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包興安
近日,地方“兩會”相繼召開,代表委員為“氫”發聲。北京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1月7日舉行“推動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專題座談會,政協委員圍繞氫能等高精尖產業出謀劃策。
據了解,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氫能產業廣受重視,各地政府支持政策頻出。目前,深圳、北京、河北、四川、山東等省市區出臺氫能政策。同時,看好氫能市場前景,相關上市公司紛紛布局。
“氫能行業需求將呈拐點向上趨勢。”無錫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吳琦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氫能具有來源廣泛、清潔無碳、靈活高效、應用場景豐富等優點,且氫能產業鏈較長。地方頻頻出臺氫能產業政策既是對中央發展氫能要求的落實,又有助于培育當地經濟增長新動能,構建清潔低碳的現代能源產業體系,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8825條問答指向氫能
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發展氫能符合國家產業導向和能源安全需要,通過發展氫能產業鏈可以帶動若干相關產業,發展綠色能源的同時壯大先進制造業板塊。
“地方頻頻出臺氫能產業政策是因為氫能不僅環保,而且耗損少,可以管道輸氫,安全性相對提高,能源無效損耗大大減小。同時,氫能運輸方便也是一大優勢,可以增加運載工具有效載荷,降低運輸成本,社會總效益優于其他能源。”宋向清說。
目前,不少上市公司積極布局氫能。記者注意到,滬深交易所互動易平臺上,投資者積極詢問相關公司是否涉“氫”。記者梳理,截至1月9日,互動易平臺上有8825條問答。其中今年以來,有274條問答。例如,1月7日,江鈴汽車表示,公司擁有氫能源車生產資質以及技術儲備;美錦能源表示,在氫能領域,公司已完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布局,“十四五”期間公司規劃建設加氫站超百座(含油氫氣電合建站)。
“氫能是公司未來重點布局的戰略方向。”金宏氣體董秘龔小玲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金宏氣體依托“天然氣制氫”與“尾氣回收PSA制氫”兩大核心技術,氫氣產品指標與外資氣體巨頭處于同一水平,目前公司氫氣年產能約7000萬標方,規劃年產能合計約12000萬標方。公司除持續擴張工業市場外,更加開拓氫能市場,目前已成為中石油、中石化、明天氫能等氫能合作供應商,為全國13個加氫站點供應優質氫氣。
龔小玲表示,金宏氣體未來將加大投資氫能產業鏈中制氫、儲氫、運氫環節。研發儲備方面,公司持續投入氫能相關研發,氫能相關研發經費占總研發經費近15%,重點突破液態有機儲氫、水電解制氫等領域。產業應用方面,在制氫環節,公司快速擴大氫氣產能,在長三角、成渝地區布局氫能產業鏈,同時探索水電解制氫相關商業模式;在儲運環節,公司自建物流團隊,利用數字化運營平臺,合理規劃,科學出行,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做到保質、保量、保供,同時探索氫能物流相關商業模式。
氫能領域投資將爆發
吳琦表示,在中央及地方的政策鼓勵下,氫能產業發展節奏將顯著提速。尤其,地方政策中明確了氫能產業發展目標,政策的發力將催化資本的投入,氫能領域投資將爆發。首先,這將帶動氫能市場需求整體上升,為上市公司等市場主體帶來更多機遇。其次,可以激發企業研發熱情,推動有實力的企業脫穎而出,實現制氫、儲氫、加氫、用氫等全產業關鍵性技術不斷突破和規模化降低成本,加速整體商業化進程。
“上市公司積極布局氫能市場有利于進一步提高氫能產業創新驅動力度,加大對燃料電池產業化技術進行改進、提升,使產業化技術成熟。保證我國在燃料電池發動機關鍵技術方面的綠色發展領先優勢。”宋向清表示,同時,有利于以強大的資本支持建設相關的示范應用配套設施,強化對燃料電池相關產業鏈的培育固化和延伸等。可以加快燃料電池車示范運營相關的法規、標準的制定和加氫站等配套設施的建設,推動燃料電池汽車的載客示范運營。
宋向清建議,氫能產業在制、儲、運、用等多個環節,特別注重產業鏈的閉環構建,應用上市公司龐大的資本優勢,創新引領以攻克技術壁壘,解鎖由技術導致的氫產品成本較高等發展桎梏。同時加大科研的縱深延展,堅持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并重,力求在氫能源核心環節實現關鍵材料與零部件的自主研發和制造,致力于突破綠色低碳制氫、高效低成本燃料電池等產業鏈關鍵技術,化解核心零部件等重點難題,強力推動氫能技術進步和產業鏈補全,提升國產氫動力核心技術競爭力,以推動氫能產業全行業自主發展,保持中國在全球氫能領域的主導地位。
吳琦表示,目前,氫能在我國能源體系中缺乏政策規劃且應用場景單一,國家層面應在關鍵技術科技創新、儲運等基礎設施建設、氫能產業孵化、試點與示范工程、財政補貼等方面制定中長期戰略規劃,強化氫能產業發展頂層設計。地方層面應構建良好的營商環境和產業環境,加快推動氫能產業的市場化進程,拓展氫能應用空間,促進氫能的規模化應用。
(編輯 才山丹)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