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敏
憑借“癌癥早篩第一股”赴港上市的諾輝健康于8月20日發布2021年上半年業績報告。數據顯示,公司總收入為4390萬元人民幣,較2020年同期增長317%。毛利潤實現2470萬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00.2%。毛利率從2020年同期的21.3%攀升至56.2%。
其中,“中國癌癥早篩第一證”結直腸癌篩查產品常衛清在2021年上半年實現收入1420萬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9%。上半年實現發貨量約121500盒,同比增長392%。常衛清的毛利率從2020年同期的33.9%增長至56.6%。中國首個居家自測FIT便潛血檢測產品噗噗管在2021年上半年實現收入2960萬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23.7%。噗噗管的毛利率從2020年同期的26.4%上升到59%。
諾輝健康執行董事兼CEO朱葉青表示,2021年是中國癌癥早篩行業合規化落地元年。“毛利率的提高得益于我們上半年快速堅決地執行多元化商業布局,顯著提高了兩款產品的平均銷售價格。同時,銷量的增長也使得運營設施更高效的運轉,進一步降低了我們的單位運營成本。”
癌癥早篩駛入快車道
興業證券發布的研報介紹,癌癥早篩是IVD最為活躍的方向之一,隨著國內早篩產品的落地,早篩檢測將成為IVD下一個爆發點。其中,結直腸癌因其連年上升的死亡率及發病率備受關注,而篩查將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隨著篩查技術的進步、公眾意識的提升,我國結直腸癌篩查市場將持續增長,預計到2030年有望達到198億元人民幣。
在此背景下,國內資本加速布局癌癥早篩市場。2020年11月9日,“中國癌癥早篩第一證”——諾輝健康旗下結直腸癌篩查產品常衛清獲批上市。諾輝健康公司人士介紹,公司持有旗下所有已上市和管線產品的全球產權。除了結直腸癌篩查產品常衛清、噗噗管已經進入商業化階段外,公司還擁有兩款適用于胃癌和宮頸癌篩查的在研產品管線。
與此同時,諾輝健康正式啟動海外戰略合作,積極引入先進技術,聚焦未來的管線布局和能力擴充。
8月20日,諾輝健康宣布,公司出資3000萬美元參與成立諾輝創投基金,基金一期募資已于2021年8月20日完成,專注投資分子診斷技術領域,以推動癌癥及其他重大疾病類別的篩查與早期檢測。此外,2021年7月,諾輝健康與專注于前列腺癌篩查與檢測的瑞士生物科技公司Proteomedix建立了研發合作的伙伴關系,并投資300萬瑞士法郎可轉換債券;2021年8月,諾輝健康與專注于血液樣本結直腸癌檢測的德國分子診斷公司Epigenomics(FrankfurtPrimeStandard:ECX,OTCQX:EPGNY)簽署資產收購協議。
商業化之路加速
數據顯示,諾輝健康2021年年中扣除優先股虧損等非經營性損益后凈虧損為9993萬元。在2021年半年報中,諾輝健康表示,公司計劃進一步增加常衛清及噗噗管的市場滲透率,鞏固公司在中國結直腸癌篩查市場的領導地位,加速多元化商業布局的落地。
對于產品剛剛進入商業化階段的諾輝健康而言,醫院市場準入和臨床醫生教育是公司院內推廣的關鍵。諾輝健康公司人士向本報記者介紹:“今年1月和4月,諾輝健康自主研發的多靶點糞便FIT-DNA技術入選國家癌癥中心發起的中國首部結直腸癌防治指南和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結直腸癌診療指南,成為目前唯一入選國家級指南的腸癌篩查基因檢測技術。”
與此同時,諾輝健康選擇與巨頭聯手實現優勢互補、加速產品商業化落地。諾輝健康介紹,公司與阿斯利康中國的達成合作,支持諾輝健康進入中國消化疾病防治領域,鞏固了諾輝健康在臨床市場的優勢;與京東健康的合作,完成了公司產品與京東平臺及用戶服務體系的深度對接,邁出了電商營銷的重要一步;與平安健康的合作,實現了國內首個互聯網醫療到健康一體化的閉環解決方案,推動線上診療前置到防癌篩查;與中郵電商的合作,填補了中國基層市場腸道健康篩查防治的空白,開啟了廣闊鄉鎮市場的用戶教育;與云鵲醫的合作,賦能240萬村醫,讓診療資源極為匱乏,沒有腸鏡設備的偏遠農村也能建設腸道健康的有效防線。
2021年上半年,諾輝健康的營銷團隊在6個月內增長137%達到270人。諾輝健康執行董事兼CEO朱葉青表示:“客單價不足百元的噗噗管,作為防癌居家自測的入門款,已經成為公司教育市場和下沉廣大基層的排頭兵。下半年,公司將繼續加大團隊建設,加強與體檢、保險、線上問診平臺、藥店及其他授權機構的合作與推廣。”
(編輯 白寶玉)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