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5月28日是康得新復合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得新”)在A股的最后一個交易日,當日,公司以0.2元/股的收盤價落下帷幕。
今年以來,隨著退市新規的實施,以及“應退盡退”的監管理念貫徹落實,證券市場退市效率進一步提升。《證券日報》記者據上市公司公告梳理,截至5月28日,今年以來已有15家上市公司被交易所終止上市,另外有3家上市公司收到交易所終止上市事先告知書,合計18家上市公司收到交易所“退市通知”。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監管層對于殼公司、僵尸企業的清理,將釋放更多流動性到更需要的企業,助力優質企業做優做強,同時也有利于凈化投資環境,讓投資者更注重企業的價值投資。對于上市公司而言,強調“應退盡退”也是一種“震懾”,使上市公司居安思危、做優做強,才不會被“末位淘汰”。
多元化退市常態化
值得注意的是,康得新在4月6日被深交所終止上市后,曾于4月9日向深交所提交復核申請。5月27日,公司公告稱,深交所上訴復核委員會對康得新作出維持終止上市決定,該決定為終局決定。
證監會日前曾表示,將強化退市監管力度,堅持應退盡退,對嚴重違法違規、嚴重擾亂資本市場秩序的公司堅決出清,打擊退市過程中伴生的財務造假、利益輸送、操縱市場等違法違規行為,對相關機構和個人加大追責力度。
在嚴監管下,今年退市公司數量增多,退市類型也更多元化。具體來看,上述18家收到交易所退市“通知”的公司中,6家觸及面值退市指標,6家觸及財務退市指標,2家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指標(其中,*ST斯太收到深交所重大違法強制退市事先告知書)。此外,*ST航通為主動退市,營口港為吸收合并退市,*ST北訊則是未在法定期限內披露暫停上市后的首個年度報告,收到深交所終止上市事先告知書。天翔環境在2020年5月份被暫停上市后,于今年5月12日向深交所提交了恢復上市申請材料,但未能提交保薦機構出具的恢復上市保薦書。由此,5月14日,深交所向公司出具了不予受理公司股票恢復上市申請和擬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的文件。
“受退市新規影響,今年退市力度顯著加大。從當前退市公司觸及的指標類型來看,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家數較少,面值退和財務退成為主流。這意味著,在退市制度優化后,市場逐步成為公司是否退市的裁決者。”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自退市新規實施以來,退市公司數量顯著增長,退市類型上也較以前更多元化,全方位對上市公司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陳靂表示,全方位多角度對上市公司進行綜合評判,進而制定的退市新規,更能防止一些績差公司、空殼公司鉆空子,保障上市公司整體質量。
逾百家公司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除了上述18家收到交易所退市“通知”的公司,仍有多家上市公司面臨退市風險。從面值退市指標來看,截至5月28日收盤,有11家A股公司收盤價低于1.5元/股,其中2家在1.2元/股左右徘徊。
另外,2020年年報發布后,逾百家公司適用退市新規被“披星戴帽”。具體來看,滬市39家公司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即*ST),其中23家公司觸及退市新規中新設的“營業收入+扣非凈利潤”組合指標;深市68家公司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其中超四成觸及財務組合指標。綜合來看,今年有107家公司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約五成觸及財務組合指標,其余則觸及凈資產為負、財務報告被出具非標審計意見,以及被法院裁定受理重整等指標。
《證券日報》記者進一步梳理“披星戴帽”公司2020年財務數據發現,27家公司2020年營業收入不超過5000萬元,其中,6家營業收入不超過千萬元。若扣除與主營業務無關的營業收入,甚至有公司營業收入“歸零”。從凈利潤來看,有3家公司2020年虧損超過百億元。
“退市新規的財務類退市指標是比較合理的,也是公司上市的基礎指標。若上市公司因為自身原因,連最基礎的上市條件都不能滿足,那么其當前實力已經與‘上市公司’的頭銜不匹配,此類公司自然是需要清理的。”陳靂表示,根據已經退市的上市公司數量來計算,今年退市公司預計將在30家至50家之間,較2020年顯著增長。
“退市新規中財務指標不僅優化盈利要求,而且明確規模底線,有效壓縮了會計操縱的空間,能夠有力清除僵尸企業和殼公司。”田利輝表示,隨著退市新規的實施,多年積壓的問題公司或僵尸企業會在較短時期里先后退市,故今年退市公司數量會顯著增多。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19:28 | 聚焦智能化與安全配置 全新智己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