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矯月 見習記者 馬宇薇
11月28日,國家林業草原風蝕沙化治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啟動會暨草原生態修復國家創新聯盟(以下簡稱“聯盟”)年會在蒙草種業中心舉行。來自北京、吉林、山西、四川、甘肅、青海、西藏、內蒙古等多個省市自治區的政府部門、高校、科研單位、推廣機構、農牧民合作社、企業等40余家“中心”聯合單位及“聯盟”成員單位的80余名領導、專家、學者及農牧民代表齊聚一堂,分享草原生態保護修復成果,共謀行業創新發展。
以“中心”為平臺
開啟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修復治理新路子
蒙草生態執行總裁高俊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草原風蝕沙化面積在我國風蝕荒漠化土地中占比很大,也是生態修復治理中難啃的硬骨頭,其治理對于保障國家生態安全、促進草原牧業可持續發展和牧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此背景下,“中心”于2020年4月獲得國家林草局的批準認定。
會上,國家林草局科學技術司副司長王連志說道:“蒙草集團作為以生態修復和草種業為主導產業的科技型企業,在草原風蝕沙化方面具有相應的優勢,‘中心’建立在此有利于匯聚創新要素,集聚科技力量,積極化解草原風蝕沙化治理瓶頸,促進草原生態保護修復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王連志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作為國家級的技術研究平臺,“中心”啟動后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創新工作機制,強化科技成果的有效轉化,重視人才產出,以“中心”的快速發展帶動產、學有機交融和科技進步,真正把“中心”建設成為草原生態修復新成果和新產業的創新平臺,成為草原生態修復先進科技成果的示范基地。
國家林草局草原管理司司長唐芳林指出:“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謀劃之年。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養生息;中央深改委第十六次會議指出森林和草原是重要的自然生態系統。草原保護面臨嚴峻形勢,亟須休養生息、開展規模化的治理和修復。”在唐芳林看來,“中心”設在蒙草集團能充分發揮企業技術優勢,迅速將技術成果推廣應用,為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修復治理探索新路子。希望通過加大草原保護修復力度,提高科學利用水平,持續改善草原生態狀況,穩步提高林草覆蓋率,增強草原生態系統穩定性,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格局。
內蒙古林草局副局長陳永泉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內蒙古有13億畝草原,草原生態保護情況如何,直接影響到自治區整體生態狀況,風蝕沙化草原的保護和恢復是當前的一項迫切任務。‘中心’的組建將為內蒙古沙化草原治理提供科技合作路徑,為我國風蝕沙化草原生態恢復提供生態狀況診斷、生態治理方案設計、施工、管護、工程效果監測、后續產業設計等全方位、精準的技術服務。內蒙古林草局將給予創新政策、人才引進、能力提升、項目扶持等方面的支持,為祖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建設發揮重要的作用。”
會上,政、產、學、研、用各界代表上臺見證了“國家林業草原風蝕沙化治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正式啟動。各界學者、專家和教授分別做研究報告,圖文并茂地分析介紹了草原沙化的現狀、發展趨勢、治理措施、技術集成示范、實施效果等,分享了治理實踐中的創新研發技術、新機械與新材料的應用,以及技術規范標準制定發布等情況。
良方還需有“種子”良藥
“聯盟”實踐走出生態與經濟雙贏之路
據悉,草原生態修復國家創新聯盟是2018年9月由國家林草局批準成立的第一批國家創新聯盟,于2019年3月在呼和浩特成立,旨在通過搭建新的平臺,引導創新要素加速向產業發展聚集,服務于林業和草原現代化建設。在11月28日下午召開的“聯盟”年會上,各界專家學者分享了各自在不同地區開展草原生態修復相關實踐的案例與成果。
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布拉格畜牧業專業合作社的牧民塔娜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說道:“對于牧民來說,保護草原就是保護未來。我家草場位于渾善達克沙地境內,經歷過嚴重的沙化退化。2016年-2020年,蒙草集團草原生態系統研究院團隊為我提供了駝絨藜、楊柴、沙柳、檸條、冰草等牧草種子及苗木、現場培訓指導栽植技術和管護措施等方面的技術,給了我非常大的幫助和支持。蒙草生態與牧民共同努力把草原生態建設好了,草原也綠起來了,牧民的生活也改善了。”
如今,塔娜作為蒙草生態草原生態系統研究院自治區重大專項“荒漠草原退化植被修復技術集成與示范”項目重點示范戶,已經加入了草原生態修復國家創新聯盟,積極帶動周邊40多戶牧戶種植駝絨藜,總面積達4000余畝,區域生態環境逐漸變好,植被覆蓋度和植物種類增加了,狍子、狐貍、黃羊、兔子等野生動物也增多了,成為草原保護與修復之路上,政產學研用有機融合實現生態與經濟雙贏的生動實踐和典型案例。
高俊剛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聯盟’自成立以來,整合成員資源優勢,凝聚社會各方智慧,以提升草原生態修復技術創新能力為目標,以技術創新需求為紐帶,在草原生態修復技術集成與示范,新方法、新技術聯合攻關,及時熟化、轉化科研成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通過草原生態修復產業上中下游、產學研信息等資源共享機制,形成集‘科研開發-成果轉化-產業化’一條龍的科技平臺體系,促進了草原生態修復科技水平的提升。”
會上,多位專家、學者及技術推廣單位負責人表達了生態修復采種、種子繁育基地建設的重要性與迫切性,一致認為鄉土植物育繁推一體化全產業鏈建設刻不容緩。
蒙草生態表示,公司作為“聯盟”的牽頭單位,將積極發揮企業在鄉土植物育繁推一體化全產業鏈方面技術科研優勢,在生態產業大數據平臺的精準指揮下,助力“聯盟”發揮好科技創新推廣轉化平臺優勢,深度融合政產學研用,推動科研技術成果轉化與推廣示范,建立行業標準體系,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明確哪里的草原需要保護修復、哪里的草原可以合理利用、大規模草原修復用什么配比的草種、家庭型生態牧場怎么保護草場生態兼顧合理放牧,因地制宜地提供綜合解決方案,助力草原生態美麗、牧民富裕。
(編輯 何帆 白寶玉)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