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肖偉
鋰電池產業是極具發展潛力和市場前景的新興產業,也是新能源核心產業之一。今年9月份以來,全國多地集中開工一批鋰電池產業項目,開足馬力搶占產業制高點。上市公司作為鋰電池產業鏈上的主力軍,發揮起產業鏈龍頭的作用,大力推進相關項目建設投產。
多地鋰電池項目開工
2020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2021年4月21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政策接連出臺,有力促進各地發展鋰電池產業。為積極響應政策號召,湖南、安徽、貴州等多地出臺相關行動計劃,制定更加細化的目標和舉措。
今年9月以來,湖南、山東、甘肅等地一批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建設,圍繞鋰電池產業鏈做好核心基地、配套工程和示范項目,完善產業鏈布局。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9月份全國各地集中開工的鋰電池產業相關項目涉及資金超過1000億元。
以湖南省為例,9月1日,湖南益陽大通湖區儲能電站開工建設。該儲能電站是湖南省容量最大的儲能電站,每年可促進消納新能源電量10億千瓦時,促進碳減排75萬噸,被譽為湖南“頭號能源寶”。而按照去年12月湖南制造強省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的《湖南省先進儲能材料及動力電池產業鏈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力爭到2023年,湖南省先進儲能材料及動力電池全產業鏈年產值突破1000億元。
此外,9月10日,山東棗莊市舉行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開足馬力搶占鋰電產業制高點,全力打造中國北方“鋰電之都”。其中,投資50億元的吉利欣旺達混動電池項目即將開工建設,投資70億元的保力新能源鋰電池產業園項目正在進行配套設施改造。9月12日,甘肅金昌市舉行磷酸鐵鋰方形儲能電池項目啟動儀式,項目計劃總投資40億元,占地面積27萬平方米,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122億元。
上市公司掀起建設熱潮
《證券日報》記者多方采訪了解到,以長遠鋰科、中科電氣、百利科技、杉杉能源、中偉新能源等為代表的上市公司正在積極推進鋰電池相關項目建設,搶抓市場機遇期,掀起一波又一波建設熱潮。
9月13日晚,登陸科創板僅一個月的長遠鋰科啟動逾33億元的擴產項目,將建設鋰電池正極材料擴產二期項目,建設年產4萬噸正極材料生產線,計劃2022年1月底開始建設,2023年10月投產,建設期20個月。長遠鋰科工作人員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前產品供不應求,正是上馬新產能滿足市場需求的有利時機。經過10多年發展,我們的產品得到寧德時代、比亞迪、億緯鋰能、欣旺達等主流鋰電池生產企業高度認可,曾兩次位列國內三元正極材料出貨量第一名。新能源市場已從疫情沖擊中恢復,產銷量明顯增長,正是催促我們抓緊建設盡快投產的直接原因。”
比長遠鋰科更加心急的是鋰電池負極材料生產企業中科電氣。9月10日,中科電氣宣布,年產5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生產基地項目已開工建設,該項目預計總投資10億元。8月份,中科電氣披露定增預案,擬募集資金22.06億元用于上述負極材料生產基地項目、年產3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及4.5萬噸石墨化加工建設項目并補充流動資金。剛披露定增預案,項目就已上馬開工,中科電氣何以這樣著急?中科電氣董秘張斌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鋰電池石墨負極材料供不應求,需要我們加快工程項目建設進度。當前,我們在手訂單充裕,金融機構頗為認可,可用自有資金先行投入項目。如有必要,可待募集完畢后再將前期鋪底資金置換出來。今年上半年,我們的負極業務收入、負極材料銷量同比猛增,正是乘勝追擊的好時候。”
鋰電池相關項目如火如荼,作為項目設計建設方的百利科技也賺得盆滿缽滿。9月3日,百利科技在互動易上回復投資者稱:“當前,公司在手鋰電板塊訂單額超過20億元。”今年以來,百利科技先后拿下杉杉能源、中偉新能源等鋰電領先企業的項目訂單,已經承建數百條鋰電池正負極材料產線。百利科技董秘李良友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上半年我們新簽訂單超過15億元。除了杉杉能源之外,我們還拿下了江蘇貝特瑞、成都巴莫、四川鋰源等大型項目訂單,鋰電板業務塊保持高速發展勢頭。”
鋰電池產業蓬勃發展,資本也聞訊而來。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僅湖南地區就有中國銀行、建設銀行、郵政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等金融機構為鋰電池生產企業發放各類貸款合計已超過100億元大關。其中,中國進出口銀行為中偉新能源提供信貸資金1億元,滿足該企業日常經營資金需求。中國進出口銀行工作人員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除了中偉新能源之外,我們還向永杉鋰業、湖南中鋰、湖南邦普、杉杉新能源等提供信貸支持,同時還積極支持比亞迪新能源、常德中車新能源等項目,用政策性金融活水助力全國鋰電池產業形成地區集中、品類齊全的完整產業鏈。”
(編輯 張明富 喬川川)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