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鶴 見習記者 馮雨瑤
7月5日,貴州航宇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宇科技”)在上交所掛牌上市。上市首日,航宇科技收報39.12元/股,上漲240.77%,成交額8.42億元,換手率75.10%,總市值54.77億元。
資料顯示,航宇科技主要從事航空難變形金屬材料環形鍛件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主產品為航空發動機環形鍛件,一直以來,航宇科技作為上游供應商與國內外主要航空發動機制造企業保持合作關系。
航空發動機被稱為飛機的“心臟”,民航專家、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綦琦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航宇科技的未來發展空間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下游航空發動機產業的景氣度。“如果下游航空發動機制造商的需求增加了,那么航宇科技的產品訂單量也會隨之增多,這是可預見的。”
深耕航空發動機環形鍛件領域15年
航宇科技于2006年成立,至今,公司已在航空發動鍛件機環形領域深耕15年。
環形鍛件是航空發動機的關鍵鍛件。據了解,因工作條件惡劣疊加工作時間較長等因素,航空發動機環形鍛件在整個零部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要知道,航空發動機機匣長時間要承受50-60個大氣壓而不能變形和損壞,相當于蓄水175米的2.5個長江三峽大壩所承受的水壓;而在強氣壓下,航空發動機零部件的工作時間往往要在3000小時以上。由此,也就對航空發動機環形鍛件在整個壽命期內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基于在技術及質量等“硬本領”上的過關,航宇科技長期與國內外主要航空發動機制造商建立了合作關系,其中,公司的境內客戶包括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航發”)各下屬主機廠及科研院所;境外客戶包括GE航空、普惠(P&W)、賽峰(SAFRAN)、羅羅(RR)、霍尼韋爾(Honeywell)、MTU等國際知名航空發動機制造商。
航宇科技招股書數據顯示,2018年-2020年航宇科技實現營業收入3.33億元、5.89億元、6.71億元,同期凈利潤0.24億元、0.54億元、0.73億元。值得關注的是,2018年-2020年公司來自中國航發下屬單位的銷售收入占比分別為41.97%、49.78%、56.07%。
當前,我國航空發動機制造產業主要由中國航發主導。綦琦向記者談道:“公司下游的客戶主要是中國航發,這是比較穩定的,所以航宇科技未來的成長性很大程度上要看中國航發業務進展的情況,而從國外客戶這方面來看,事實上伴隨著國際關系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增加,反而會有一定的風險。”
與下游客戶中國航發持續、穩定合作是航宇科技的一大優勢。不過,航宇科技也在招股書指出,如果未來客戶經營策略或采購計劃發生重大調整,公司產品或技術如不能持續滿足客戶需求,或公司與上述客戶的合作關系受到重大不利影響,可能導致公司面臨流失重要客戶的風險,進而對公司后續的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中長期發展前景可觀
作為航空發動機環形鍛件的主要供應商,航宇科技的市場空間與航空發動機領域的發展具有正向關聯度。
“航空發動機是人類迄今為止最為復雜的工程技術之一,目前能造飛機的國家不少,但真正能獨立研制航空發動機的卻很少,比如軍用航空發動機多由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俄羅斯等國家主導。”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航空發動機制造雖與美英法還有不小差距,但也可以看到,已經有部分廠商從零部件開始入手,成為國際廠商的供應商,比如現在上市的航宇科技,就是其中的一個。”
“我國在這方面起步較晚,基礎較為薄弱,不過隨著技術環節不斷突破加之國內政策的傾斜,攻堅克難只是時間問題,航空發動機行業會迎來飛速發展,航宇科技的中長期發展也會相當可觀。”綦琦告訴記者。
據了解,隨著航空發動機的不斷發展,市場對零部件環形鍛件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波音公司發布的《CommercialMarketOutlook2019-2038》顯示,2038年全球商用飛機數量為50660架,未來20年將新增商用飛機約44040架,市場價值約6.8萬億美元;同時,空客公司發布的《AirbusGlobalMarketForecast2018-2037》顯示,2037年全球商用飛機數量為47990架,未來20年將新增商用飛機約37390架,市場價值約5.8萬億美元。
按照兩家預測市場價值的平均值計算,按照航空發動機占飛機整機價值20%的比例保守估計,未來20年航空發動機新裝市場價值約為1.26萬億美元,備用航發市場價值約為1260億美元,新增航發市場總計約為1.38萬億美元。按照航空發動機環形鍛件占航空發動機價值的6%計算,未來20年全球航空發動機環形鍛件市場價值約為831.6億美元,平均每年約為41.58億美元。
(編輯 孫倩)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