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肖偉
6月18日,三一重工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2021年員工持股計劃,計劃以不超過2.7億元,對不超過4205人進行激勵。由于此次公告時間臨近父親節,三一重工員工向《證券日報》記者笑稱,本次持股計劃是“父親節”大禮包。此前,公司在2020年12月份推出的員工持股計劃曾被稱為“圣誕節”大禮包。
“有業績必有重獎”已是三一重工乃至三一集團在管理方面達成的共識,“有重獎必創佳績”也成為三一重工腳踏實地摸索總結出的一個新規律。三一集團董事、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表示:“三一重工將創造更多的百萬富翁、千萬富翁甚至億萬富翁,進而實現‘造富工廠’的夢想。”
“圣誕節”大禮包已發放
“父親節”大禮包在路上
此次三一重工推出的員工持股計劃設立規模不超過2.7億元,員工持股計劃的股票來源為公司回購賬戶已回購的股份,資金來源為公司根據薪酬制度計提的獎勵基金。此次員工持股計劃擬購買的已回購股票價格為35.73元/股,是公司股票回購均價12.70元/股的281%。持股計劃的參加對象共計不超過4205人。截至2020年年末,三一重工在職員工數量為2.46萬人。照此計算,此次三一重工員工持股計劃將覆蓋公司超17%的員工。根據配售計劃,此次員工持股計劃中,董監高的持股份額為2336.96萬元,僅占總份額的8.67%;中層管理人員、關鍵崗位人員、公司核心業務(技術)人員的份額為2.46億元,占總份額的九成以上。三一重工如此厚待發揮關鍵作用的一線員工,被員工贊譽為“父親節”大禮包實不為過。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2020年12月,三一重工曾推出2020年員工持股計劃,實施規模1.4億元,涉及共計2246名員工。員工持股計劃的資金來源同樣為公司根據薪酬制度計提的獎勵基金。這一員工持股計劃被三一重工員工喜稱“圣誕節”大禮包。
三一重工工作人員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大禮包’一說體現了員工發自內心的高興和贊嘆,認為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公司的認可和勉勵,認為自己的命運和公司的將來密不可分。”上述人士還表示:“員工持股計劃是公司激勵員工的常規方式,可以留住和激勵核心員工,同時促使核心員工更加關心企業業績,助推企業市值與個人價值的同步增長。在員工持股計劃之外,公司還有多種激勵措施與員工分享經濟成果。有業績必有重獎,有重獎必創佳績,三一員工始終斗志昂揚。”
有業績必有重獎是共識
有重獎必創佳績是規律
“有重獎必創佳績”是三一集團在經濟領域摸索總結出的新規律。為此,三一重工和三一集團上下均對“有業績必有重獎”達成了共識。
為實現“產業報國”夢想,1994年,梁穩根決定從漣源縣城搬遷到長沙星沙,實施三一集團發展史上的“雙進”戰略。1995年初,在全新的長沙產業園投產的前一天晚上,梁穩根決定對公司員工們做出一個重要承諾:每取得一個重大發展里程碑,就對持有“兌獎券”的員工予以重獎。2003年,三一重工順利實現IPO,“兌獎券”兌現1萬元現金,并更換為24K黃金打造的“金牌”。2007年,三一集團銷售額突破100億元,達到創紀錄的135億元,在職金牌員工每人獲得10萬元。2019年,三一集團成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首家銷售額過1000億元的企業。2021年2月28日,梁穩根親自為全體金牌員工每人頒發100萬元獎金,并表示:“三一集團永遠不會忘記每位員工的貢獻。等到三一集團旗下上市公司總市值達到1萬億元時,再獎勵每位金牌員工500萬元。”
向文波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通過股權激勵,共享經濟成果,三一重工必然會創造更多的百萬富翁、千萬富翁甚至億萬富翁。企業幫助員工成功,員工必然回報企業,幫助企業成功。這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規律。”
三一重工的工作人員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12年間,三一重工經歷了兩輪周期的調整。2008年金融危機時,員工主動選擇與公司共渡難關。當年適逢汶川大地震發生,梁穩根承諾,將同樣重獎在抗震救災中做出特別貢獻的員工。2012年,行業斷崖式下滑,三一重工每一位員工始終不忘初心,堅守主業,通過嚴控風險、轉型升級,最終穿越熔爐,實現更加強大健康的發展,公司銷售額邁上1000億元新臺階。員工與三一重工共同經歷風雨、挫折與成功,也收獲了比金錢更重要的財富與榮耀。”
《證券日報》記者發現,三一重工曾在2012年12月5日推出覆蓋面較廣的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這可能是三一重工“圣誕節”大禮包誕生的最初起源。在2012年的股權激勵計劃中,1.55億份為股票期權,行權價格為9.38元/股;2334.59萬份為公司限制性股票,授予價格為4.69元/股;股票來源為公司向激勵對象定向發行的新股。此次獲得股票期權激勵的員工數量為2108人,獲限制性股票激勵的員工數量為1408人。時至今日,仍有許多三一重工的老員工對當年的“圣誕節”大禮包印象深刻:“當年,我們選擇了相信三一并堅守陣地。后來,我們迎來了產業復蘇、春暖花開。三一是我們的大學,也是我們的家庭,我們始終對三一心存感激。”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