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學毅 見習記者 張曉玉
4月10日,滄州大化發布2020年年度報告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53億元,同比下降21.4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693.58萬元,同比下降19.4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4335.51萬元,去年同期為3860.1萬元。同時,滄州大化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0.15元(含稅),總計分配現金紅利617.80萬元。
中鋼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胡麒牧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說道:“從歷年數據來看,滄州大化的收入和利潤高度依賴TDI產品,2019年TDI業務收入接近總收入的95%,2020年這一比例也接近85%,所以TDI產品的價格以及市場需求對滄州大化的業績影響非常大。”
主營產品均未完成2020年經營目標
滄州大化主營業務屬于化工行業,主營產品為甲苯二異氰酸酯(TDI)、液堿等。TDI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主要應用于軟泡、涂料、彈性體、膠粘劑。其中軟泡是最大的一塊消費領域,占73%左右,涂料占17%以上。TDI產品最主要的消費行業主要集中在軟體家具、涂料、汽車等行業。
2020年初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萬華30萬噸新產能擴張以及供需結構改變的大格局下,TDI價格延續上年跌勢,并創下近十年來新低,最低價格達到9200元/噸(含稅)。4月份隨著疫情的有效控制及國外需求的增加,采購量逐步恢復正常,5月份到9月份價格陸續回升,最高達17500元/噸(含稅)。但在供大于求的大環境下,10月份價格開始回落,12月份回落至12300元/噸(含稅),全年價格整體呈現下跌上漲下跌的一種趨勢。
在此背景下,2020年滄州大化TDI產量為13.13萬噸,同比減少11.79%;銷售TDI共計12.23萬噸,同比減少16.36%;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0280.93萬元,主營業務成本125684.16萬元,毛利4596.77萬元。
而2020年初,在滄州大化制定的經營計劃中,TDI的產量為14.62萬噸。滄州大化表示,2020年TDI產量比計劃減少1.49萬噸,主要原因是上半年受公共衛生事件影響。
滄州大化另一主營產品燒堿2020年下游整體行業表現平淡,氧化鋁、化纖、化工、造紙等行業表現持續低迷,部分行業持續虧損。受2020年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以及多數行業進入調整期、盈利及開工情況不理想影響,價格難有持續利好提振。
從滄州大化生產情況來看,公司2020年生產離子膜燒堿50.07萬噸,同比減少1.33%;銷售離子膜燒堿45.05萬噸,同比減少3.96%;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9425.97萬元,主營業務成本16065.59萬元,毛利3360.38萬元。整體來看,滄州大化2020年燒堿產能為16萬噸(折百計算),比2020年初預計的16.79萬噸減產0.66萬噸。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未完成經營計劃的情況下,滄州大化2021年對經營目標進行調整,下調離子膜燒堿產量至15.38萬噸(折百計算),TDI產品計劃生產15.49萬噸。
四季度業績好轉實現盈利
分季度來看,滄州大化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03億元、3.81億元、4.98億元、5.72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3752.36萬元、-1.27億元、-609.86萬元、2.08億元。
滄州大化在公告中表示,公司2020年主營產品TDI價格呈上升趨勢,所以營業收入呈季度遞增趨勢。第四季度凈利潤與其他季度出現明顯差異,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公司主營產品價格呈上升趨勢,盈利能力明顯上升;二是滄州市運河區政府對沃原分公司尿素裝置區征收,產生較大收益。
胡麒牧表示,“總的來看,從2019年起,滄州大化主營業務利潤率就出現了同比大幅下滑,2020年受疫情影響,一季度市場需求萎縮,TDI價格也創了近十年新低,后面三個季度雖然收入在持續回升,但無奈一季度欠賬太多,上半年結束時營收只完成了全年三分之一,且有8000萬元虧損,加上產能擴張帶來的供給寬松,TDI價格在四季度再次下滑,所以全年看來,收入和利潤都出現了同比20%左右的降幅”。
添翼數字經濟智庫高級研究員吳婉瑩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20年初,受疫情影響,全球TDI整體需求量下滑,國內新增產能無法消化,導致價格步入下行通道,對公司經營造成較大負面影響;隨著疫情影響緩解,國內外下游產業需求增長,但國外TDI生產企業受頻繁歇業、裝置老化等影響產量下滑,刺激國內出口需求旺盛,因此滄州大化在四季度出現業績好轉的情況。”
(編輯 白寶玉)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