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學毅
8月16日,錫業股份(000960.SZ)披露半年度報告,公司2021年半年度實現營業收入294.58億元,同比增長30.91%;凈利潤為9.60億元,同比增長375.11%。自公司去年完成云南省首個“退城入園”標桿項目后,搬入新家的錫業股份在產量和技術方面都展現了“新面貌”,開啟高效節能篇章。據業內人士分析,今年下半年,錫金屬或延續上半年價格上漲的“高光時刻”,錫產業有望持續受益。
除錫板塊外,錫業股份的銦板塊也“亮點”凸顯,子公司云南華聯鋅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聯鋅銦”)入選國有重點企業管理“標桿企業”,生產及管理模式得到行業肯定。
園區搬遷后開啟高產環保篇
2020年11月26日,錫業股份錫冶煉異地搬遷升級改造項目(變更)竣工。項目實施以后,公司的錫冶煉生產云南基地展現出全新的面貌,錫冶煉全生命周期均采用國內領先的冶煉和治理工藝。在搬遷后,錫業股份產能等主要經營主標創下歷史新高,開啟高產環保篇章。
2021年半年報顯示,錫業股份的“新面貌”首先表現在產能的增長。公司上半年實現有色金屬產量17.46萬噸,完成年計劃的56.5%。其中:錫同比增長25.5%、銅同比增長26.1%、鋅同比增長11.1%。
同時,公司緊抓上半年有色金屬市場價格持續上漲機遇,重點做好錫產品銷售工作,其中錫錠銷量同比增長59%、錫材銷量同比增長21.4%、錫化工銷量同比增長11.9%、電解銅銷量同比增長17.1%、鋅錠銷量同比增長8%。主要產品銷量增長,促使公司業績實現大幅度增長。
錫業股份董秘楊佳煒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下半年也將抓住市場機遇,發揮‘龍頭’優勢,緊盯市場拓增量,聚焦內部深挖潛,創新引領促轉型,全力以赴狠抓各項工作舉措落實,繼續完成下半年的生產經營目標。”
一方面是產能的提升,可謂“高效”;另一方面則是技術的革新,可謂綠色“節能”。公告顯示,錫業股份擁有一批地測采選冶及深加工行業領軍人才,運用國際先進的高效采礦設備,研發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選礦設備和核心技術及工藝,錫選礦回收率世界領先。
入選“標桿企業”錫銦雙板塊互惠
年報顯示,錫業股份擁有的錫資源儲量和銦資源儲量成就了公司錫、銦雙龍頭產業地位。公司擁有錫金屬勘探、開采、選礦和冶煉及深加工全產業鏈。自2005年以來,錫業股份錫產、銷量累計15年位居全球第一,根據公司自身產銷量和行業組織公布的相關數據測算,2020年公司錫金屬國內市場占有率為47.70%,全球市場占有率為22.58%。
除錫板塊外,錫業股份的銦板塊在今年上半年的“表現”也可圈可點,銦板塊的業務主要由控股子公司華聯鋅銦負責,該子公司還入選了國務院國資委于8月3日公布的國有重點企業管理“標桿企業”。本次入選全國管理標桿企業,是對華聯鋅銦堅持管理創新,夯實管理基礎、健全管理體系的充分肯定。
近年來,錫業股份多次向云錫控股收購華聯鋅銦股份,董秘楊佳煒表示:“華聯鋅銦是不可多得的優質礦山,只要有條件,公司大概率會進一步通過增加股權比例的方式來實現保有權益資源量的增長。”
據了解,華聯鋅銦擁有全國第三位的錫資源儲量、全國第一位的稀貴金屬銦儲量及云南省第三位的鋅金屬儲量,是錫業股份重要組成部分。2021年上半年,錫業股份總計生產錫銦4.32萬噸、34.88噸。錫、銦雙板塊的結合,構成了錫業股份豐富的有色金屬產品線。
有色板塊或延續“高光時刻”
自今年上半年以來,隨著世界經濟開始復蘇,有色金屬板塊價格持續走強,那下半年有色行情能否延續“高光時刻”?
東證有色資深分析師孫偉東認為:“今年下半年,我們比較看好鋁、錫、鎳這三個品種。去年疫情暴發以來電子產品消費維持強勁,很大程度上拉動了錫的消費,尤其是錫的消費端電子消費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預計下半年全球錫基本面延續偏強趨勢。”
受益于相關產品需求增長以及銷售價格上升,上半年錫業股份業績迎來大幅度增長,下半年錫產業或因產品供給端收縮而持續利好。錫業股份也指出,從供給方面來看,2021年上半年海外主要產錫國因疫情而不同程度減產,海外錫錠供應減少,LME錫價長期保持現貨升水;雖然中國國內精錫凈出口大幅增加,部分緩解海外錫錠緊張局面,但受國內環保督察及限電影響,錫錠供應仍趨緊。
融智有色創始人高承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錫業股份是所處行業中的龍頭企業,也是錫產業上游重要的金屬開采和冶煉企業,有較好的抗風險能力和議價能力。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包括錫業股份在內的有色金屬上游企業,在加大研發投入做技術革新,已不斷向著綠色開采、綠色冶煉方向發展。傳統有色金屬企業的未來或許也與‘數字智能化’的采掘冶煉掛鉤。”
(編輯 上官夢露)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