩步降低供貨成本,獲取更高的市場占有率;三是向高端產品要增長紅利,提高毛利率水平,提升行業的比較優勢。”
布局高端產品
三年有望產能翻番
近年來,光伏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產業規模持續擴大。作為全球最大的光伏EVA膠膜生產商,福斯特在過去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多次宣布擴產計劃,相關光伏封裝材料產能持續擴大。
早在2019年12月份,福斯特順利發行11億元可轉債,其中8億元募集資金擬用于建設年產2.5億平方米白色EVA膠膜技改項目和年產2億平方米POE封裝膠膜項目;2020年2月份,福斯特擬投資16.03億元加碼POE膠膜和EVA膠膜的產能擴張;9月8日,公司擬自籌資金10.2億元再次擴大產業規模。上述三次擴產計劃累計投資總額為37.23億元。
民生證券分析師李驥認為,公司今年膠膜擴產近2億平方米,明后年計劃每年新增2至3億平方米,三年內有望實現產能翻番,行業地位將進一步提升。
目前,福斯特在膠膜領域已占據50%以上的份額,對于公司持續的產能擴張,古瑞瓦特首席產品經理劉繼茂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行業現狀上看,細分領域的頭部企業能獲得巨大優勢和利潤。如隆基是硅片領域的頭部企業,利潤占了行業50%以上,雖然上游硅料漲價,但隆基同樣可以加價賣硅片,利潤按比例增加。”劉繼茂認為,擴產意味著更高的市占率和議價能力,相同的邏輯亦適用于福斯特。
此外,從未來投產的膠膜品類不難看出,福斯特近年來不斷提高POE膠膜和白色膠膜的業務占比。公告顯示,本次項目生產的光伏封裝材料包括POE膠膜和EVA膠膜。其中,EVA膠膜包括傳統EVA膠膜和白色EVA膠膜。
公告顯示,POE膠膜與傳統EVA膠膜相比,具有優異的水汽阻隔性;而EVA膠膜中,又以白色EVA膠膜性能更為優異。在董曉宇看來,“公司不斷優化產品結構是應對我國光伏產業未來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所做的戰略籌劃和布局。”
膠膜盈利能力提升
光伏產業前景廣闊
在產品結構不斷優化背景下,民生證券研報顯示,福斯特POE膠膜和白色膠膜的業務占比已從2018年合計20%提升至當前的40%。得益于光伏膠膜產品銷量增加、結構優化及平均銷售單價上升,公司2020年上半年業績穩步增長。
半年報顯示,福斯特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3.76億元,同比增長13.35%;實現歸母凈利潤4.56億元,同比增長14.58%;歸母扣非凈利潤為4.4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5.54%。其中,光伏膠膜實現營收30.98億元,占總營收比例達91.77%,同比增長14.83%。
事實上,今年年初的新冠疫情對各行各業均產生不小沖擊,而福斯特是唯一一家疫情周期內持續保障光伏膠膜供應的企業。不僅如此,公司還在上半年加快推進募投項目的建設。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年產2.5億平方米白色EVA膠膜技改項目”等募投項目的主體廠房建設已經有部分結頂,配套廠房建設也已基本完成,部分產線已經投產及試生產,部分產線正在進行安裝和調試。
對于光伏行業的發展趨勢,董曉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受今年年初開始的新冠疫情影響,光伏行業上半年總體呈現前低后高的趨勢,到二季度隨著經濟社會秩序正常化的逐步恢復,光伏產業復蘇步伐加快。”
劉繼茂則認為,“目前光伏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未來10年內,預計晶硅組件還是行業主流組件,膠膜是晶硅組件必用的材料之一,市場也會大有前景。”
值得一提的是,福斯特膠膜產品出貨量增加的同時,毛利率亦有所提升。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上半年,公司光伏膠膜毛利率達20.85%,較上年同期增加1.64個百分點。此外,公司電子材料業務實現營收7580.4萬元,同比增長將近兩倍。董曉宇認為,“公司未來的業績增量將受益于高端產品結構調整,以及電子材料等新產品帶來的利潤增長點。”
(編輯 張明富 孫倩)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