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鐘恬
近日,證券時報新三板高質量發展系列報道走進了貝特瑞位于深圳市光明區的工業園,與公司總經理、研究院院長任建國和公司董事會秘書張曉峰面對面交流。
上半年,貝瑞特業績出現大幅增長。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將進入發展快車道,公司作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行業龍頭迎來了難得的機遇。任建國表示,從2021年到2030年將是這個行業的黃金10年,也是貝特瑞的黃金10年,公司正在加快謀劃與布局,公司的戰略是要持續保持龍頭地位,甚至在市占率等方面進一步做強。談及投資者最關心的轉板問題,任建國表示,在相關政策明確以前,公司暫無轉板申請計劃。
年銷售額有望大增
經歷了去年凈利潤的短暫下滑之后,貝特瑞今年上半年業績出現爆發式增長。
7月5日晚,貝特瑞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業績預告,預計今年1月至6月實現歸母凈利潤7億元至7.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18.61%至241.37%,其中一方面就是由于下游電池生產商加大生產力度,電池材料市場需求迅速提升,帶動公司正負極材料銷量大幅增長。
“其實,從去年四季度開始,整個市場就爆發了。”任建國說,“特別突出的是人造石墨,這一塊原來是貝特瑞的短板,但今年需求量也是非常大,因為包括海外一些客戶以及國內兩大巨頭寧德時代、比亞迪,現在的需求都非常大,都是屬于供不應求的狀態,這種情況,我覺得還要持續一段時間。”
對于這種供不應求狀況持續的時間,任建國估計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現在又強調碳中和、碳達峰,包括內蒙限電,所有的新建項目能耗指標是第一要素,沒有這個你拿不下來,所有都談不了。現在所有的省份都在嚴控能耗指標,需求這么旺盛,這邊又在控制能耗,這種緊張情況我覺得還是會持續很長時間。”
任建國表示,這一行業將迎來黃金10年,“從2021年到2030年是這個行業的黃金10年,也是貝特瑞的黃金10年,更是我們團隊的黃金10年。現在是市場需求起來了,不像前幾年是政策扶起來的。“資料顯示,公司準確把握各細分應用領域的市場機會,覆蓋了以松下、三星SDI、LGES、SKI及村田等為核心的國際主流客戶群體,也覆蓋了以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力神、億緯鋰能及鵬輝能源等為代表的國內主流客戶群體。
對于今年業績,貝特瑞預計銷售額方面有可能會大幅增長,“我們一直講百億目標,已經講了好幾年了,今年應該是最接近這個目標了,而且這還是在我們把磷酸鐵鋰業務剝離后實現的。”任建國說。據公告披露,公司正極材料的毛利率大概在15%~20%之間,負極材料的毛利要高一些,基本上都穩定在30%~35%之間,正、負極的毛利還是有一定差異。任建國認為,正極業務之前的主要矛盾就是產能利用率太低,今年是產能完全釋放了。“前面幾年主要是產能沒有發揮出來,但是今年高鎳基本上是滿產滿銷的情況。”
當問到公司今年的業績有沒有新的增長點時,任建國表示,所有的材料都是新增長點,因為所有的材料都在爆發式增長。“去年負極發貨量不到8萬噸,今年發貨量預計將會大幅增長。此外,人造石墨肯定是增幅比較大的,天然石墨、高鎳也是這樣子,就是增幅不一樣而已。”
對于未來行業的變化趨勢,任建國表示這個賽道的黃金10年應該是比較明確的,“真的以前沒有這種感覺,現在覺得這是一個國民經濟的主戰場了,包括海外也是,你看現在美國非常重視,拜登上來了以后也要求本土化,可能也會刺激美國產業的發展。歐洲的一些老牌工業強國也是這樣子。現在已經完全是市場驅動了,已經到了這個階段。”
保持龍頭地位
拓展海外市場
貝特瑞成立于2000年8月,隸屬于上市企業中國寶安,屬于新能源新材料~鋰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制造業,按照產品分類,主要有正極材料、負極材料、其他品種、天然鱗片石墨、石墨制品加工等產品,具體包括天然石墨負極材料、人造石墨負極材料、硅基等新型負極材料與高鎳三元正極材料(NCA、NCM811等)等鋰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該等材料是制造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消費電子電池、儲能電池的核心材料。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貝特瑞的鋰電池負極材料產量及市占率連續八年位列全國首位。從增長趨勢來看,2018~2020年間,貝特瑞的產量由4.54萬噸增加至8萬噸,市占率由17.26%增長至22%,龍頭地位穩固。“負極一直是老大,而且要持續做老大,公司的這個戰略是非常清晰的。做全面的老大,除了市占率以外,還有包括技術、成本、品質、人才這些方面,這也是寶安集團對貝特瑞的要求”,任建國表示,貝特瑞是中國寶安在新能源、新材料板塊的最重要布局。
他強調,龍頭老大的地位肯定是要始終牢牢地把握在手里,甚至要進一步做強,包括市占率,“我覺得我們對市占率還有更高的要求,想把市占率做得更大一些,保持龍頭地位。”
今年新能源汽車行業火爆,產業鏈上相關企業都明顯出現業績大增的現象,貝特瑞作為龍頭,在戰略布局上自然更加領先一步。任建國介紹,今年所有的工廠都在擴產,其中負極材料的5個工廠都在擴產,包括原來有基地的進一步擴大規模,還有新建的四川工廠和山東工廠,要做一體化項目;正極也有大動作,就是和SKI、億緯鋰能合資建設5萬噸高鎳基地。
