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紅
上市近兩年,作為國內電踏車電機及配套電氣系統的“隱形冠軍”,八方股份(603489)正在成為資本市場的“心頭好”。
“與時俱進,能夠抓住相關產業風口,必然會引來諸多投資者看好。一是,電踏車更加符合國家相關產業政策導向;二是,中國更加集聚的產業集群有利于降低產品成本。三是,全球化的產品需求大。四是,疫情蔓延下的個體短途交通載具可以靈活地解決出行問題。五是,解決最后十幾公里的上班問題。”中國本土企業軟權力研究中心周錫冰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有券商分析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八方股份IPO募投項目的穩步推進及近期披露的12億元定增預案落地,公司將進一步擴充現有PAS產能;從戰略端來看,公司將持續強化研發儲備,以期切入仍在孕育中的全球電摩市場。長期看,受益于行業增長高確定性、終端補庫存以及下游價格傳導帶來的盈利質量修復,公司有望實現量價齊升,打開成長空間。”
政策頻出護航綠色出行
八方股份主要從事電踏車電機及配套電氣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經過多年的發展,公司已經擁有中置電機、輪轂電機兩大電機類型共計80余種型號電機產品;此外,公司的輪轂電機產品經過改動還可應用于電動輪椅車、電動滑板車以及園林割草機等領域。
從自行車市場分析,傳統自行車產業呈現下行態勢,而電踏車的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銷量逐年攀升。《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經過多年的發展與布局,目前八方股份已在美國、歐洲主要區域設立子公司,并積極通過展會、體育賽事等渠道在主要消費地進行品牌推廣,不斷提高品牌知名度。
近年來,我國密集出臺相關政策支持綠色出行,電動自行車、電動摩托車等已經成為老百姓參與減碳行動的重要工具,隨著我國碳達峰戰略落地,我國的電踏車市場前景向好。
周錫冰亦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政策護航下,電踏車前景非常廣闊。一方面,作為一種新型的代步工具,既可以解決短途、近距離的人員載運問題,又可以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等城市弊病,全球擁有超過10億用戶的市場前景;另一方面,價格相對低廉,很多由于諸多原因無法購買汽車的用戶,擁有較為充裕的購買力;此外,電踏車解決疫情導致的孤島,讓出行更為便捷,隨著綠色出行的推廣和普及,更多的相關載具的市場會被激活。”
“電踏車行業一直保持高景氣度,消費者的需求也日益豐富,電踏車作為低速出行輔助工具,有著廣泛而可持續的市場需求。”IPG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向《證券日報》記者說道:“國際市場上,歐洲、北美、日本是電踏車主要消費市場。據歐洲自行車協會(CONEBI)數據顯示,2006年至2018年,歐洲電踏車銷量從9.8萬輛增長到278萬輛,年復合增長率32.15%。2019年歐洲電踏車銷量約為340萬輛,同比增長約22.77%。2020年歐洲電踏車銷量約為453.7萬輛,同比增長約33.56%。”
未來有望實現量價齊升
八方股份作為電踏車電驅動系統的領先企業,近年來業績呈現高速發展。
財務數據顯示,2019年和2020年,八方股份業績持續增長,其中2019年公司實現營收為11.97億,凈利潤為3.24億元。2020年公司營收再創新高,實現營收為14.0億元,同比增長16.8%;實現歸母凈利潤為4.02億元,同比增長24.2%,業績持續穩健增長。
隨著全球電踏車消費需求持續擴張,2021年1月份至9月份,公司營收為18.98億元,同比增長95.77%。其輪轂電機產量從2018年的63.24萬臺增長到2020年的97.40萬臺,年復合增長率達24.10%;中置電機產量從2018年的26.92萬臺增長到2020年的42.85萬臺,年復合增長率達26.16%。
事實上,八方股份的增長潛力一直沒有得到充分釋放。八方股份方面稱:“全球市場消費需求持續強勁,公司電踏車驅動系統產品產銷兩旺,產能自2018年以來都處于超飽和狀態,三年產能利用率均超過了150%,急需突破產能瓶頸。”
“定增成功后,八方股份融到的資金可以進行相關技術的研發,從而實現技術瓶頸的突破,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周錫冰認為:“能夠在未來獲得源源不斷的現金流,其自身的潛在溢價會更加明顯,同時還能推動相關生態鏈體系的完善,帶動相關板塊的股價上漲。”
上述分析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受益歐美電踏車市場的快速增長,以及公司高毛利產品中置電機的比重提升,預計其電踏車主業毛利率將在明年一季度回升,公司有望實現量價齊升。”
“看好八方股份2022年業績高增長。”中信證券分析師李子俊亦在研報中認為:“公司是全球化的電踏車驅動系統及組件(PAS)龍頭,定增預案若落地將為產能擴充及第二增長曲線——電摩業務帶來空間。短期看,疫情反復影響零部件產能、上游原材料處在高位依舊對公司盈利能力造成制約;長期看,公司將享受PAS最純標的帶來的估值溢價,在募資投產后獲得更大盈利。”
(編輯 喬川川)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