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矯月 見習記者 馬宇薇
12月29日,第八屆內蒙古品牌大會暨“蒙”字標品牌影響力論壇在呼和浩特市召開。本屆大會以“聚合認證新勢能,賦能品牌新發展”為主題,大會發布了“2021年度內蒙古品牌價值評價信息數據”和“2021年度內蒙古百強品牌價值評價報告”,并發布了2021年度內蒙古百強品牌和優秀品牌榜單(以下簡稱“榜單”)。據悉,內蒙古品牌大會早在2014年6月由內蒙古品牌建設促進會聯合國內及內蒙古區內多加專業品牌機構發起,多年來始終致力于推動內蒙古品牌建設。
中鋼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胡麒牧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個好的品牌具有較好的市場認可度,深受消費者信任,在推出新品時,品牌的背書可以幫助新品更加快速地獲得市場認可,縮短市場磨合期,這在拓展市場時是有明顯優勢的。另外品牌可以對產品和服務產生溢價,讓企業的盈利能力更強。”
聚焦品牌建設
構建品牌生態圈
近年來,內蒙古持續加強品牌建設,著力實現由“內蒙古制造”向“內蒙古創造”的新跨越,加快推動“蒙字號”品牌建設。目前,內蒙古品牌建設成果豐碩,涌現了一批批特色鮮明、品質卓越、市場認可度高、品牌影響力廣的區域公用品牌和企業品牌,“蒙字號”招牌也隨著內蒙古品牌建設的推進變得越來越響亮。
據了解,此次共有1185家(包括自治區范圍內上市企業)參加申報,審核后有436家企業入圍候選榜單,最終有200家企業成功進入榜單,這200家企業品牌價值共計6632.2億元。
《證券日報》記者據榜單統計發現,從行業來看,乳業、生態業、制造業、農牧業等多家品牌名列前茅;從地區分布來看,呼和浩特市占比最大,其次是包頭市和鄂爾多斯市。
今年12月,內蒙古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的《關于培育文化新業態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提到,要培育超級文化品牌,搭建內蒙古文化品牌(IP)孵化平臺,形成一批具有鮮明中國文化特色的原創品牌(IP)。要引導文化企業增強品牌意識,走特色化、品牌化的內涵式發展路子。
胡麒牧說道:“品牌不是一個簡單的logo,其背后是嚴格的品控、精益的管理、強大的供應鏈、優質的售后服務、獨特的企業文化等一系列企業優勢的組合。把品牌做成王牌就要從這些方面著力。品牌價值打造不易,所以要珍惜保護,一旦品牌形象受到損害,對企業的業務拓展、投融資等活動都會產生非常大的負面影響。”
強化品牌建設
賦能高質量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榜單中的200家企業,有15家內蒙古A股上市公司和1家A股上市公司控股股東,上述16家企業品牌價值共計2978.48億元。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內蒙古上市公司不斷提升品牌認知力和影響力,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品牌名出現在A股市場,品牌建設成了公司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傳承經典,聚“膠”國貨。作為A股唯一一家專注于膠原全產業鏈的民營企業,東寶生物以17.23億元的品牌價值上榜。近年來,東寶生物緊抓“健康中國”發展機遇,加速品牌建設,不斷在大健康市場中開辟新的發展空間。東寶生物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說道:“東寶生物始終牢記作為民族膠原事業傳承者的責任和使命,一直以來專注于膠原產品研發及其產業鏈的完善。接下來,公司將繼續把品牌建設放在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地位,通過車載廣告投放、產品提質升級、直播帶貨、社交平臺、線上線下多渠道推廣等方式,進一步打造有特色、高質量的民族品牌,著力實現邁向老字號品牌的新跨越。此外,公司將基于消費市場的需求,不斷擴充延伸品類,打造出獨具特色的IP形象,并通過對話年輕群體、場景式營銷等方式,加深品牌在年輕消費群體中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全方位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多輪驅動,綠富同興。億利潔能控股股東億利集團經過30多年科技化、規模化、系統化治沙,讓庫布其沙漠實現了由沙逼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探索了一條“生態、經濟、社會”共贏之路。在此次的榜單中,億利集團以285.68億元的品牌價值位居第四位。億利集團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說道:“億利集團能實現品牌價值逐年提升,得益于公司一直以來在光伏治沙、科技創新、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面市場化、多元化的布局。接下來,公司將繼續把品牌建設作為企業發展壯大的有力抓手,構建品牌產業鏈上下游良性發展機制,并依托‘光伏+’產業布局,讓荒漠化治理和生態保護既有‘綠水青山’靚麗顏值,又有‘金山銀山’深刻內涵。與此同時,借助品牌資源優勢,為公司高質量發展開辟新空間。”
在品牌建設推動下,伊利、鄂爾多斯/ERDOS成為了行業發展“風向標”;億利、蒙草步入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快車道”;君正、霍煤中科、蘭太、遠興成為了地區發展“領頭羊”;包鋼/BISG、一機集團、白云鄂博、北方股份跑出了工業發展“加速度”;東寶/圓素、金河/牧星、福瑞、金宇寶靈打造了產業發展“新高地”。內蒙古上市公司正在不斷探索品牌建設新路徑、新模式,著力讓品牌建設成為企業經濟發展的軟實力。
胡麒牧表示,金融市場高效運行的基礎是信用。從品牌背后的豐富內涵來看,做優品牌就是做強上市公司。品牌形象代表了上市公司的公信力,上市公司的高質量發展需要有優秀的品牌做支撐。由此來看,品牌建設對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配置資源、進行行業整合具有重要意義。
(編輯 張明富 孫倩)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