今年5月,貝特瑞公告,子公司天津市貝特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擬在其現有廠區(天津寶坻九園工業園區)內投資年產4萬噸的鋰電負極材料建設項目,項目計劃總投資約7.62億元,預計于2022年上半年投產,而在3月份,也傳出貝特瑞與京陽科技合作建設人造石墨負極材料一體化基地項目的消息。
對于公司之前退出磷酸鐵鋰業務,然后增資投入鋰電池高鎳三元正極材料項目,任建國介紹,主要還是受制于投資能力,“因為我們有三個板塊:負極、磷酸鐵鋰、高鎳,我們三個板塊如果都同步去投的話,壓力太大,所以正極業務就把磷酸鐵鋰剝離了,然后集中去投高鎳。”
2020年公司業務曾一度受到國外疫情影響,不過任建國表示,國外疫情現在對于業務來講已經沒有什么影響了,對生產經營市場這一塊來說沒什么問題,可能就是對運輸有影響,“只要物流沒有問題的話,從終端市場的需求來講,我看是沒問題的,現在真的是形成了疫情防控的常態化。”
研發持續高投入
在貝特瑞4月底公布的2021年一季度財報中,有一個數據引起投資者的關注:一季度研發費用達到1億元。
任建國回應,研發方面肯定要持續投入,因為貝特瑞的核心就是創新,企業文化里面“創新引領”4個字就用了三遍。不過,任建國表示,現在研發方面最頭疼的是沒有場地,“這幾年公司的規模越來越大,明年要求把深圳坪山的基地用上,把研發這塊搬到坪山,改善條件,因為那邊面積比較大。”
據了解,貝特瑞秉承“創新引領”的核心價值觀和經營理念,始終堅持以技術創新為引領,通過持續研發投入,取得了豐碩的技術研發成果,獲得國家、行業與市場的廣泛認可。公司組建了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廣州海關化驗中心合作實驗室,獲得了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等認證,還掛牌了多項省級或市級工程技術中心或實驗室。
公司在鋰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領域以及石墨烯等新能源、新材料領域形成了一系列行業領先的專利和專有技術成果,率先在境內外實施了石墨負極材料、硅基等新型負極材料、高鎳三元正極材料以及石墨烯及相關電極材料等方面的系列化發明專利布局,截至2021年1月公司已獲授權專利權286項,其中發明專利213項(國內發明專利172項,國外發明專利41項)。公司主導及參與制定的2項國際標準和12項國家標準已發布實施,目前仍有多項國際/國家標準在制定中。
自成立以來,貝特瑞或下屬子公司主導或參與了包括7項國家863計劃項目、近30項省部級重大或專項科研項目在內的近50項政府科研項目,且參與了《新能源汽車產業十三五規劃》和工信部委托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牽頭負責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的制定工作。
2019年和2020年,貝特瑞的研發費用分別為2.39億元和2.50億元,占當年營收的5.44%和5.61%,持續保持增長。
暫無轉板計劃
在去年底沉寂了一段時間之后,今年貝特瑞由于業績爆發、股價飆漲,再度成為精選層乃至新三板的“人氣王”。
截至7月21日收盤,貝特瑞收于76.95元,今年以來其股價已翻了一番,累計上漲100.60%。目前貝特瑞市值為373.50億元,在精選層排名第一,在整個新三板則坐第二把交椅。新三板第一大市值公司為永安期貨,其有意于上交所主板上市,目前已完成了招股說明書預披露更新,一旦永安期貨“轉板”成功,貝特瑞將接位成為新三板市值“老大”。
2015年,貝特瑞在新三板掛牌交易,2020年7月,公司首次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4000萬股,募集資金總額16.7億元,晉級新三板精選層。根據公開發行說明書,貝特瑞此次募資主要用于惠州市貝特瑞年產4萬噸鋰電負極材料項目、年產3萬噸鋰離子動力電池正極材料項目(二期),以及補充流動資金。其中,正極材料項目建成后,將新增年產1.5萬噸高鎳三元的生產能力,合計形成3萬噸的高鎳產能,若全部達產將可創造40-50億的產值,為公司后續開拓高鎳三元正極材料市場奠定基礎,有利于提升公司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的市場占有率,進而增強公司盈利能力。
據任建國介紹,精選層募投的兩個項目,惠州市年產4萬噸鋰電負極材料項目已經投產了,這個項目做得很成功,基本上實現了投產即達產,因為正好趕上市場需求旺盛的情況;另外一個就是1.5萬噸高鎳三元項目,也已經試生產。
在問到公司對掛牌精選層以來的股價表現是否滿意,怎么看待現在的估值時,張曉峰認為,掛牌新三板對貝特瑞是個機會:在新三板持續改革的背景下,整個市場確實是越來越好的,包括我們從創新層到精選層,實際上流動性在改善,融資功能也是在增強的,“我們在創新層的時候,2017年融了7.5億元之后就融不到錢了,但是去年精選層一出來,我們一下就融了16億多,有效地支持了公司的擴產。”張曉峰表示,公司未來還會有資金要求,希望精選層再融資的規則盡快出臺,“新三板確實是越來越好了,但是跟A股比還有差距,希望這個差距能夠縮小一些。”
對于外界最為關心的是否有轉板規劃這一“必答題”,任建國回應,目前沒計劃,還是因為分拆上市的問題,要看看后續對分拆有沒有什么新的突破,“目前沒有路徑,我們就在等待。”任建國表示,只要有政策,就會積極考慮。
雖然貝特瑞能否轉板有待政策突破,但其參股公司芳源股份科創板上市已經獲批。目前貝特瑞持有芳源股份4803萬股,占其首發前總股本的11.2%,為第二大股東。芳源環保主要業務是利用含鎳、鈷廢料生產、銷售鎳電池和鋰電池正極材料。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