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處在風口浪尖的沃森生物,在12月7日開盤迎來20%跌停。
12月5日,在“沃森生物轉讓澤潤生物股權”的電話會上,沃森生物董事長李云春遭投資人猛烈炮轟。
投資人怒懟:“你們把我們這些炒股票的當傻子嗎?你看看萬泰生物值多少錢,你竟然賣得那么低!”“你們對二級市場投資者沒有基本的尊重,你們不相信因果報應嗎?”
隔著電話線都能感受到投資人的怒火。沃森生物管理層更是經典回答:你可以質疑我們的能力,但不能質疑我們的人品。
此事源于12月4日一則公告,投資人質疑公司管理層賤賣子公司,認為中間存在利益輸送、損害股東利益。
12月4日,沃森生物公告,擬以11.4億元轉讓上海澤潤32.60%股權,交易完成后,上海澤潤將不再是其控股子公司。
或許是迫于輿論壓力,12月7日早間,沃森生物發公告撤回轉讓上海澤潤控制權。
市場并未買賬,沃森生物12月7日開盤持續下跌,很快觸及20%跌停,收盤報36.53元,市值降至563.8億元,蒸發130億元。
“老油條”多次賤買賤賣資產
沃森生物的黑歷史不少,也不是第一次這樣操作了。
2012年收購血制品企業河北大安股權,2014年-2016年先后賣出去,一分錢沒賺到,還賠了。
2013年收購抗體藥公司嘉和生物,產品剛有點眉目了,居然在2018年又賣了。
難怪公司業績總是起起伏伏。
更讓人瞠目結舌的是,沃森之前高價買來的公司,踩雷山東疫苗案件,損失慘重。
2013年開始沃森先后從蘇李紅和蘇忠海手中購買股權,收購寧波普諾、山東實杰、圣泰藥業、重慶倍寧這幾個疫苗銷售公司,這些公司股權加起來,蘇李紅和蘇忠海不過用了幾千萬元買來的,沃森生物卻花了11億。之后把這幾家公司整合在山東實杰里面,不巧的是2016年山東疫苗事件爆發,山東實杰卷入其中,直接導致吊銷營業執照后退市。
這才有了云南省國資委旗下工投集團前來救急,成為第一大股東,原第一大股東、創始人李云春套現4.07億元,退居第二大股東之位。
2018年開始,工投集團轉讓股票,到現在,占總股份數從14.50%減持至5.16%,而劉俊輝成為第一大股東,不過很快,劉俊輝也開始減持股份,如今持有占總股份數的5.08%,為第二大股東。
沃森生物股權相當分散,導致公司向心力不足,管理層不斷減持,不好好經營,也就不奇怪了。
這次賣的HPV疫苗是棵“搖錢樹”嗎?
上海澤潤成立于2003年,2013年成為沃森生物控股子公司,主要從事新型重組疫苗開發,研發二價HPV疫苗、九價HPV疫苗多年,其中二價HPV疫苗藥品注冊申請6月獲得受理,九價HPV疫苗也已啟動臨床試驗。
在投資者眼中,HPV疫苗是“搖錢樹”,沃森生物旗下最主要的產品就是13價肺炎結合疫苗和HPV疫苗,出售這樣的核心資產,價格低于市場估值,是此次事件的核心關注點。
投資者們認為,萬泰生物是國內唯一一個國產二價HPV疫苗的企業,對比萬泰生物800億的估值(主要的營收還來源于其體外診斷業務),沃森此次出售澤潤股權的對價,對應估值僅僅35億元,實在是太低了。
況且澤潤的二價HPV馬上上市,九價也在3期臨床,這個時間點上,為什么要出售如此有“錢”景的優質資產呢?
根據統計數據看,目前全球人用疫苗的市場規模在400多億美元,國內市場規模在200多億美元。
從疫苗種類來看,2018年銷量前五的疫苗中,默沙東的HPV疫苗排名第二,銷量達31億美元
我國疫苗分為一類和二類疫苗,一類疫苗是國家強制接種,國家買單,如卡介苗(預防肺結核)、脊灰疫苗、百白破等;二類疫苗是非強制接種,需要公民自己掏錢,如流感疫苗、狂犬病疫苗、HPV疫苗。
二類疫苗利潤率極高,是各大疫苗企業的收入來源,HPV疫苗價格不菲,目前主要有二價、四價和九價共三種,價格分別為2000、3000、5000左右。
這里的價,就是針對病毒亞型的種類數,價數越多,可以預防的HPV類型越多。
所以,九價疫苗是升級版,2014年,美國默沙東所研發的9價HPV疫苗正式上市,隨著9價HPV疫苗的出現在部分國家和地區,2價HPV疫苗宣布退出市場。
國內還在用二價疫苗,但這樣的情況也是暫時的,隨著默沙東的四價、九價HPV疫苗上市,即便是進口的GSK(葛蘭素史克)二價HPV疫苗在國內也銷售不佳。
回到估值的問題上,澤潤的二價HPV上市,能夠帶來多少利潤是有疑問的,加上HPV疫苗有年齡限制,國內過了26歲就打不了9價的疫苗了,所以即便未來9價HPV上市,其前景也不好說。
但是,澤潤的九價疫苗正在臨床試驗,未來是有想象空間的,二級市場估值往往需要想象力,投資者看中的正是疫苗概念支撐著沃森生物的估值,如今要賣掉給他人,自己還在里面,自然強烈反對。
背后動機利益輸送?
這次是擬向淄博韻澤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淄博韻澤”)、永修觀由昭德股權投資基金中心(有限合伙)(下稱“永修觀由”)轉讓所持有的子公司上海澤潤32.6%股權,交易對價約11.41億元。
淄博韻澤和永修觀由背后都有杭州泰格股權投資的影子,背后則是泰格醫藥。
在2019年底,泰格醫藥通過杭州泰格、泰格盈科入股上海澤潤,目前合計持股約3.3%。
沃森生物與泰格醫藥早有淵源。
在業務層面,沃森生物原子公司嘉和生物曾與泰格醫藥就相關藥物臨床研究開發簽訂戰略合作;資本運作層面,沃森生物曾于2015年與泰格醫藥合作設立產業并購基金,在2018年轉讓嘉和生物的控股權時,泰格醫藥也是接盤方之一。
關于為什么要出售澤潤的股權,董事長李云春的回應,剝離上海澤潤像是“甩包袱”,他稱二價HPV疫苗上市產業化和九價HPV疫苗的繼續開發未來至少還需要投入10-15億元,沃森生物現在的資源難以支持上海澤潤加速推進研發進度。
淄博韻澤、永修觀由以約11.4億元收購公司所持上海澤潤32.6%的股份,但僅以增資的方式向上海澤潤注資1.1億元。
另外,云南證監會發的問詢函里,發現了可能存在利益鏈條,轉讓股權將讓董事直接受益。
沃森生物就在2018年設置了股權激勵計劃,以2019年及2020年兩年累計凈利潤不低于12億元為主要行權條件。
截至目前,沃森生物的業績并沒有達到12億元,2019年全年和2020年前三季度分別僅實現凈利潤1.94億元和5.41億元。
如果一旦成功轉讓上海潤澤股權,將產生凈利潤11.8億元至12.8億元。
如此一來,股權激勵的行權條件就得以實現,李云春、黃鎮、姜潤生、章建康4名董事作為公司股權激勵對象將獲得直接經濟利益。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