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男人的衣柜”海瀾之家發布公告稱,創始人周建平因個人原因,辭任公司董事長等職務,由周立宸接任。
根據同一天的另一份公告,周建平將其持有的23.1%的海瀾控股股份轉移了給周立宸,而海瀾控股間接控制著海瀾之家。股權變更之后,周立宸持有海瀾控股的股份比例,由3.9%躍升到了27%。
公開資料顯示周立宸出生于1988年,是周建平的第二個孩子,也是唯一的兒子。
清華畢業的32歲董事長
據《中國基金報》報道,海瀾之家創始人周建平共有一兒一女。長女周晏齊生于1983年,現為榮基國際(香港)的實際控制人。榮基國際目前是海瀾之家第二大股東,持股25.64%。
由于手握海瀾之家、榮基國際兩個公司的股權,周晏齊早在2014年海瀾之家上市后,就憑借130億元身家當上了“江蘇女首富”,成為媒體聚光燈下的常客。2020年2月26日,周建平/周宴齊家族以340億元人民幣財富名列《2020胡潤全球富豪榜》第493位。
11月25日,聚光燈開始從周晏齊轉向了周建平的兒子周立宸。
在這一天的海瀾之家新一屆董事會成立大會上,60歲的周建平說,“我相信,我也堅信,周立宸不會給他父親丟臉,不會給父老鄉親丟臉。”
第二天,海瀾之家發布公告稱,周建平辭去公司董事長等職位,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今年32歲的周立宸,從父親周建平手中接棒,成為海瀾之家的新任董事長。
公開資料顯示,周立宸2010年畢業于清華大學金融專業。畢業后,周立宸并沒有馬上回到海瀾之家,而是進入了上海的一家VC機構工作了兩年。
這家VC機構是上海摯信資本,一家專注于投資中國市場的境外投資基金管理機構。該VC機構投資了不少文娛項目,例如一條短視頻,PingWest(品玩)等。
2012年,周立宸回到海瀾集團,開始接觸公司業務,先后接管廣告部、信息中心、商品中心、電子商務等部門。
進入海瀾集團后,周立宸最早的決策之一就是改變廣告投放,以改變海瀾之家“中年審美”的標簽,讓品牌年輕化。在他主導下,海瀾之家贊助了《奔跑吧兄弟》、《最強大腦》等一系列熱門綜藝節目。公司還一直嘗試通過更換代言人,涉足潮牌。
2017年,周立宸被任命為海瀾集團總裁,全面負責經營管理和品牌建設工作。同年年底,周立宸被選為公司副董事長。隨后,2018年初(即2月5日)宣布,引進騰訊成為其第三大股東,并與騰訊、摯信資本一起成立產業投資基金,目標100億元。
權力交接并不徹底
在海瀾之家發布周立宸接任董事長公告的同一天,也發布了另一份股權變更的公告,提示海瀾之家控股股東海瀾集團的上層股權結構發生了變動。
變動前,周建平、周立宸、周晏齊分別持有海瀾控股的比例為52.00%、3.90%、5.00%,周建平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周立宸和周晏齊為周建平的一致行動人。
根據周建平分別與周立宸、周晏齊簽署的《股權轉讓協議》,周建平將其持有的海瀾控股23.10%的股權轉讓給周立宸,0.90%的股權轉讓給周晏齊。
變動后,周建平、周立宸、周晏齊分別持有海瀾控股的股份比例為28.00%、27.00%、5.90%,周建平和周立宸、周晏齊為一致行動人,周建平仍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需要注意的是,盡管周建平的持股比例由52%下降到了28%,但根據其與周立宸簽訂的《股權轉讓協議》,周建平仍然保有對海瀾之家的絕對控制權。公告稱,如果周建平和周立宸就某一議案無法達成一致時,雙方同意應以周建平的意見為準,周立宸在行使相應表決權時應與周建平保持一致,維護周建平的控制地位。
目前看來,這場父子之間的權力交接,并未在資本市場掀起太多的波瀾。11月27日收盤,海瀾之家股價微跌0.59%,報收6.75元/股。
根據海瀾之家的三季報數據,今年1—9月份實現營業收入117.78億元,同比下滑19.8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90億元,同比大幅下滑50.69%。三季度末,海瀾之家品牌的加盟及聯營門店凈減少137家,這是海瀾之家首次出現加盟店減少的現象。
自2014年上市之后,海瀾之家所仰賴的輕資產模式似乎進入了瓶頸期,凈利潤已經多年沒有起色,甚至在去年同比下降了7.07%。
周立宸能否在未來改善海瀾之家并不樂觀的財務數據,仍然有待觀察。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