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于電與磁的世界”“將難以探尋的電磁波進行精準管理”……招股書中的種種描述賦予了霍萊沃硬科技的“科幻”魅力。圍繞實際應用環境中的電磁場分析需求,霍萊沃衍生出相控陣校準測試系統與電磁場仿真分析兩類主要業務,可廣泛應用于國防科技、5G通信、低軌衛星和智能駕駛等領域,打破了國外巨頭對于電磁場仿真及測試領域的長期壟斷。
4月20日,霍萊沃將在科創板掛牌上市。“獨木不成林。”霍萊沃董事長、實際控制人周建華坦言,公司成功上市之后,將在做大現有優勢業務的同時,通過研發的迭代推動行業應用進一步豐富,進而推動行業生態的繁榮。
聽著很玄幻,實則有廣闊應用空間
作為公司技術帶頭人,周建華多年深耕電磁場技術領域,2001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2000年度)一等獎。包括他在內的3名創始股東,都有著美國仿真軟件龍頭和中國工業制造公司的雙重背景。將中國工業界的經驗與先進仿真技術相結合,進而服務于國內高端制造,成為他們的創業初衷。
招股書顯示,霍萊沃致力于電磁場仿真分析與相控陣校準測試算法技術的研發及應用,主要為雷達和無線通信領域提供用于測試、仿真的系統、軟件和服務。憑借技術優勢,公司參與了多項國家重要項目,包括嫦娥探月、北斗三號、北斗二號、高分三號等。同時,公司參與制定了3項國家標準。
憶及創業之初,周建華坦言,中國仿真行業的落后并非受制于技術,恰恰相反,國際上相關研究領域幾乎半數的研究人員都有華人背景,國內亦不乏相關人才,但最缺的是有工業制造經驗、能夠將相關技術與具體產業相結合的人才。
“這就像老中醫,高超的醫術一定是基于豐富的案例研究。一旦行業發展起來,必然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正是出于這個判斷,2007年,霍萊沃應運而生,結合創始人的工業背景,立足推動中國電磁場測試和仿真技術的研發及應用。
招股書中所說的“將難以探尋的電磁波進行精準管理”,聽起來玄幻莫測,但現實中卻有著廣泛的應用空間。對于無線通信和雷達而言,電磁波的精準傳播是決定產品性能的關鍵要素。然而,現實環境中復雜的電磁干擾會對電磁波傳播造成顯著影響,如何優化雷達和無線通信系統的電磁特性,成為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各類產品或載荷,比如衛星、飛機都需要時刻定位其高度信息、飛行軌跡,需要在使用前確定其雷達和通信系統性能是否可靠,因此仿真測試是一種必然程序。將實物檢驗歸集到軟件或虛擬上模擬、測試,即構成了一種仿真系統。
自成立以來,公司經歷了從仿真與設計服務技術起步、相控陣測試核心技術突破到相控陣技術縱深發展三大階段。2007年至2012年,基于創始團隊多年來在國際領先電磁仿真軟件開發企業積累的技術與工程應用經驗,公司以“嫦娥探月”工程電磁場仿真分析驗證為契機進入電磁場仿真業務市場,并成功將電磁場仿真技術成果應用于月球探測器天線布局仿真研發、著陸器測控天線整器電性能仿真研發等,同期公司開發了相控陣的仿真分析軟件,開拓了相控陣相關市場。霍萊沃的技術實力和項目經驗逐漸得到市場認可。
自主研發打破國外壟斷
霍萊沃核心業務主要由算法技術和軟件所驅動,公司的電磁場仿真及相控陣校準測試軟件屬于研發設計類工業軟件。這一領域的技術難度極高,國外巨頭具有較強的領先優勢,因此我國工業軟件市場長期被歐美軟件巨頭所壟斷。根據相關報道,我國自主工業軟件市場占有率目前仍較低。在公司所處的CAE仿真軟件領域,美國ANSYS、ALTAIR、NASTRAN等公司占據了我國95%以上的市場份額。
“長期以來,國內企業與國外巨頭的技術差距非常大。霍萊沃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電磁場仿真及測試領域的技術研發及應用,雖然這條道路走得很艱難,但好在我們堅持了下來。”周建華坦言,“通過十余年來的自主研發,公司形成了豐富的技術成果。我們自主研發的高精度多通道相控陣測量系統,經科技成果鑒定,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實現了進口替代。”
據介紹,公司創業期間不乏資本慕名而來,但都因為當時產業的發展難度而退卻。不過,周建華堅信,要坐得住冷板凳,最終必然能夠結合自己的經驗優勢立足。“最重要的是一直堅持下去。”
如今,公司的技術實力已經在業績上有所體現。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霍萊沃分別實現凈利潤1721.27萬元、2982.08萬元、3457.02萬元及650.14萬元,保持快速增長。2020年度,公司營業收入為22919.87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35.83%,主要業務相控陣校準測試系統、相控陣相關產品的收入增長較大,并增加了凈利潤。
按照2020年營收估算,公司80余位員工的年人均產值高達約270萬元,在科創板公司中首屈一指。對此,周建華告訴記者,公司所從事的行業技術難度高,員工以技術研發人員為主,人均產值也相對較高。公司已制定進一步擴大人才儲備的計劃,主要是電磁場仿真算法與軟件、相控陣校準測試領域的研發技術人才。
根據招股書,隨著公司研發方向逐步拓展為基礎性研發和應用性研發并重,公司相應增加了研發部門的人員配置,研發工作由專職研發人員承擔的比重逐步提升。此外,公司建立了上海市院士專家工作站,引進工程院院士,開展關鍵難題攻關和新領域探索性研究,并與天線與微波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建立了天線測量技術聯合實驗室,為增強公司自主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提供前瞻性技術支撐。
拓展5G、智能駕駛應用市場
雖然國外巨頭的先發優勢使得國內企業面臨著較大的競爭壓力,但在自主可控的要求之下,國內企業也將迎來重大的發展機遇,這給霍萊沃帶來了更大的市場空間。周建華告訴記者,抓住國產替代帶來的巨大市場,已經成為公司發展的戰略重點。
周建華表示,本次在科創板發行上市,將是霍萊沃發展歷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公司將以本次發行和上市為契機,通過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實施,努力創造更加優良的業績,鞏固和增強行業地位,驅動公司持續、健康、快速發展,不斷提升企業價值。
根據招股書,公司擬進一步強化軟件研發能力,將系統仿真技術向云計算新架構應用擴展;同時,擬將現有相控陣校準測試業務升級并擴展至包含研發、生產及應用的全產業鏈的測試,并從實驗室環境測試擴展至裝備真實使用環境下的測試。此外,公司還計劃擴展電磁場仿真驗證分析和相控陣校準測試業務在5G、智能駕駛和低軌衛星等業務方面的應用領域。
以5G業務為例,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5G業務在手訂單金額(含稅)為2412.05萬元。基于在相控陣雷達領域的技術積累和創新,目前公司在5G通信領域已成為中興通訊5G基站產線測試系統的主要供應商之一。募投項目“5G大規模天線智能化測試系統產業化項目”,將提升公司5G大規模天線智能化測試系統的開發能力及交付能力,從而加速5G基站及多形態終端、低軌衛星的研發和生產效率,推進5G與低軌衛星等未來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化進程。
“未來,我們還將在自主創新的道路上繼續走下去。”周建華表示,霍萊沃在做大優勢業務的同時,還希望通過研發的迭代推動行業應用進一步豐富,進而推動中國仿真產業生態的繁榮。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