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春蓮 見習記者 張曉玉
7月29日,福成股份披露2021年半年報,為河北首家披露半年報的上市企業。
福成股份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36億元,同比增長39.2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904.14萬元,同比增長120.4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凈利潤9354.42萬元,同比增長142.06%。
福成股份表示,2021年上半年本公司食品板塊繼續保持穩步發展,盈利能力與去年持平。利潤增長的因素主要來源于餐飲和殯葬兩個板塊。隨著疫情的穩定,餐飲和殯葬兩個板塊也幾乎回到了疫情前的業績水平,銷售收入較去年同期有大幅度的增長,致使利潤也有了大幅度的增長。同時今年糧潤生態農業的運營也為公司帶來了一定的利潤。
餐飲創近5年來利潤水平新高
福成股份主業為肉牛養殖屠宰及食品加工,2013年12月通過并購增加餐飲公司,2015年福成股份完成了靈山寶塔陵園的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公司進入殯葬服務行業,成為A股唯一一家擁有殯葬陵園業務的公司。
從公司主營業務來看,殯葬業務方面,福成股份靈山寶塔陵園經營業務在2021年度有了顯著的增長,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7610萬元,與去年同期3102萬元相比增長了145%;上半年實現凈利潤4323萬元,與去年同期1050萬元相比增長了312%。
餐飲業務方面,福成股份目前餐飲直營門店有30家,上半年完成營業收入9920.9萬元,實現凈利潤950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扭虧為盈,創近5年來利潤水平新高。
添翼數字經濟智庫高級研究員吳婉瑩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21年上半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3%,餐飲收入同比增長48.6%,隨著疫情的穩定,餐飲相關消費規?;净謴椭?019年同期水平。在行業環境改善的大背景下,福成股份在餐飲方面的銷售收入也較去年實現大幅增長,帶動利潤水平同步大幅提升,基本恢復至疫情前的業績水平。”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2月4日,福成股份與當地6名自然人(農民)合作成立糧潤生態農業。福成股份出資880萬元,股份占比88%。成立糧潤生態農業初衷是帶領當地農民致富,促進農業發展。半年報顯示,糧潤生態農業今年上半年承攬植樹綠化業務,并實現了收入和利潤,實現營業收入2706.42萬元,實現凈利潤1509.48萬元。
重啟肉牛養殖和屠宰加工業務
今年除了上半年餐飲和殯葬兩個板塊業績大幅增長外,福成股份還官宣了另一重要決定。而這一決定,在業內人士來看,有望成為公司未來業績增長的新動力。
7月8日福成股份公告,公司擬重啟肉牛養殖及屠宰加工業務,并租用福成集團部分土地及附屬建筑物等。
談及公司此前出售肉牛養殖及屠宰加工業相關資產及業務的原因,福成股份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談道:“主要原因是該行業處于持續虧損狀態,其疲弱態勢已影響公司業績的進一步提升。通過對虧損產業處置,預計每年可減少虧損約1500萬元。另外,國內肉牛養殖及屠宰加工業受京津冀環保治理升級影響,行業面臨遷出風險,同時澳洲肉牛養殖業雖環境未發生變化,但由于近幾年投入大、產出少,處于虧損狀態。”
對于如今重啟肉牛養殖和屠宰加工業務,上述負責人表示,一方面是公司下屬三河肉牛養殖分公司、三河肉牛屠宰分公司始終保持肉牛養殖與屠宰加工業務資質。為了有效配置資源,將公司肉牛養殖及屠宰加工資質與福成集團的土地資源有效結合,公司擬重啟肉牛養殖及屠宰加工業務;另一方面,當前國家政策比較支持牛肉羊生產發展。
據了解,農業農村部于2021年4月20日發布《推進肉牛肉羊生產發展五年行動方案》文件,提出到2025年,牛羊肉自給率保持在85%左右;牛羊肉產量分別穩定在680萬噸、500萬噸左右;牛羊規模養殖比重分別達到30%、50%;重點推進良種繁育、發展適度規?;B殖,建設100個示范場、逐步完善屠宰加工流通體系,推進牛羊肉品牌建設,提升我國牛羊肉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等。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肉類食品加工賽道獨具優勢,符合中央一號文件和相關部委政策指示精神,具有廣闊發展空間。公司重啟肉牛養殖和屠宰加工業務,有望提升營收潛力,促進主營食品加工產值穩健增長。”
(編輯 李波 上官夢露)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