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跌跌不休”的豬價面前,上市豬企一季度業績驚雷不斷。不過,“豬茅”牧原股份的業績預告卻是一枝獨秀。一季度全國豬肉價格下降近三成,牧原股份的業績表現讓股民直呼:“相差太大、不可思議。”
上市豬企首季業績普遍預降
4月15日,新希望發布公告,預計一季度凈利潤1.2億至1.8億元,同比下降88.94%至92.62%;天邦股份預計一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91億元至2.38億元,同比減少50%至60%;正虹科技則預計一季度虧損擴大至470萬元至610萬元,而上年同期為虧損264.09萬元。
此前,正邦科技預告,公司一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05億元至3.05億元,同比下降66.32%至77.36%。
對于業績下滑的原因,這些公司均將其歸結于不斷下跌的豬肉價格。
正邦科技在公告中表示,報告期內生豬價格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是公司報告期內業績下降的主要原因,同時公司一季度淘汰低效能繁母豬35萬頭也對短期業績造成一定拖累。
新希望則坦言,公司報告期內生豬銷售價格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疊加飼料原料價格上漲及疫情影響等因素,生豬養殖成本上升,導致豬產業盈利下降。此前的4月12日,新希望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由于近期冬季的非洲豬瘟疫情和低效種豬的淘汰,拉高了養殖成本。
據商務部監測,自1月下旬(1月18日至24日)起,豬肉批發價格已連續10周下降,豬肉價格降幅約27%。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截至4月13日,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為31.87元/公斤。
牧原股份一枝獨秀
在一片驚雷中,“豬茅”牧原股份的業績預告卻是一枝獨秀。
牧原股份4月15日公告,公司預計一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盈利67億元至73億元,較上年同期的41.31億元增長62.17%至76.70%。
牧原股份在公告中表達了以量補價的業績增長邏輯。據披露,由于公司生豬養殖規模有所擴大,2021年一季度銷售量同比大幅增加是導致經營業績較上年同期增長的主因。數據顯示,牧原股份一季度銷售生豬772萬頭,較上年同期增長201.09%。
首創證券認為,一季度牧原股份能繁母豬存欄維持增長,達到284.6萬頭,環比去年12月底增長8.5%,預期公司2021年生豬出欄有望突破4000萬頭,以量補價實現業績的同比增長。
開源證券表示,公司防疫及出欄表現仍優于行業,預計到2022年公司生豬出欄量達到6000萬頭。
對于牧原股份出眾的業績表現,也有研報將其歸功于自繁自養的工業化養殖模式。
此前,牧原股份在回復深交所的問詢函中稱,與同行業上市公司相比,公司的生豬養殖模式采用“全自養、全鏈條、智能化”養殖模式,而同行業上市公司多采用“公司+農戶”的代養模式。
在種豬、仔豬來源方面,牧原股份披露,公司不僅均為自產且不對外進行采購,且還會向同行業的溫氏股份、新希望等供應種豬、仔豬。
數據顯示,2019年,牧原股份對同行業可比公司的仔豬銷售均價為1201.44元/頭,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209.7%;2020年1月至9月,公司對同行業可比公司的仔豬銷售均價為1985.49元/頭,較上年同期增長92.52%。
牧原股份2020年度業績快報顯示,公司2020年實現營業總收入562.7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78.3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74.5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48.97%。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