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學毅 見習記者 張曉玉
8月5日,滄州大化披露半年報,公司2021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2.04億元,同比增長106.37%;凈利潤1.75億元,同比扭虧為盈。公司上年同期虧損1.65億元。
中鋼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胡麒牧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滄州大化絕大部分業務都是TDI及相關產品,由于TDI廣泛用于家裝、汽車領域,受下游行業運行景氣的帶動,TDI無論是需求量還是價格都出現明顯上行。因此,今年上半年一方面公司營收實現翻番,另一方面,在TDI產品價格上漲的同時,上游原料成本變動不大,因此產品利潤率出現大幅上升,這也是今年上半年能夠扭虧為盈的重要原因。”
業績受益TDI價格上漲
滄州大化主營業務產品包括TDI(甲苯二異氰酸酯)產品、燒堿產品。公司目前擁有年產15萬噸TDI、16萬噸燒堿、13.5萬噸硝酸、10萬噸聚碳酸酯裝置,是以TDI為主導產品的大型綜合性化工企業。
TDI主要應用于軟泡、涂料、彈性體、膠粘劑。TDI產品最主要的消費行業主要集中在軟體家具、涂料、汽車等行業。
目前國內TDI產品生產企業有8家,分別是上海科思創、上海巴斯夫、萬華化學、巨力化工、滄州大化、甘肅銀光、福化工貿、遼寧錦化(裝置停產中)。據了解,2021年中國TDI產能約137萬噸。
TDI產品目前占滄州大化總營收的90%以上。公司上半年實現TDI生產8.18萬噸,銷售均價1.24萬元/噸,去年同期銷售均價0.89萬元/噸,同比上漲39%。公司TDI及相關產品平均毛利率達到了22.68%,產品毛利率較去年同期提升49.54%。
今年上半年整體TDI市場具有高景氣度,年初TDI價格從1.23萬元/噸(含稅)上漲到1.8萬元/噸(含稅),經過兩個月短暫上揚后,從3月份開始隨著海外兩大主力裝置陸續開車導致出口銷量萎縮。市場價格從3月中旬的1.8萬元/噸(含稅)下滑至6月底的1.3萬元/噸(含稅)。
TDI價格的上漲為滄州大化的業績提供支撐。滄州大化表示,報告期內,TDI銷量、價格均高于去年同期,導致營業收入升高。進入2021年,公司密切關注國內外經濟形勢走勢,及時了解TDI國內外主要裝置生產運行情況,公司調整銷售策略,確保在價格相對高位加快、加大出貨量;并圍繞周邊高利潤區域銷售為主,不斷提高散水占比,同時通過海陸聯運方式擴大銷售半徑,確保公司效益最大化。1-6月京津冀魯豫區域市場占有率達到68%,同比提升13%,努力實現了企業效益最大化。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對記者表示,上半年國外TDI市場需求高漲,國外工廠受諸多因素影響產能供應不足,國內公司因此受益。滄州大化是我國首家規模生產TDI的企業,TDI是其主營產品,由于市場需求擴大,滄州大化上調TDI價格,公司銷量增長,業績大幅上升,實現盈利。
對于下半年的行情,滄州大化稱,上半年市場供需博弈激烈,供大于求的態勢依舊明顯,預計下半年行情核心受廠方庫存狀態與下游客戶需求影響,出口是否保持高銷量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
共聚硅PC產品引市場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在滄州大化公布半年報后,投資者對于公司共聚硅PC產品頗為關注。
《證券日報》記者發現,因半年報中對于共聚硅PC產品并無太多信息,投資者紛紛在上證e互動留言詢問公司共聚硅PC項目進展情況。
關于共聚硅PC項目,滄州大化曾在7月13日公布,公司共聚硅PC產品于近日一次投料試車成功。公司稱,共聚硅PC是高端PC產品,發展空間廣闊,市場潛力巨大。該產品的成功產出,使公司成為國內第一家連續生產法生產共聚硅PC的企業,填補了該領域國內空白。
不過,滄州大化表示,公司生產的該產品被市場廣泛認可需要一定的時間;當前國外產品主導市場,公司產品投放市場后,在產品品質、質量方面得到下游客戶的認可需要時間,產品銷售價格、市場占有份額、后期市場拓展以及客戶的接受程度存在不確定性。
此外,滄州大化表示,公司PC裝置產能為10萬噸,生產共聚硅PC是在原生產線上進行的工藝改進,生產該產品后原有普通PC產能受到影響,同時也受到當前公司總產能限制。
共聚硅PC屬于高端特種PC中的最頂端層次,與普通PC相比,由于在分子鏈當中融合了有機硅的元素,使其具有耐氧化性、耐高低溫、耐腐蝕等性能。據滄州大化了解,目前國際市場上共聚硅PC市場價格在4萬元/噸左右。
胡麒牧指出,滄州大化共聚硅PC項目打破了國外公司的技術壟斷,不僅使得企業獲得了核心競爭力,也將帶動國內聚碳酸酯行業整體發展水平的提升,同時也提升了產業鏈上下游的供應鏈保障水平。作為唯一的國產替代生產企業,公司一方面面臨巨大的市場紅利,另一方面也意味著向產品多元化布局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編輯 崔漫 上官夢露)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