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學毅 張文娟
近日,河南鄭州、焦作等多地遭遇極端強降雨,防汛形勢十分嚴峻。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7月27日,已有157家上市公司和海外上市的中國企業通過捐資、捐物等各種形式馳援河南,可統計的捐款捐物合計23.71億元。其中,方大集團捐贈1億元人民幣和1億元救災物資,工業富聯代表富士康科技集團捐款1億元,拼多多宣布首期捐款1億元。許多公司調動產品、技術等資源緊急馳援。
“中上協高度關切此次災情,并第一時間向河南上市公司協會暨各河南轄區上市公司表示誠摯慰問。”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廣大上市公司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擔當精神迅速行動,積極馳援。
八方馳援 “豫”見真情
一方有難,八方來援。百余家A股上市公司及其相關方第一時間馳援河南。
通訊系統是救援生命線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保持通信暢通,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興通訊、華為等迅速開展行動。
中國聯通緊急調動北京、天津、山西等13個省公司應急通信技術人員417人,應急通信保障車輛160輛,發電油機77臺,馳援河南;中國移動吹響通信搶險“集結號”,各級單位聞“汛”而動,河北、山西、江蘇等八省公司的黨員突擊隊組成118支支援隊伍火速馳援河南,支援各類應急保障車輛144輛、油機457臺,協助做好現場發電和故障搶修工作;中興通訊河南分公司的155名工程師,24小時值守在一線,與運營商客戶攜手守護網絡通信生命線。華為187名工程師堅守一線,68名研發專家遠程支持,全力協助當地運營商進行網絡修復與維護工作。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截至7月27日12時,除仍浸在水中等特殊原因無法修復的基站外,鄭州市全域移動通信服務恢復到災前正常水平。
在供電方面,特銳德支援河南災區大型高中壓箱式變電站設備61套,馳援的電力設備總價值合計5600余萬元;滿足電力總容量20萬千瓦,能夠幫助河南電網50余座大中小型變電所快速恢復供電。
得知前線救援工作醫藥物資匱乏,醫藥企業也立刻行動起來。以嶺藥業、復星醫藥、邁瑞醫療、愛爾眼科等數十家生物醫藥類上市公司緊急調配個人防疫及消殺物資馳援重點災區。
“希望通過主流媒體做好上市公司馳援在行動的系列宣傳,推動樹立中國企業的良好社會形象。”中上協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更重要的是,發揮上市公司引領的榜樣作用,鼓勵引導更多的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投身到此次馳援河南行動當中。
自救+他救 “兩手”都很硬
《證券日報》據河南上市公司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河南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東、新三板公司在開展自救的同時,積極參與社會救援,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截至目前已捐款捐物總金額超過2.8億元,彰顯了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河南公司的使命擔當。
受災企業新鄉化纖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未發生人員傷亡,但是公司位于鳳泉區的粘膠長絲生產基地受到了暴雨災害的影響,其中鳳泉區廠區粘膠長絲產品部分成品倉庫進水、部分生產設備被淹。公司位于經濟開發區的氨綸生產基地和粘膠長絲生產線主要廠房、設備和基礎設施未受到損壞,生產秩序基本穩定。”
身處災區的焦作萬方在積極自救的同時,還進行了捐贈。公司雖然被迫緊急停產,但為踐行社會責任,擬通過定向捐贈的方式,向河南省慈善總會捐贈200萬元,用于支持河南省焦作市及焦作市馬村區的防汛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
牧原股份擬捐贈人民幣1億元,用于鄭州等災情嚴重地區的防汛救災、群眾幫扶、衛生防疫及災后重建工作。對于公司目前在新鄉有兩個子公司,公司方表示,一個在建,一個還沒有建設,對公司生產經營沒有重大影響。
災情來襲,食品保障是頭等大事。食品類企業自救同時也紛紛慷慨解囊。
雙匯集團擬通過鄭州市慈善總會向災區捐贈人民幣1500萬元,并向鄭州、洛陽、新鄉、焦作等受災嚴重的地市捐贈肉類制品50000箱;三全食品創始人陳澤民向鄭州慈善總會捐款1000萬元,公司擬捐贈價值1000萬元的產品及提供相關服務工作,在搶險救災期間持續為特定單位人群捐贈自產速凍及自熱食品。好想你也捐贈現金和產品(清菲菲、即食棗等產品)人民幣1000萬元。
為架起暢通的交通生命線,中原高速使出了渾身解數。“汛后,重點對沿線路面、邊溝、橋梁泄水孔、水毀等進行排查,對發現的安全隱患問題排查臺賬,限時進行修復,嚴防發生次生災害;對雨后路面堆積物、淤泥、雜物等水毀痕跡及時進行清理,消除安全隱患,確保路面干凈平整。”中原高速證券事務代表楊亞子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為確保救援物資及時到達受災群眾手中,公司緊急啟動保通應急預案,設置救援物資專用綠色通道,在崗人員齊上陣,做好車輛疏導分流,指揮應急物資運輸車輛優先通行,努力為救援搶險工作出一份力、獻一片愛心。”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