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低碳,是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詞。今年開始,碳達峰、碳中和成為社會“熱詞”。業內人士指出,就我國而言,二氧化碳排放達峰時間越早,峰值排放量越低,就越有利于實現長期碳中和目標。
5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金賢東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加快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頂層設計文件制定,研究各行業各領域碳達峰、碳中和政策措施。
作為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國企在經濟運行及環境保護上發揮帶頭作用,是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達成的重要力量。5月14日,內蒙古工業龍頭、建設北疆亮麗風景線的排頭兵——包鋼集團披露了其“雙碳目標”:力爭2023年實現碳達峰,2030年具備減碳30%的工藝技術能力,力爭2042年碳排放量較峰值降低50%,力爭2050年實現碳中和。
包鋼集團不僅是國企中較早邁出“雙碳”發展步伐的鋼鐵企業之一,還在科學布局的基礎上提出了快于國家整體進度的發展目標。“包鋼是內蒙古工業龍頭國有企業,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既是我們必須承擔的重大責任,也是必須面對的重大挑戰,更是企業改革發展進程中千載難逢的重大歷史機遇。”包鋼(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魏栓師表示。
綠色底色、紅色本色,工業長子率先落地“雙碳”
中國的經濟發展至今天,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已成為內生要求,“雙碳”目標的確立亦是我國長期發展理念的縮影。
5月14日,包鋼集團碳達峰、碳中和發展規劃研討會暨規劃目標發布會在包鋼賓館舉行,會議發布了包鋼碳達峰、碳中和規劃目標,即力爭2023年實現碳達峰,力爭2025年實現碳中和。這是中國鋼鐵行業第三家、包頭市首家發布碳達峰、碳中和發展規劃的企業。
2020年,中國提出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2020年12月底,《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發布,其中要求:“中國把推進能源綠色發展作為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打贏藍天保衛戰。”
5月18日,在國家發展改革委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金賢東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在抓緊編制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研究制定電力、鋼鐵、有色金屬、石化化工、建材、建筑、交通等行業和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積極謀劃綠色低碳科技攻關、碳匯能力鞏固提升等保障方案,進一步明確碳達峰、碳中和的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
作為重點行業的重點國企,包鋼集團率先推動“雙碳”發展規劃落地,彰顯了綠色底色和紅色本色。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披露的信息,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按照整體部署、系統推進、分類施策、重點突破的原則,加快構建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深入推進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建立在資源高效利用和綠色低碳發展的基礎之上,加快實現生產和生活方式綠色變革,推動2030年前全國碳達峰目標如期實現。
“包鋼集團作為新中國重點建設的第一批鋼鐵企業,主動作為、自我加壓、不辱使命、不負重托,在國家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進程中走在了前列。”規劃目標發布會上,與會專家學者作研討發言時評價道。
業內人士表示,鋼鐵企業作為碳排放大戶,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規劃目標需要不斷投入更多人力、智力、財力,使命艱辛、任重道遠,而包鋼集團下決心提前碳達峰、碳中和,充分體現了作為工業長子的擔當。
深謀遠慮、科學推動,“包鋼方案”貢獻龍頭力量
推動“雙碳目標”的落地,與包鋼集團大力弘揚的“齊心協力建包鋼”的奮斗精神是高度契合的:以節能降耗為主要抓手、以轉型升級為主攻方向、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動力、以綠色發展為最終目的。
“包鋼集團始終高度重視生態保護、綠色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果斷淘汰一大批環保水平較低的設備,投資百億元以上,實施上百項環境治理及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推動整體裝備水平達到國內外一流,滿足國家現行污染物排放標準要求,在節能減排、綠色發展方面取得豐碩成果。”魏栓師介紹道。
包鋼集團方面表示,將全公司之力加快落實《包鋼(集團)公司“碳達峰、碳中和”發展規劃》,統籌實施能源轉型與產業升級,一體開展降碳減排與環境保護,協同推進技術創新與低碳發展,確保企業在新一輪產業革命、能源革命中殺出重圍、占領高地。
包鋼集團碳達峰、碳中和發展規劃獲得了專家學者的充分肯定,而科學性是這一規劃廣受關注的基礎。業內人士認為,這一規劃方案的提出,是基于包鋼集團的發展實際,經反復測算、深入論證、深思熟慮形成的科學結論。
根據專家的建議,包鋼集團將充分發揮優勢,突出自身特色,注重稀土產業和稀土鋼的研發與應用,多元集納各方技術合力,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具體而言,包鋼集團將提前布局、深入籌劃,利用好各類資源,優化相關工藝,科學優化設計短流程工序,將各家企業均能看到的低碳工作致力方向,率先具體落地落實。
此外,包鋼集團還將進一步優化產品品種結構,不斷開發和引入清潔生產技術,協同推進綠色低碳與污染防治工作。同時,運用好包鋼地處內蒙古所具備的政策優勢、區位優勢,全面發揮新能源資源、技術儲備以及擁有一支優秀干部職工隊伍等優勢,不斷創造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助力包鋼實現低碳綠色高質量發展。
為社會貢獻“包鋼方案”,既是龍頭企業的擔當,又是向社會尋求廣泛監督進而推動更好落地的路徑。魏栓師指出,誠邀有關專家學者為包鋼集團“雙碳”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建議,同時,包鋼集團明確提出力爭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時間、路徑與技術方案,鄭重向全社會做出莊嚴承諾,公開接受輿論和社會各界的廣泛監督。
“堅決扛起自治區工業龍頭的責任與擔當,全方位提升企業低碳綠色發展水平,力爭如期實現企業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包鋼集團總經理孫國龍在規劃目標發布會上表態,面向未來,包鋼將不斷堅守國有企業的初心與使命,堅持企業發展與國家戰略同向同行。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19:28 | 聚焦智能化與安全配置 全新智己汽... |
19:27 | ?“景芝芝香·第42屆濰坊國際風箏... |
19:18 | 多賽道布局謀突破 永茂泰2024年營... |
19:18 | 高效兌現用戶承諾 問界M8正式開啟... |
19:17 | 1.3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開閘 專項... |
19:16 | 滬市食品飲料公司經營業績向好 有... |
19:15 | 湘佳股份2024年扭虧為盈 成本下行... |
19:15 | 貴州茅臺亮相第五屆消博會 現場售... |
19:13 | 康泰生物2024年度擬分紅金額占凈利... |
19:07 | 谷雨:以奮斗之名 奏響春日尾聲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