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曹衛新
搭上“新冠口服藥”概念后,老牌中藥股精華制藥時隔三年多,股價再返10元以上。
東方財富Choice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12月24日至2022年1月5日,精華制藥股票連續8個交易日以漲停價收盤,累計上漲114.62%。期間,公司股價創下近三年來新高,最高探至13.65元/股。
不過好景不長,連拉8個漲停板后,精華制藥股價近兩個交易日急轉直下。截至1月7日收盤,公司股價報收于11.22元/股,2個交易日累計下跌17.8%。
股價遭遇過山車行情,作為“新冠口服藥”概念股的精華制藥含金量幾何?
《證券日報》記者致電精華制藥,詢問利托那韋系列中間體相關情況,公司證券部相關工作人員回復記者稱,“公司股價最近波動比較大。如果需要了解子公司的情況,詢問森萱醫藥比較合適。”隨后,該工作人員以董秘出差為由婉拒了采訪請求。
半月內4次登上龍虎榜
深交所交易公開信息顯示,2021年12月27日、2021年12月30日、2022年1月5日,精華制藥因異常期間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達到21.21%、29.07%、21.84%登上龍虎榜。1月7日,公司又因日價格跌幅偏離值達到8.85%上榜。市場上有名的“拉薩軍團”營業部現身買賣席位。
“新冠口服藥仍只停留在概念階段,既沒有完成臨床驗證,距離正式上市還有很遠距離。那么,在只有概念的時候,股價就短期翻倍,說明是游資在過度炒作這個概念,游資也是利用這種概念進行收益搏殺。”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游資緣何要爆炒這家老牌中藥股呢?這源于2021年12月22日,輝瑞“Paxlovid”獲FDA批準,成美國首個新冠口服藥。受輝瑞特效藥影響,醫藥中間體一時成為市場火熱追捧的概念。
記者查詢公告獲悉,精華制藥旗下控股子公司江蘇森萱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森萱醫藥”)的確生產、銷售利托那韋系列醫藥中間體。2021年度,森萱醫藥利托那韋醫藥中間體預計實現銷量11噸,實現銷售收入1684萬元,預計同比分別下降33%、32%左右。
與多家醫藥公司相似,沾上“新冠口服藥”概念后,精華制藥股價便開始起飛。連拉5個漲停板后,公司股價便沖破了10元。
1月3日晚,精華制藥對外披露了公司董事、總經理周云中的《減持計劃書》,周云中計劃在公告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至2022年7月25日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合計不超過96.6萬股。不過公司股價表現并未受高管減持計劃影響,仍一路高歌猛進。1月4日、1月5日,公司股價連續兩日漲停。
股價異動公司主動“降溫”
記者在投資者互動平臺發現,近半個月以來,多位投資者留言詢問精華制藥利托那韋中間體和輝瑞治療新冠口服藥物的相關情況。
在最初的回復中,精華制藥對公司是否與輝瑞方面有相關合作沒有給予直接的回復。經投資者反復問詢,公司方面的回復內容愈加細致及肯定。
1月4日,就投資者提出的“子公司江蘇森萱2019年半年報明確寫著為美國gilead提供優質產品,是公司重要客戶。子公司有沒有為美國吉利德公司提供過利托那韋中間體產品?”,公司方面回復稱,“公司子公司森萱醫藥目前暫無對美國吉利德公司直接供貨合作。”1月5日,公司就相似問題再次回復稱,“2019年,公司子公司森萱醫藥與吉利德確有合作,目前無合作供貨。”
從時間點上看,公司股價急轉直下恰好是在1月5日公司明確向投資者回復“森萱醫藥與吉利德無合作供貨”之后。1月6日,公司股價以12.29元/股的跌停價開盤,全天下跌8.64%。次一個交易日,公司股價再次跌停。
“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不能被動地通過投資者互動平臺進行,而應該更積極主動針對部分傳言及時通過公告澄清,否則就不排除有意或無意放任游資炒作的可能。”沈萌表示。
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王智斌律師表示,“在股價出現異動時,公司有義務及時并明確披露其業務與‘熱點’之間的完整關系,應一步到位、明確說明,而不是僅局限于互動易平臺上的具體問題進行回復。即便投資者問的問題僅局限于某一方面,公司仍應將投資者未提問但更為關鍵的問題一并回復。”
“精華制藥1月5日的公告在內容上比較完整,如果公司能夠第一時間在互動易平臺上進行完整回復,就可能不會出現股價大幅波動的情況。”王智斌補充道。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