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殷高峰
近日,陜西榆林的首家主板上市公司北元集團將投資22.67億元建設募投項目配套產氯裝置。“本次投資是為了進一步優化公司的產品結構,延伸公司的產業鏈。”北元集團副總經理、董秘劉建國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根據北元集團4月19日晚間發布的公告,公司擬在陜西省榆林市神木錦界工業園區內投資建設募投項目配套產氯裝置,供給募投項目。同時公司表示,主產品氯氣不僅可以配套解決下游裝置原料供應問題,并可以生產50wt%燒堿,99wt%片堿等產品,作為商品外賣;氫氣可一部分供給現有100萬噸/年聚氯乙烯項目,替代現有電解水制氫裝置,節約能源,一部分供給甘氨酸裝置,剩余部分作為產品外售或作氫能源。本項目估算總投資22.67億元,使用自籌資金建設。
“實施這個項目是公司做強主業的重要一步。”劉建國表示,該項目對進一步發揮鹽資源優勢、做精主業、助力氫能源發展有重要作用,為公司涉足新材料及氯下游精細化工領域打好基礎。
據了解,該項目不僅為募投項目提供生產原料液氯,而且可充分的發揮和利用當地鹽業資源,產品成本優勢較為明顯。
“同時,該項目做到技術先進、設計優化、產品質量高、能源綜合利用率高、消耗低、環保措施得當,各項設計指標達到了國內、外先進水平,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有機統一。”劉建國表示。
根據公告,本次項目預計建成達產后,經測算,正常產品年銷售收入約14.14億元,凈利潤約1.91億元,項目投資回收期(含建設期)約8.3年(稅后)。
作為陜西榆林的第一家主板上市公司,北元集團依托榆林地區豐富的煤炭和原鹽資源優勢,自設立以來,一直致力于一體化經營,以自備電廠為紐帶,建設以PVC為核心“煤—電—電石—氯堿化工(離子膜燒堿、PVC)—工業廢渣綜合利用生產水泥”的一體化循環經濟產業鏈,有效降低了廢棄物排放,資源在生產全過程得到高效利用。
“公司氯堿產業鏈將當地的煤炭和原鹽等優勢資源轉化為主要產品聚氯乙烯和燒堿,并利用生產過程的廢料產出水泥等產品。”劉建國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公司產業鏈中,以當地煤炭為基礎原料,生產蘭炭并發電;以蘭炭為原料,電為熱能生產電石;以電石和原鹽為原料生產聚氯乙烯樹脂和燒堿;以化工生產產生的電石泥渣與熱電鍋爐排出的爐渣及粉煤灰為原料生產水泥。整個循環生產過程有效降低了廢棄物排放,實現了資源綜合高效利用,改變了氯堿產業“高耗能、高污染、資源導向”的傳統生產模式,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有機統一。
公司目前已具備樹脂、水泥、堿、氯、酸、電石等6類,48種產品的生產能力。目前年產聚氯乙烯110萬噸、燒堿80萬噸、水泥220萬噸、電石50萬噸,聚氯乙烯生產規模位于行業第三位,是陜西省最大的鹽轉化項目,也是全國單體最大的聚氯乙烯生產企業。公司部分樹脂產品能夠與高端乙烯法樹脂質量媲美,暢銷華南、華東等國內市場,遠銷東南亞、非洲等國際市場,已經在行業內建立起良好的產品口碑和較大影響力的市場品牌。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受到沉重打擊,中國有效控制疫情,國內經濟持續恢復,穩定回升。劉建國表示,面對疫情蔓延與嚴峻的經濟形勢,公司一是深入推行“低成本”戰略,建立健全“大成本”統籌管控經濟責任體系,深挖利潤“增長點”,堵住效益“出血點”,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全要素開展增收節支創效工作。二是以優化過程控制為抓手,深挖系統潛能。全年實施技改項目29項,提升了生產系統智能化、自動化水平,形成“安穩長滿優”的良性循環。主要產品產量全部超越年度奮斗目標,創公司歷史最好水平。
數據顯示,公司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98.54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84億元,同比增長1.43%;利潤分配擬10派2.5元。
“去年一季度主要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主要產品聚氯乙烯銷售數量減少導致凈利潤減少,隨著生產逐漸恢復,去年的總體利潤還是有所增長。”劉建國表示。
“在順周期大背景下,包括化工有色在內的行業業績都在不斷增加。北元集團所在的細分行業領域為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主要從事聚氯乙烯、燒堿等產品的生產和銷售。這個行業受到經濟周期性影響是十分巨大的。”上海濟懋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西安交通大學金融學博士丁炳中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行業大環境漲價情況下,公司的業績增幅不大,說明公司產品競爭力還是有不少的上升空間的。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一季度北元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6.15億元,同比增長27.6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85億元,同比增長55.80%。
“一季度額業績看起來非常漂亮,原因在于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基數比較低。”丁炳中表示,希望北元集團能夠借助順周期的東風,憑借陜北有利的能源優勢,能迅速擴大競爭優勢,早日成長為行業領先企業。
據了解,“十四五”期間,我國政策將緊密圍繞高質量發展而調整,我國氯堿行業發展將進入從規模增長向質量提升的重要窗口期。《蒙特利爾議定書》《斯德哥爾摩公約》和《關于汞的水俁公約》都與氯堿行業密切相關,隨著履約進程的不斷推進以及受控物質清單的增補,履約工作壓力和難度將會進一步加大。其中《關于汞的水俁公約》中要求2032年關閉原生汞礦、2020年聚氯乙烯單體生產工藝單位產品用汞量較2010年減少50%,無汞催化劑在技術和經濟上均可行5年后禁止使用汞催化劑,這使得我國電石法聚氯乙烯面臨更大挑戰。
對于北元集團來說,堅持“創新驅動、綠色發展、延伸增值、核心多元”的發展思路,借助資本市場發展動能,優化升級存量,穩步拓展增量,推動氯堿化工全面轉型發展,探索集鹽化工、煤化工、有機化工原料、化工新材料、高端材料為一體的多產業融合,全力打造國際一流的新型特色化工企業。
“這次的投資項目,就是公司延伸產業鏈的一個重要戰略布局。”劉建國稱。
(編輯 孫倩)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