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上午,華為舉行HI新品發布會,發布了包括鴻蒙OS智能座艙、智能駕駛計算平臺MDC810、4D成像雷達、“華為八爪魚”自動駕駛開放平臺和智能熱管理系統TMS在內的五大新產品。其中,TMS是首次對外發布。
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表示,華為會持續加大對汽車行業的投入,今年將在研發上投入10億美元,研發人員超過5000人,其中自動駕駛團隊超過2000人。
“新人”華為欲更進一步
發布會甫一開場,王軍便表示,2019年4月,華為首次以汽車產業鏈供應商的身份參加上海車展,到今年上海車展,華為正式涉足智能網聯汽車零部件剛滿2年。
“經過2年的努力,我們的多數產品已經在客戶的車上上市了,開啟了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大規模商用的新征程。”王軍表示,目前華為已上市30多款智能化部件,與全球主流車企建立了廣泛合作,朋友圈不斷擴大,已經與200多家產業伙伴建立了合作關系。
華為還建立了基于RPD的智能汽車零部件開發流程,并獲得20多個行業證書以及中國地圖的甲級資質,可在中國范圍內采取高精地圖支持自動駕駛業務的發展。
去年10月底,華為發布HI品牌,可為車企提供包括全新智能汽車數字化架構和5大智能系統——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電動、智能網聯和智能車云服務在內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在發布會上,王軍對HI的業務發展和分工做出進一步解釋,“HI的核心是用‘HuaweiInside’的模式幫助車企造好車,提供五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新模式是為了充分發揮華為的新技術優勢與車企整車的工程優勢,車企負責新車型品牌和整車開發,(華為)聯合設計、聯合開發、聯合營銷。”
與此同時,王軍強調:“華為有長期的ICT技術積累,但在汽車行業是個新人。智能汽車部件業務是華為長期戰略的機會點,我們將持續加大投資,尤其是在智能駕駛軟件領域的投資。”據悉,華為今年將在智能汽車部件研發上投入10億美元。
隨著首款全棧搭載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量產車北汽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17日晚的正式亮相,華為僅用時2年便交出一份綜合汽車智能網聯各領域的答卷——官方稱其為“全球首款實現城市通勤自動駕駛的量產車”。
五大新品“各顯神通”
在18日的發布會上,華為HI品牌發布的五大新產品中,不僅有主攻用戶使用感受的鴻蒙OS智能座艙,也有面向車企整車開發的智能駕駛計算平臺MDC810、智能熱管理系統和4D成像雷達,還有對第三方自動駕駛技術公司開放的“華為八爪魚”自動駕駛開放平臺,可謂在汽車的智能網聯化領域面面俱到又各有所長。
智能座艙方面,華為發布的鴻蒙OS車機操作系統結合了顯示平臺和軟硬件生態,比如搭載具備獨立NPU的麒麟車機模組,并支持超過30多種應用軟件等,與車企、一級供應商和第三方內容開發者共同提供滿足用戶需求和體驗的功能。17日上市的北汽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率先采用了華為鴻蒙OS智能座艙,能通過“1+8+N”互聯技術,使導航、視頻、音樂、通話等業務能夠在車端與移動設備之間無縫轉換。
智能駕駛計算平臺MDC810是全場發布會的焦點。
據華為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發布的MDC810是業界目前已量產的最大算力智能駕駛計算平臺,算力可達400TOPS,并滿足ASIL-D功能安全要求。在此基礎上搭載的智能駕駛平臺軟件MDCCore,包含了智能駕駛操作系統AOS、VOS等,可實現擁堵跟車、高速巡航、自動泊車等應用場景的使用需求,并同樣率先搭載在北汽極狐阿爾法S。
隨著MDC810的發布,為華為智能駕駛計算平臺MDC填補了高階自動駕駛乘用車及RoboTaxi應用場景的空白,從而形成了由300F、210、610和810構成的家族系列產品,覆蓋了從商用車,到輔助駕駛,再到高階自動駕駛乘用車的全應用場景。
得益于采用了12個發射通道和24接收通道的天線陣列設計,華為的4D成像雷達相較常規毫米波雷達的天線配置提升了24倍,是當前可量產的最大陣列成像雷達。正因為此,4D成像雷達不僅具備傳統毫米波雷達的測距測速能力,并提升了分辨率,甚至可獲得與激光雷達類似的4D高密度點云,實現了車身周邊360°的多工況和全天候環境感知能力,可與高線數激光雷達、高清攝像頭一同為高階自動駕駛“保駕護航”。
“華為八爪魚”自動駕駛開放平臺圍繞數據、高精地圖和算法,構建了一套針對自動駕駛的數據平臺,通過端和云的協同,降低自動駕駛的開發門檻和效率。為配合“華為八爪魚”自動駕駛平臺的開放,華為還對外發布了高精地圖云服務。目前,華為已經擁有導航電子地圖制作甲級測繪資質,以及高精地圖采集和制圖能力。
作為首次公開亮相的華為智能熱管理系統TMS,可謂“一鳴驚人”。該系統采用了一體化設計,實現了部件集成和控制集成,降低了40%管路數量,在控制成本的同時提升可靠性。性能上,TMS可以在滿足舒適性前提下將熱泵工作溫度由零下10℃降低至零下18℃,從而提升20%的續航能力,其能效和標定效率分別提升100%和60%,并能提供“千人千面”的智能化體驗,即從熱舒適性、空氣管理和預測性維護方面為用戶提供智能化服務。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