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賈麗
轉型已四年之多的聯想中國區,如今交出怎樣的成績單?
近日,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表示,2021年-2022財年上半年,聯想中國區營業額同比增長43%,連續兩個季度營業額創歷史紀錄。其中3S新業務收入上半財年占整體收入中的比例達到26.6%,轉型持續加速。
轉型勢在必行
自成立至今,聯想經歷了品牌初創期、核心品牌建立期、全球化時期及戰略轉型期四個階段。
2019年,聯想提出了3S戰略:智能物聯網、智能基礎架構、行業智能。此后,其開始了新一輪轉型和變革。
聯想在智能領域的轉型可謂是“絕地求生”。根據公開數據,2018年全球PC出貨量預計為2.59億臺左右,連續第七年持續走低。與此同時,移動互聯網和智能化熱潮涌來。在這一背景之下,索尼、富士通等等傳統PC廠商均放棄了PC業務,轉而尋求其他業務。
在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看來,3S戰略是聯想在由數據智能驅動產業變革的智能時代能否勝出的關鍵。
在過去一段時間里,聯想進行了人事變動和架構重整。今年4月份,楊元慶宣布,智能設備業務集團(IDG)、基礎設施方案業務集團(ISG)和全新成立的方案服務業務集團(SSG),分別承接智能化變革3S戰略。同時,聯想集團將把銷售和運營統合成為中國區和國際銷售組織兩個平臺。
聯想中國區作為聯想集團的變革先鋒軍,也于2018年較早地開啟“日出東方”戰略,推進以客戶中心轉型和“智能產品(Smart Device)、智能基礎設施(Smart Infrastructure)和智慧服務(Smart Service)的3S轉型。如今,歷經4年多,聯想中國交出3S轉型成績單。劉軍表示,上半年聯想中國區智能產品整體收入同比增長122%,智能基礎設施整體收入同比增長45%,智慧服務整體收入同比增長52%。
他透露,聯想中國將執行“未來三年研發投入翻番”戰略,加大3S研發投入力度,在EdgeAI、智能網關等關鍵技術、商用產品領域加速布局,完善各行業解決方案和服務能力。
“從面臨PC衰落大環境到智能化改革,聯想進行了一場艱苦的轉型,其在智能領域的研發正在加強,業務體系還在整合之中。伴隨技術變革的加速,聯想還將面臨未來智能時代的更多挑戰,需在專利上加快獲取,掌握核心技術。”創道投資咨詢合伙人步日欣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進入轉型加速期還有哪些挑戰?
劉軍將剛剛過半的2021年-2022財年定位為“轉型加速期”。他認為,未來聯想中國區在3S轉型上將加大研發投入,打造更具競爭力的3S產品、方案和服務,以加速轉型,穿越周期。
他透露,整個上半財年,聯想中國區營業額到貢獻利潤均達超小目標,營業額同比增長43%。除穩固的PC基本盤業務,3S轉型新業務在整體收入中占比攀升至26.6%。智能產品、智能基礎設施、智慧服務三大板塊業務營收均高速增長。
劉軍表示,作為中國最大的IT公司,聯想37年的發展史,就是與中國社會共同完成IT技術躍遷的過程。聯想智慧中國已轉型為新IT產品、方案和服務提供商。
市場研究機構IDC預測,企業數字化、智能化需求正在持續釋放,2020年數字經濟規模就達到39.2萬億,預計2021年-2024年聯想中國區3S產品的市場規模將9倍于PC。
釘科技創始人丁少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業績數據中可以看到,除了原本PC份額依舊保持之外,3S轉型業務也在突破,開辟第二賽道,成為拉動整體業績的支點,這一業務增長的持續性如何,還需看后續表現。”
“過去一年里,聯想智能化轉型速度較快。未來,軟硬件廠商都將迎來了一個億億互聯的時代,華為等廠商都已在布局,聯想也需加快步伐,建立互聯體系和平臺,構建生態。同時,隨著我國數字化轉型進程的加速,企業要將數據基建能力視為重中之重。日益發展的大環境為聯想發展帶來了很多確定性,聯想智能產品和方案的出海還將面臨制度差異、市場監管等挑戰。銷售渠道的線上化、多元化,也給品牌發展帶來了挑戰。如今看來,聯想的3S戰略還是給外界更多想象空間。”中鋼經濟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胡麒牧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編輯 才山丹)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